分享

朱顺社丨二小子唱戏

 金秋文学 2020-07-25

二小子唱戏

作者:朱顺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冀南某县牛村有个“河南落子腔”戏班子,戏班子的演员都是本村爱好唱戏的青年男女。他们利用农闲季节排练一些剧目,到了旧历年底,就在村东头的土地庙前搭个戏台子演出,三里五乡的村民们都闻讯前来观瞧,一时间土地庙前锣鼓喧天,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

戏班子里有位名叫二小子的老演员,家住牛村后街。他唱戏的基本功不错,且经验丰富。尤其是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弥补演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使观众看不出破绽来。因此,年轻演员们都对他敬仰三分。

戏班子里的演员少,演出过程中,人手不够用时,就临时找几个青年过来帮忙,扮演一下跑场的兵卒。有一次演出老戏《霸王别姬》,二小子在戏里扮演主角项羽。锣鼓声中走场后,二小子发现身边的兵卒站错了位置,有心纠正过来,但不便直说,于是灵机一动,顺口唱了几句台词:“霸王出兵叫喳喳,随军护卫一边俩。为何今天阵势差,一边一个一边仨?”那个临时扮演兵卒的青年听了,知道自己站错了位置,连忙抽个机会改了过来。

俗话说,神仙也有打囤的时候。二小子在演出中也会出现差错。有一次演出老戏《铡美案》,二小子在戏里扮演包拯。他昨晚和老婆闹了别扭,正想着心事,忽然听到催场的锣鼓, 慌忙出场后却发现自己忘了带胡须。包拯的形象是黑脸剑眉、长髯低垂,没有了胡须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观众们正在疑惑,二小子顺口唱道:“下郴州路过圪针坡,圪针挂掉我胡子。王朝马汉听令了——找到胡须拿给我。”扮演王朝马汉的青年听了心神领会,马上下到后台拿了胡子来为包拯戴上。观众这时才明白怎么回事,都笑得前仰后合。

演出中,演员之间对白,有时忘记台词是常有的事。如果双方能够密切配合,互相提醒、弥补,就能不露声色掩饰过去。相反,如果双方推卸责任、互相拆台,就会闹出笑话来。

有一次演出老戏《三战吕布》,二小子在戏里扮演张飞,另一个名叫三宝的老演员扮演马超。由于二人平时关系不够融洽,有点互不服气儿,竟然把别扭带到了戏台上。

一阵锣鼓声响,张飞和马超分别带兵从两侧出场,二人遭遇后排兵布阵站立两旁。马超立马挺枪问张飞:“来将通名,哪里的黑汉?”

二小子见状心想:你扮演的马超虽说武艺超群,但在“三国演义”里也就和我张飞打个平手,拿什么架子,神气什么?一气之下竟忘了台词,就顺口应道:“明知故问,你看俺是谁?”

三宝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你小子又耍什么性子呢!台词也能随便改吗?于是正色道:“休要啰嗦,快快报出名来,免得一死?”

二小子闻言更是不爽,心里说,明知道我一时忘了台词,你配合一下不就得啦,偏偏较真,这不是成心叫我难看吗?于是眼睛一瞪:“你猜?”

你想想?”三宝把脸一沉偏不配合,又把球又踢了回去。

哇呀呀! 你难道不认识俺张三爷吗?”二小子怒气腾腾,一双豹眼瞪得溜圆。

三宝见状气恼万分,心想,我马超也不是吃素的,便大声喝道:“你……你你……你不就是后街的二小子嘛!”

台下轰然。

文/朱顺社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朱顺社,笔名大器。河北省成安县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小说集《纯情鹅毛》、散文集《蓦然回首》、故事集《民间故事歇后语》等。

《金秋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刊)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因所刊发的内容优质,2018年7月16日正式应邀入驻自媒体《趣头条》平台,2018年9月18日又应邀入驻百度旗下百家号,凡在《金秋文学》平台刊发的作品均有可能同步到《趣头条》和百家号平台。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