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栋丨探秘波斯——伊朗紀行(一)(二)

 金秋文学 2020-07-25

探秘波斯——伊朗紀行(一)

作者:王栋

很多年前就想去伊朗看看,對於很多的中國人來說,伊朗一直是封閉的,恐怖的,令人不可思議的。在美國人眼中是邪惡的國家,所以才帶領著西方國家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措施。帶著好奇心我踏上了廣州飛往德黑蘭的航班。

廣州直飛德黑蘭大約飛行九個小時,由伊朗最大的私人航空公司馬汉航空經營。馬汉航空有多条飛往中國和歐洲的航線,由於美國的制裁,飛機都是空客。在德黑蘭國際機場停放着數十駕波音747客機,可見伊朗過去的經濟是多麼的發達。現在這些飛機由於沒有零件更換和維護而無法飛行,成為一道風景。

伊朗是文明古國,在歷史上就與中國有商貿往來。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欧亞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採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脉,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中國的石油大多來自于伊朗,這里的水真的比油還貴,礦泉水賣人民幣二元一瓶,而汽油則賣到人民幣二毛錢一升,眼見為實,才知道中國的汽油有多麼貴。

在伊朗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在伊朗政治框架下,什葉派拿握著國家實權,作為教士首領的最高精神領袖掌握着伊朗的軍权和決策權,而通過民選總統也只是個傀儡,不過是精神領袖的執行者。

在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前,依舊是一個高度世俗化國家,在中東伊斯蘭世界是受西方文明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伊朗選择了這種與現代文明體制背道而驰的政教合一体制,不過,更让人好奇的是,30多年來,政教合一的體制在伊朗竟然也是穩当当的,這着實让西方國家大跌眼鏡。

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統治下是一個富裕的國家。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图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另外还鉴下了在伊朗的美國军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處理。伊斯蘭教領袖霍梅尼大力反對,巴列維國土逮捕了霍梅尼,最後于1964年11月4日將他強行驅趕出境。1979年,宗教領袖阿亞拉图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1978年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4月1日霍梅尼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全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腫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称伊朗人质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萨达姆在美國与苏聯支援大量武器下与伊朗進行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

飛機在天還沒亮時扺達德黑蘭,我們走出機場,團里的女人們必須要入鄉隨俗,頭上戴上围巾,否則要受到懲罰。我們第一站就是去霍梅尼靈堂去參觀,大家都要庄嚴肅穆,這是對伊朗精神領袖的尊重。

德黑蘭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具有獨特的建築傳統風格。徳黑蘭是伊朗的首都,有現代化的建築,建有地铁。旧城區的土紳化的現象及文化象征建築物的毀壞引起了一些關注。

阿扎迪塔是德黑蘭的一個地标,是為了紀念波斯帝國建國2500週年而建立的。德黑蘭具有眾多的文化景點。有伊朗國家博物館,只是很小,與中國的博物館沒法比,門口就是街道,三層樓很快就看完了,陳列的文物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陶器。還有巴列維皇宮建築群,在一個山坡上,里面的建築很豪華,是過去巴列維國王接待外賓和休息的場所。

來到德黑蘭,很多中國人都看過美國电影《逃離德黑蘭》,講的是伊朗民眾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故事。我們來到美國大使館,黃色的圍牆里一栋小樓房,如今已是人去樓空,大門深鎖,除了我們這些游客外沒有人合留意。

德黑蘭有許多現代和時髦的餐廳,最受歡迎的是烤肉,肉是串在像剑一樣長的刀上,我因為不喜歡吃肉,選擇吃一些餅,也很好吃。這里的生活還是很不錯的,食品供應充足,多種多樣,我們去吃飯的地方就像是在北京飯店一樣,因為我們是貴賓。

在德黑蘭街頭到處都張帖着標語口號,也可以看到在兩伊戰爭中犧牲的烈士照片,告訴人們要懷念死去的英雄。

探秘波斯——伊朗紀行(二)

今天就要告別德黑蘭,乘客馬汉航空公司的內陸航班飛往设拉子。

因為我們回來時不在德黑蘭停留而是直接到機場飛往廣州,所以还是多留戀的看一眼最後的德黑蘭。德黑蘭城市并不是很大,街道也很窄,車輛也很破旧。由於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很難看到時尚的品牌,多是中國制造的義乌货。有些地方不能刷卡,只能使用美元現金購買東西,物價很便宜。除了波斯地毯外也沒有什麼可買的,肯定是沒有中國的商品豐富。在街上看到的都是和藹可親的笑脸,伊朗人的精神面貌還是很好的,并沒有因為經濟制裁而沮喪,這是伊朗人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們吃完早餐便去了機場,內陸航班機場是在另一個機場,飛行一個小時便到了設拉子。

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南部地區最大的城市,法尔斯省省會,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離首都德黑蘭919公里,現有人口150萬,位於扎格罗斯山脈南部。公元前6世紀是波斯帝國的中心地区,13世紀初,蒙古人建新清真寺和塔赫特城堡。1724年遭阿富汗人洗劫,后成為贊德王朝首都而獲得迅速發展。農產品集散地,有薔薇、葡萄等栽培。工業有纖維、化學、制糖、銀器制造、地毯等。城區分為新旧兩部分,旧城有贊徳陵墓、波斯波利斯遺迹,清真寺等古蹟。新区有基督教、波斯教會教堂和學校,設拉子也是波斯著名詩人薩迪的故鄉。

設拉子素以玫瑰和夜鶯之城及詩人的故乡聞名于世。公元10世紀時為波斯帝國首都,18世紀時曾為贊德首都。2500年前,波斯人居鲁士以此為中心創建了波斯帝國。大流士將首都遷往該城60公里处的波斯波利斯,后被馬其頓的亚历山大所毀,現留有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和宮殿。

來到設拉子,不能不去拜訪著名詩人薩迪的陵墓。他1208年生於波斯西南部的一下层傳教士家庭。早年在家乡求学,14岁喪父成為孤兒,飽受了生活艰辛。青年時期前往巴格達進入當時著名的內扎米耶學府,刻苦钻研文学和伊斯蘭教神學。同時開始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創作舒情詩,后因不堪忍受學校的束縛而綴学并離開巴格達。萨迪的前半生几乎是在顛沛流離中渡過的。此間,他以伊斯蘭教達尔維什的身分沿途布道講學,足跡遍及敘利亞、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和中國新疆的喀什等地。待回到故鄉時已兩鬓苍白。近三十年云游四方的經歷,使他廣泛的接觸了社會各階層人物,親身體驗了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對他的世界观形成和日後的文学創作产生了深刻的影響。此后,萨迪隱居故里,潛心創作。

萨迪最有影響的作品是《果园》和《薔薇园》,基本上都是自己流浪生活的总結和思考,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除了上述兩部传世佳作外,萨迪还以頌詩、挽歌、抒情詩和鲁拜詩等不同形式創作了大量詩歌,其中以抒情詩的成就最高。

他以优美典雅、独具風采的抒情詩作開創了波斯古典詩歌的新局面,提高了抒情詩的地位,他又被稱為波斯古典文學四大支柱之一,1291年12月在故鄉去世。

我來到薩迪基前,深深的躹身行禮,以示對這位偉大詩人的敬重,并沿著他的陵墓走了三圏,直到夜幕降臨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文/王栋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栋,導演制片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學院电视系編导专业和新聞学方向媒體产业专业,主要電視劇《父親》,《大哥》,《大姐》《大嫂》《恩怨》《苍天厚土》《徽商》《情暖誼長》等,出版《感悟電视》《体会电视》《风中的百合》等專著。

《金秋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刊)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因所刊发的内容优质,2018年7月16日正式应邀入驻自媒体《趣头条》平台,2018年9月18日又应邀入驻百度旗下百家号,凡在《金秋文学》平台刊发的作品均有可能同步到《趣头条》和百家号平台。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