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铁丨杨辅清逃亡十年后被擒

 金秋文学 2020-07-25

愤怒的天国

杨辅清逃亡十年后被擒

作者:李铁

杨辅清是东王杨秀清的族弟,乳名阿七,是太平天国的广西老兄弟,资格很老。小时候,他可能出过麻疹,脸上留有明显的疤痕,所以,人们暗地里也管他叫杨七麻子。

杨辅清是石达开的部下,太平天国前期,他被封为“国宗”,这不在正规的官职序列里,手下兵将也很少,因而没什么功绩,所也不太引人注意。

天京事变时,他本来也在韦昌辉的杀人名单上,但正巧去了江西征战,从而躲过一劫。事后,洪秀全处死了韦昌辉,大难不死的杨辅清回南京奔丧,并用韦昌辉的人头祭奠了杨秀清。

他和石达开一起远征时,到过浙江、江西与福建等地,攻克了不少府州县。但杨辅清有时还打着杨秀清的旗号,自称东殿,这让石达开心里很不高兴。 

起初,杨辅清非常配合石达开工作,一心跟石达开走,但洪秀全采取了分化措施,封他为“木天义”。这让他对洪秀全感恩戴德,有点动心了。当他确认石达开已经无意回到南京,并越来越认识到分裂不会有好结局,便离开了石达开。

杨辅清先是分兵回到江西,准备重新投奔洪秀全。但石达开对他仍然寄予厚望,专门从福建折回江西,亲自劝他脱离南京调遣。但杨辅清已经下了决心,不为所动,反过来还劝石达开要以大局为重,要同辅洪秀全到底,不要离开南京。石达开看没办法说服他,只得失望离开。

可能是出于拉拢的目的,杨辅清回到南京后,洪秀全高兴地表扬说:“真忠臣也!”洪秀全还让他和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一起共掌兵符,但杨辅清能指挥的兵力远远少于其他人,当时只能在陈玉成手下效力。

1858年,他再次受到洪秀全提拔,接任蒙得恩当上了中军主将。中军主将和石达开的通军主将是一回事,原来权力很大,按理可以管理太平天国全军的各项事务,但洪秀全只是想凭此制约石达开,杨辅清也没有足够实力,仍然只是前军主将陈玉成的下属。

在攻打叛将韦俊时,杨辅清真正脱颖而出了。他们两个人的驻地相邻,比起韦俊,杨辅清的本事确实略逊一筹,每次打了败仗,韦俊都拼命去救援他,但杨辅清一想到族兄死于韦昌辉之手,自己也差一点没命,对韦俊总是切齿痛恨。

1859年,韦俊在池州叛变,其部下黄文金把情况汇报给了杨辅清。他立即出兵援助,和黄文金共同讨伐韦俊,并夺回了池州。也是因为这个功劳,杨辅清被封为辅王。1860年清军围困南京时,他和李秀成等共破清军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的围困,随即他又与李世贤在皖南一带征战,名气越来越大。

1664年,湘军围困南京时,杨辅清在东坝、溧阳等地与清军顽强对抗。南京陷落后,他退守浙江湖州,继续与清军对抗。这时候,“幼天王”出逃,也来到了湖州。

那时,湖州还有太平军的另一员大将黄文金。黄文金认为,太平天国大业已经进入低潮,而“幼天王”未必能担当大任,太平天国里最有号召力的人就是杨辅清,因而要他一定要担起大任。黄文金找来杨辅清,对他寄予了殷切希望,说:“世事难料,我看幼天王不一定能当大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将来谁来报国仇,谋再兴?”黄文金的态度让杨辅清深感责任重大,他向黄文金许下诺言:一定要恢复太平天国!

后来黄文金病死了,在清军步步紧逼的情况下,杨辅清被迫把部下全部遣散,自己化装逃离了湖州。

他先是跑到上海,又回到广西原籍,然后到了贵州、广东、湖南、安徽各地隐藏,隐名埋姓躲避清军,就这样,一直躲藏了10年。在逃亡路上,杨辅清很注意结交各地豪杰,不管在那里,都尽力和他们交往,为恢复太平天国大业做准备。不过,他害怕被清军发现,在每个地方待的时间都不是太长。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那时,杨辅清恰巧回到澳门。为了防备日本入侵,当时清廷在福建招兵,杨辅清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改了化名,进入晋江军营去应征。他的想法是混进军营,乘机谋划复兴太平天国。不过,晋江清军负责人曾是太平军的叛将,原来在杨辅清的手下,一下子就认出了他。清军负责人立即把这件事上报闽浙总督,并把杨辅清逮捕。

经过审问,杨辅清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也交待了过去的所作所为。在写完自己的生平传略及太平军战史后,被清廷押解到福州凌迟处死。

杨辅清是太平天国最后一个战士,完全可以隐姓埋名度过一生。随着他的死去,太平天国的复兴之梦也宣告破灭。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金秋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刊)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因所刊发的内容优质,2018年7月16日正式应邀入驻自媒体《趣头条》平台,2018年9月18日又应邀入驻百度旗下百家号,凡在《金秋文学》平台刊发的作品均有可能同步到《趣头条》和百家号平台。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