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随笔]黎化丨黎化片言之926

 金秋文学 2020-07-25

[名家随笔]黎化片言之926

作者:黎化

今天忙碌,一早说点轻松的事。

几天前夜雨,六点出门去吃鱼汤面,新金路已打扫得干干净净。

空气清新,耳目也清新,几句诗跳出脑荧:黑亮的柏油路,是蜿蜒的五线谱,那桔红色的身影,恰如一个个音符……

外地朋友来访,总是赞叹不已:你们通州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干净。

颇为生活的这座小城自豪,感谢环卫工人!

真不是冒充高尚,我对环卫处和环卫工人挺有感情。

源之于一件或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妻子赴宴归来,在师范桥南的路灯下,一年轻的环卫女工正捧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走近,发现她读的竟然是我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选《蓝眼睛》!虽没作交谈,内心却有一种莫名的动情。

**

这十多年,没少为环卫处效文字之劳。和环卫处几任头目都是朋友。

前些年的社会风气不怎么样。一个早就认识的朋友从乡镇调环卫处任职,干得很卖力。

年底,他找我喝酒,满脸纠结地说:快过年了,真想不出该向有关领导和部门送点什么!

我讥笑:你们扫垃圾的还送礼?有那必要吗!

朋友摇头:环卫处办事难免求人,前几年都送,要是今年不送,办事怕就寸步难行了!

无语。

临时小酌,就几个菜,猪头肉很香。是我所喜欢的下酒菜。

朋友告诉我:这咸猪头是他们一扫垃圾的工人醃制的。

忽然来了灵感,建议:送钱不但害人,多了你们拿不出手,少了收的人不高兴;送礼,如今哪个领导家里还会缺年货?干脆,你让人醃上几十只咸猪头分别送上门去。既花不了几个钱,也表明了诚意,多好!

朋友半信半疑,照我的建议去做了。果然没人拒绝收这份礼,节后都对环卫处这份独特的年礼津津乐道。~当然有怕收拾的,转送亲朋也是份不错的年货。

**

前天,和朋友相逢,忆及此事,都笑。

应该说,这是我为朋友出的最具创意的点子!只是,自我感觉有点鬼鬼祟祟,耍小聪明。

再次向他提了个建议:不妨在城区找个路边栽有落叶树的地段,秋后的两三个月只捡拾垃圾不清扫。想来,晚间散步的人们悠悠然踩一路金色的落叶,听“卡卡”的响声,吟几句今古诗词,再抬头看看湛蓝天空的星斗,倒也不失为书香通州的一份雅致。

一些年轻的文友在微信群里对此充满了向往。

朋友为我的说词所打动,答应转告商量。

2019.9.16 

文/黎化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黎化,当过兵,做过记者,教过书,相继求学于吉林大学作家班,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重点作品签约作家,专业编剧。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著有《江海祭》《话说陈独秀》《闯荡南非洲》等各类文、史、哲类著作一千余万字,积集出版十余册。为文坛公认的思想型实力派作家,中国作协、江苏作协多次召开其作品研讨会。曾获《雨花》文学奖,江苏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梦文学一等奖等。多年从事舞台剧创作,著有大小剧本二百余个。独自承担大型演出主创和撰稿八十余场。其任编剧的大型舞台剧《范老爷判婚》《瓦匠女人》都引起轰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000人关注的大号《金秋文学》微信公众号(微刊)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因所刊发的内容优质,2018年7月16日正式应邀入驻自媒体《趣头条》平台,2018年9月18日又应邀入驻百度旗下百家号,凡在《金秋文学》平台刊发的作品均有可能同步到《趣头条》和百家号平台。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评论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