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人物马牛羊多格陶盘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7-25
刊发日期:2020-07-25 

□楚天雨  平德

downLoad-20200725073334.jpg

晋人物马牛羊多格陶盘侧视图

downLoad-20200725073311.jpg

晋人物马牛羊多格陶盘正视图

古老的村庄,绿树如茵,溪水流淌,一座石拱桥横卧溪上,光亮的青石门槛上,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玩弄着黄色的泥巴。那些原本干硬的泥巴,被小手握着锄头从陡坡上挖下来,运到这里,再被浇上水,揉合成大小不等的泥团,继而被捏成一个个泥人和一只只的泥牛、泥猪、泥马、泥狗,当然还有一座座的泥房子、一棵棵的泥树,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身边风景,也是他们最初的记忆。捏好之后,小手把它们放在阴凉处吹干,然后拿起来静静欣赏,仿佛那泥土里散发出比糖果还要诱人的芳香……

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有玩泥巴的经历。尽管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生活习俗不同,导致儿童玩泥巴的条件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但玩泥巴带来的乐趣却是大致相同的。想想当年,我们虽然出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但儿时的游戏花样百出,很多游戏至今回味起来还充满甜蜜。遗憾的是,我们玩泥巴时图的是一种开心,极少有人能想到把它变成艺术品,尤其是在穿越时空之后身价陡增的国宝级艺术品。

也许有人会惊讶地发问:泥巴能变成国宝?

是的,这世上很多国宝的本身材质并不值钱(如泥塑、木刻之类),而一旦经过能工巧匠的加工,就有可能变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比如,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的天津独乐寺,其观音阁内须弥座上矗立着一尊高16米的彩色泥塑观音菩萨像,是我国现存最高、塑造时间最早的一尊泥塑佛像,风格古朴,举世无双,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稀世珍宝。

而此刻,我眼前就有这样一个托盘,托盘有八个格子,里装着的就是由泥巴演变而来的人、马、牛、羊,还有勺子四类工艺品。根据文物专家的测量,托盘的通长为16.7厘米,通宽12.4厘米,通高2.7厘米,总质量大约600克,是晋代的陶器,专家们把它命名为晋人物马牛羊多格陶盘。由于人畜有些残缺,最后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而这套文物,就珍藏在我们永州。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是由一个人物、一个牛头、一头牛、一匹马、两只羊和一只勺组成的“拼盘”。底部的“拼盘”像一座横在溪流之上的桥,跨度不大,弧度不高,好像保证水能从底部流过。而“拼盘”上面,就值得费些笔墨来描写了。那个人物,看起来是头小身子大,耳朵也大,手臂粗壮,而且是跪着的,双手似乎在捧着什么,像官府的仆人在喂牛喂马。虽然陶土显得有些许粗糙,但容易让人联想到道县鬼崽岭的早期石俑,彰显出一种粗矿之美。奇怪的是牛,一头牛倒好理解,它的身高体重明显不同,比两只羊要高大威猛,还有角,居左手边,好像是整个方阵的领队。只是那一个牛头,有些让人难以琢磨。它只有从头到颈部,但又很大,甚至堪比那个陶人,好像被砍了头一样。它单独搁在一个方格内,似从地宫里冒出一个头来,在观察周边情况,而又突然遭遇不测,不知道有什么寓意,值得专家学者去揣摩。两只羊居中,造型各异,但都像山羊,颌下及颈部有一条肉垂,薄而弧,像半个扇面。一只羊的角微卷,目光看着前下方,似乎在寻觅可口的嫩草。另一只羊四腿叉开,尾巴下垂,有夹着尾巴逃跑的姿态,身上有伤痕,似被刀砍一样,让人感觉出它活着的不易。而那匹马,居右,比较瘦小,仿佛营养不良,或者说因长途跋涉而显得有几分疲惫。至于勺子,造型也很怪异,像一个烟斗,又像一个连接天池的拱桥,带给人无限想象。

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多的组件,总质量只有六百克,其匠心可想而知。

其实,这套文物并不是永州的“土特产”,在永州的考古文献中委实找不到关于它的任何蛛丝马迹。馆藏记载显示为:采集。也就是说,它很可能曾是一个被文物贩子夹在腋窝下四处漂泊的“流浪者”,有幸来到了潇湘大地,并撞入了永州温暖的怀抱。当古老的永州以宽阔的胸襟将它接纳时,它好像一个流离多年的浪子见到久别的亲人那样,扑进亲人的怀里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那是一种辛酸,也是一种喜悦。良久,它还是保持着一副惊魂未定的表情,直到春去秋来,几度更替,它才感觉到永州古城的博大和包容,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并在脸上露出幸福而陶醉的笑容。

可以说,这是一组微缩的精品,尽管它们的肤色有些斑驳,那些马和牛羊仿佛从历史的荆棘中奔突而出,导致身上伤痕累累,甚至有些残缺,但总的状态还是很稳定的,不需要进行修复,那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依然宛在,那种按照自己意愿而自由奔跑的精神依然宛在,于是给人们带来些许安慰。

这组文物,乍看起来,真像一个微缩的盆景,娇小可爱。仔细一看,到处都凝聚着诗情画意的气息。那个托盘,制作十分巧妙,原本是笨拙的一体,可是工匠却有意识地把它一分为二,上面的方格似从底座削减出来的,切除了外面的边框,使之内陷。下面把底部掘出两条漕,制成金水桥似的,给人的感觉底部很薄。这样一来,既化腐朽为神奇避免了托盘的笨拙,又增添了整体的空灵与生动。特别对于上面众多的人马牛来讲,看起来底子薄弱的托盘就有了一种举重若轻的象征。

看见这套文物,我首先想起了晋代的大画家史道硕。在我看来,史道硕就跟这组“拼盘”一样,充满了悬念,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人,不知道他在那里。他有兄弟四人,都是以擅长绘画而出名。传说史道硕年轻时曾师卫协、荀勗,能得其似,善画人物,及牛、马、鹅。有《金谷图》《七命图》《蜀都赋图》《三马图》《八骏图》《服乘箴图》《王骏戈船图》《梵僧图》《鹅图》《田家十月图》《燕人送刑轲图》等传世。江陵龙宽寺,剡中本纪寺皆有他的绘画。史道硕悟性很高,又勤于修炼,导致绘画水平直追二位师父,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后人评价他“意与神超出乎丹青之表,形与似未离乎笔墨蹊径”。

看着这组陶器,想起大画家笔下的马牛羊,让人感到无比的惊奇。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当时的工匠们出于对史道硕的崇拜,因而把他绘画中的某些人物和牲畜用泥塑的形式表达出来,再通过窑炉高温烧制,最终蜕变成高雅的陶器,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温尔风雅。

当然,看见这套文物,我更想起了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并且坚信这套文物与他有些关联。

陶渊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用当今世人的眼光来看,陶渊明确实有点傻乎乎的。他出生在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天赋颇高,从小爱好经书,廿九岁时曾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宫归隐。此后,反反复复做官辞官,让人云里雾里,搞不清他究竟图什么。如此玩世不恭地混了十几年,经济却每况愈下,甚至靠体力干活来养活自己。后来,在亲友的劝告下,他四十一岁时再次出仕,但官运如同昙花一现,他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令。按道理他这个县令是可以做长久一点的,可是被他的牛脾气给毁了。在他做彭泽令时,上面派来一个巡查官,他的手下劝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听了之后,大笑道:“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年过四十的他,如同孩子般任性,没有人想到,更没有人相信,他当天就挂冠回乡。一般人回乡就回乡吧,而他陶渊明不同,回乡之后立马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从此,他躬耕自资,一直到去世,成了精神上的高贵者,生活上的窘迫者,让后人既钦佩,又叹惋。

陶渊明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通过陶渊明的一些诗歌,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为人的真诚与耿直,也能感觉到他辞官后的自由与洒脱。比如,他的《饮酒》第五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又如《归园田居》第二首中写道:“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移居》中写道:“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一首又一首的田园诗歌,不仅表达了陶渊明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和农民的亲切交往和真诚的友谊。我曾反复品读陶渊明的一些诗歌,眼里依稀出现了一个清瘦中年人背影,他头一天在南山种豆,第二天在东篱采菊;他一会儿除草浇水,一会儿跟老百姓交谈;他一会儿与朋友喝酒,一会儿独自品茗。种种迹象表明,陶渊明的生活似乎进入了他的理想状态。

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陶渊明的诗歌中还时常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知命、人生无常和万事皆空等消极思想。因为其理想的人格是冥合儒佛道,事实上,他融道家之忘怀得失于儒家进得修业中,又受佛家思想的熏陶,便建构出刚直率真,执著淡化的哲学思想,从儒家济世的理想失落后,成为老庄思想的实践者。

辞官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是潇洒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诗意,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很纠结乃至有不少痛苦的。因为这世上很多事实,与他的想象差距太远太远。好在陶渊明能够及时总结,并进行自我升华。在明白自己无法达到庄子式的逍遥之后,他只好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心志,转化为独善其身的品格。他像一个极度饥饿的旅行者,近乎贪婪地汲取儒释道三家的精华。经过不断地萃取、提炼至突与矛盾,他慢慢从心造的理想世界中迈入尘世,独自品味人生,自由挥洒本性,达到心灵的慰藉,散发人品之美。后人评价,陶渊明的哲学思想,是魏晋时期及流传后世的真正体现。此外,陶渊明与“竹林七贤”,一起开辟出一种新的人格范式——魏晋风度。清谈巩固其志气,药与酒陶冶其趣味,而名人效应之下,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

理想的生活自然有理想的投影,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被当时的能工巧匠以陶器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那些马和牛羊,似乎就是曾经伴随陶渊明耕种和骑行的,最后被巧匠定格在托盘的格子里,并衍化成精美而又令人叹息的国宝。

1.jpg

晋人物马牛羊多格陶盘中的人物图

downLoad-20200725073345.jpg

晋人物马牛羊多格陶盘中的勺子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