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相——自性相、有为相、三共相

 昵称35641324 2020-07-25

「相」可分为三种:「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有为相」(saṅkhatalakkhaṇa)及「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

唯有每一秒钟都保持正念观照,才能见到「自性相」。

唯有见到「自性相」后,「有为相」才会显现。

唯有「有为相」显现后,才能见到「共相」。

唯有见到「共相」时,「观智」(vipassanāñāṇa)才会生起。

唯有在「观智」成熟后,才能证得「道智」(maggañāṇa)。

唯有在证得「道智」时,才能见到「涅盘」(nibbāna)。

唯有在见到涅盘后,才能从「恶趣」(apāya)解脱。[66]

自性相

「硬」、「紧」、「痛」等感受,即是「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或略称「自相」〕。在这些感受生起时,禅修者立刻以正念观照,才能见到它们。这就是毗婆舍那的定则(niyāma)。

“Sabhāva”(自性)是由“saka”(自己的)及“bhāva”(性质)两个巴利语词所组成的复合词,意思是「特殊的性质」、「独特的性质」。「自性相」的同义词包含“paccatta- lakkhaṇa”(个别的相),“visesalakkhaṇa”(特殊的相)、“sarasalakkhaṇa”(自味相)。

若禅修者观察腹部的起伏、手的伸曲、坐、站以及走等现象,他会觉察到当下生起的种种「自性相」。「自性相」是禅修者在禅修初期会观察到的名、色现象。

依「阿毘达磨」(Abhidhamma)的方式,一切法需从「究竟法」的角度加以解释。但是,在禅修时,我们依照「经典」的方法,使用一般的「惯用语」,如「见」、「吃」、「坐」等等。

几世纪以前,《清净道论大疏钞》的作者法护尊者,曾提出辩驳(codanā),以问答的方式,澄清关于「标记」(labelling)这个禅修技巧的疑惑。所谓「标记」,就是在观察根、尘相触生起的现象之时,「在心中给予该现象一个名称」。待会儿,我将说明尊者的解释,以提供给你们作为参考。[67]

《小部.如是语》的〈见经〉(Diṭṭhigatasutta)说到:

“Kathañca, bhikkhave, cakkhumanto passanti? Idha bhikkhu 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 bhūtaṃ buūtato disvā bhūtassa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paṭipanno hoti. Evaṃ kho, bhikkhave, cakkhumanto passantī”ti.

诸比丘!如何是具眼者能见?在此,比丘如实见「有」,如实见已,为了「有」之厌离、离贪与寂灭而行。诸比丘!如此是具眼者能见!(It 43-44)

「如实见有」(bhutaṃ bhūtato passati)的意思是「如实地观见生起的现象」或「在现象生起时,观照它们」,此中的「有」(bhūta),即「生起的现象」,是指「有为法」,即「五蕴」或说「名色」(nāma-rūpa),是能被直接体验到的〔身、心〕现象〔即究竟法〕,例如,想坐下的「动机」以及随后而生的整个「坐的动作」。巴利句子中的第二个字“bhūtato”,是指「观照的方式」,也就是「如实地」或「在它们生起时」,此字和“yathāsabhāvato”(如其自性)同义。

为了看见「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禅修者必须在所缘生起之时,立刻藉由「念」和「精进」将心投入于所缘上。这就如同进食时,为了捕捉食物的滋味,必须实时咀嚼食物一样。因此有句格言说:

唯有当场捉住,你才能见到自性相。

「唯有」这个语词很重要,因为它强调当下。观照之时,完全没有思考、反省、推测或诠释的空间,必须与当下共处,就是此时此刻,而不是未来或过去。 [68]

标记

“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实见有),这个精确的教导,已足够让(佛陀时代)那些依循「略说」便能修行的利慧者获得毗婆舍那智慧。然而此种利根人,后来渐渐减少。因此,注释书阿阇黎(aṭṭhakathācariya)说明作「标记」(labelling)的需要。

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作标记,不就等于把「概念法」(paññati)引进来,背离经典「如实见」的教导吗?虽然在修习以概念法为所缘的奢摩他时,作标记是很自然的事,例如,修「地遍」时将心放在名称概念上:「地」、「地」;或者,在修「三十二身分」时,取其相、确定其颜色、形状、地点等等。然而,毗婆舍那仅观察「究竟法」(paramattha);若对名、色法的自性相作标记,会干扰对究竟法的观察吧!因为,毗婆舍那要了知的所缘是究竟法,作标记不是多余的吗?

《清净道论大疏钞》将「标记」称为“tajjāpaññatti”(即「彼生概念」——“tajjā”,意指「依彼〔即所缘〕而生起的」;“paññatti”,意指「概念法、名称」)。举例而言:「热」的感受,是究竟法,可以不用标记就觉察得到。而「热」这个究竟法本身,有个世间惯用的名称,也就是「热」。在定力尚不足以将心直接投向所缘的初学者,可以用「热」这个概念名称来帮助他专注。

在此,「热」的感受,是「自性法」;用以指涉它的名称,便是“tajjāpaññatti”(依某个所缘而生起的概念)。当修行逐渐成熟时,就不需要「标记」,心可以自动地觉知所缘。[69]

《清净道论大疏钞》中所记述的原文如下:

Nanu ca tajjāpaññattivasena sabhāvadhammo gayhatīti? saccaṃ gayhati pubbabhāge, bhāvanāya pana vaḍḍha- mānāya paññattiṃ samatikkamitvā sabhāveyeva cittaṃ tiṭṭhati. (Vism-mhṭ I 266)

难道不需藉由「彼生概念」来把握自性法吗?的确!在前阶段〔禅修者〕需藉由「彼生概念」来把握自性法。然而,当修行进步时,心会超越概念,而只安住在自性法上。

如此,当人依据“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实见有)的教法,观照地、水、火、风等四界时,他可以运用「标记」的方法,将它们标记为「软」、「硬」、「热」、「冷」、「流动」「凝结」、「紧」、「松」等等。

同样地,当他见、听、触时,他也用概念标记为「见」、「听」、「触」。虽然不同语言的「标记名称」不同。然而,不同名称所指涉的究竟法,如硬、紧、移动等是一样的。

随着定、慧的更加成熟,禅修者观察到所缘生起的速度,也变得更快,由此,禅修者于修行上更有经验时,将会舍掉「标记」,只是纯粹地观照所缘。这情形在「生灭智」的阶段更是如此,此时,禅修者必须紧紧跟着快速生起的现象;到「坏灭智」的阶段时,现象生起的速度又更加迅速。到达这些阶智时,[70]禅修者有两个选择——如果他想坚持标记,他的修行就会受阻,且观察不到部分的所缘;但如果他想把握全部的所缘,他就会舍掉「标记」。

有时候,当禅修者运用标记来观照主要所缘时,其他的现象、或者说其他的所缘,可能也会出现。对于这些现象,通常禅修者就只是知道而未作标记。

如同初学语文的小孩子,很难不用拼字、发音,而只靠目视就了解词句的意思。同样地,禅修的初学者也很难不用标记而只凭纯粹的观照就获得定力。然而,如同成年人不适合用拼字、发音来理解词句一样,有经验的禅修者也不适合在进入较高的阶智时使用标记来观照。

初学者使用标记的方式,就像小孩子初学语文。一开始,小孩子先拼出字母,之后再发音;但是,当熟练后,他就不需要拼出字母,即能直接发音;到最后,他能只依目视,就了解整个词句的意思。

有少部分较不聪明的年轻人乃至成人,〔为了强化观照的专注力〕必须在学习之初,发出声音来标记所缘。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知识分子,于一开始时就练习「无选择的方式」(choiceless method),仅观照所缘而不在心里作标记——我们不知道这一类人,是否获得任何的定力或智慧。实际上,在此阶段,寻(vitakka)和伺(vicara) 的运用,是需要的。[71]

有为相

如果禅修者见到「自性相」,他就能辨别名、色。进一步地,会看见名、色的因缘关系。接着,藉由持续不懈的努力,他会看到名、色现象的三个阶段,(依经典)即「开始」、「中段」和「结束」;或者说,(依「阿毘达磨」)看到名、色的「生、住、灭」。(此三者,即是「有为相」。)

在修行的初期,当禅修者不懈地观照时,他只会看到腹部起(或伏)的中段。定力稍强之后,他会看到它的开始与中段,但未见到它的结束。这时,禅修者会觉得:在观照甲所缘时,另一个新的乙所缘在甲所缘灭去之前就生起;同样地,在乙所缘灭去前,另一个新的丙所缘又生起。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禅修者的〔毗婆舍那〕定力仍不够强的缘故。

在此,我们须注意,在未见到「自性相」之前,「有为相」不会生起。若人想略过「自性相」,直接见到「有为相」,这有如不用画布而在空中作画,只是妄想而已。

三共相

见到「有为相」,并持续运用「精进力」和「念力」后,禅修者将了知诸法的无常性质,否定常见而确认诸法无常的真理。这就像一个人站在法庭中受审,开始时坚决否定自己的罪行,并要求无罪开释。但是,一再地接受审问后,他开始认清自己的罪行。禅修者也是如此,由于一再地见到名、色的无常,禅修者最后认清一切无常的真理。[72]在三共相中,若清楚地见到无常相,就会见到「苦」与「无我相」。

问题是,禅修者如何了知它们?是透过书本或他们的老师吗?不是的!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依自己对名、色的观照而了知「无常」、「苦」、「无我」。「无常」等,即是「共相」。有时,「无常」较为显著;有时,则是「苦」或「无我」较为显著。看到三共相时,就代表毗婆舍那智(vipassanā-ñāṇa)生起了。

——选自《解脱道上》班迪达尊者

第十二章 三种相

Mya Thaung 英译

温宗堃 中译

发布于 2019-06-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