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婉约之下难掩豪放气血,虽是未上沙场一介女流,傲骨却不逊男儿

 文史漫今生 2020-07-25

常说宋朝时局动荡,文坛却兴盛,乱世之下多是佳作涌出,多是文豪涌现,从书画到诗词,无一不表现出了宋朝文人的千万般姿态,有江南朦胧烟雨间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也有沙场纵横间将领战士的郁郁不得志,宋朝文人在肆意挥洒笔墨之时,留给了后人诸多值得吟诵良久的佳句,也留下了那些亘古永恒的传说故事与人生轨迹,两宋的繁华闹市中,璀璨文坛中,自然也少不了这样一袭倩影。

在封建时代,那个向来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也不能入朝为官,如果是有幸出身于大户人家,能够读书作画,更甚至能写出文章做出诗句来,那自然可以称得上是一名“才女”了,可若是被众人称作是“千古第一才女”,那可想而知,她的才思和文学素养自然是丝毫不逊于他人了,这便是李清照了,李清照之才情与文学修养,内心的坚韧与傲骨,以及那一分独属于她的婉转哀怨,千年来令无数人为之折腰。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中,父亲是苏门学士,虽然不似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这苏门四学学士出名,可也是考中了进士,在礼部做官。母亲则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的诗句也有流传至今,虽说并不很出名,质量在那个文人闪耀的两宋十分,也称不上是十分高质量,但也足可见李清照的家境了,这样的书香世家,这样的熏陶教育,李清照自然也是满腹经纶。

少年时分的李清照,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北宋的都城汴京,当时的汴京,无论是繁华的市井气息还是朝堂对于文人的尊重,都是历史上流光溢彩的刹那瞬间,优越富足的家庭环境,给了李清照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十几岁的时候,李清照在诗词方面的才华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无论是创作热情,还是创作才华,都丝毫不逊于那些世家的男儿,比较著名的就是《如梦令》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曲小词,就将李清照本人年少时分的多半心思与爱玩爱乐的少女情怀展露出来,当时的文人墨客也多有称赞。

都说“少女情怀总是诗”,可李清照笔下的诗词佳句,不仅有表现少女情怀的,更是有历史和朝政等许多因素在其中,在李清照翻阅了《读中兴颂碑》后,心中蛮多感慨,对时局也有自己的看法,即使和那些纵横官场许多年,游历山河许多年的大丈夫不同,李清照自是有着一番心思,不多时,就写出了令当时所见之人都交口称赞的佳作《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谁说女子笔下只能有闺怨诗?“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李清照的笔墨之中,满是江山与社稷,比起那些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才是真正的胸有大志却无可奈何。

正值十八岁那年,李清照和所有正是青春岁月的少男少女一样,遇上了那个情投意合、彼此欣赏的人,当时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也不过二十一岁,刚过了及冠之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赵明诚在正月十五灯节的时候遇到了李清照,当时李清照年少有才的美名早已在汴京城传开,两人相识相知相爱,在成婚后也过了一段很美好的时光,赵明诚了解金石,李清照也爱好古董,两人一起收集字画,一起品玩金石,好不惬意,虽然清贫,二人却都能欣赏到彼此的灵魂。

好景不长,纷繁的世事终于也涉及到了这一家。赵明诚在任职江宁知府的时候,李清照居住在青州,收拾好家中那些金石碑文,准备和丈夫在江南会和,一些带不走的东西,想着之后回来再去,可未曾想,在她离开青州后没有多久那里就发生了兵变,家也毁于那一场人祸中。而赵明诚,在做官的过程中,碰到了其他官员起兵的事,事情顺利解决后,却发现赵明诚本人早已逃跑了。

李清照心中很是不齿这种行为,两人之间也因此有了间隙,后来北蛮入侵,时局动荡不安,两人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南迁,途中到了项羽自刎的乌江附近,李清照心有所感,面对滔滔江水,当即便吟诵出了“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句,既是在讽刺搬迁逃亡的南宋朝廷,也是在说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也是文人,自然是知道那份忠骨的,顿时羞愧难当,心中愈发愤懑,自此之后,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也日渐愈下,在两人成婚三十多年后,赵明诚也离开了她,独留她一人面对这不安的天下与满室的金石碑文留念。

一片颠沛流离中,李清照也不再年少,动乱不安的天下一人孤身漂泊,后来,她遇到了张汝舟,在一片凄苦中,这是唯一对她伸出援手的人,本以为遇到了良人,可谁曾想,张汝舟只是贪图她一直随身带着的那些和赵明诚一起买下的金石碑文,想要独占,可后来发现,原来在这么多年的四处奔走中,那些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张汝舟遂将本性暴露了出来,两人经常发生争执,甚至还对李清照拳脚相加,而李清照本人,也绝不是那逆来顺受的性子,她在无意中发现了张汝舟在官场上多有徇私舞弊的贿赂作风,于是就一鼓作气,哪怕当时妻子举报丈夫是要判三年的刑,她还是向官府举报了张汝舟,自己也申请离婚,幸而后来得人相助,李清照只得关押了九日左右,只是自此,她又开始了一人的孤独旅途。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后半生却难寻觅到安宁,她活到年逾古稀之时,一生中也有过灿烂的少年时光,有过孤苦的暮年之时,一生都未曾改变的,就是那丝毫不逊于男儿郎的傲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