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雪萍 深秋时节,柳树依然披着绿装,长长的柳枝就那么垂了下来,一条条,一根根,像小姑娘头上的辫子,舒展着,摇摆着。 每次经过一排排柳树,我都会带着一种美好的心情穿越而过。轻轻拨开眼前的柳枝,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手触碰着叶片,叶片触碰着手,柔柔的,软软的,心里便有了无限的欢喜。 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柳树的身影随处可见。江南之柳姿态婆娑,清丽潇洒,种植于池边湖岸,既可观赏,又可固堤、护岸、净化大气和改良盐碱地。阳春三月,苏堤的柳树梳理着春风,细密的柳丝伸入水中,纠缠着安静的云影和月光。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嫩嫩的绿叶开得满树都是,好看极了。 此情此景,吟诵一首《望江南》,也别有一番韵味:“湖上柳,烟里不胜垂。宿露洗开明媚眼,东风摇弄好腰肢。烟雨更相宜。环曲岸,阴覆画桥低。线拂行人春晚后,絮飞晴雪暖风时。幽意更依依。” 纤细、赢弱的柳枝在南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清风徐来,随风而动,婀娜多姿,可是在北方,柔美的体态只能是一种伤害。如东北的汉子一样,居住在北方的柳树粗犷、豪放,朴实中透露着直白。在形象方面,这些家伙也是不拘小节,想怎么长,就怎么长,全凭个人喜好,洒脱得没法说。北方干燥,寒冷,多风沙,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气候,柳树的叶子变得更厚更大,根部也深深地扎进泥土之中,如同作家矛盾在《白杨礼赞》里描述的:绝不旁逸斜出,只向上生长。只有足够高大,才可以不被狂风刮倒;只有枝桠紧抱在一起,才能经受暴雨的洗礼。 柳树并不孤独,她与槐树、白杨、柏树一起抵御风雨,给北方荒凉的土地上增添了几许生气,只要有人家的地方,就可以见到高大的柳树在顺风舞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