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论语》专栏 | 10:礼之用,和为贵

 相子诗生活 2020-07-25

上期链接(点击阅读):

04:巧言令色,鲜矣仁!

 05:谨而信

06:民无信不立

07:无友不如己者

08:过则勿惮改

0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相子荐读】

认识黎千驹教授源于学校举行的一场国学讲座。他是讲座的主角。

他的讲座跟别人不一样。他的讲座前不需要我们去强调会场纪律,他一走上台,大家自然就安静了。眼光都集中了他的身上,好像他身上有磁石,那些思想的碎片都在向他飞奔。他开始讲话,会场就带动了,大家跟着他一起惆怅,一起深思,一起欢笑,“乐而忘忧”,不亦乐乎。

我记得,在湖北师范大学,黎千驹教授的课常常是座无虚席,那些选修他课程的学生,有时得挤在走廊外的窗边听课。

有很多“家”的头衔落在他的头上。

他是国学家,其《论语导读》获湖北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是训诂学家,其《训诂方法与实践》获湖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现代训诂学导论》被纳入“华大博雅语言学系列教材”;他是说文学家,其《说文学专题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两千年的说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专著;他是模糊语言学家,其《模糊语义学导论》获湖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用模糊语言学》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成体系的模糊语言学著作;他是修辞学家,其《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研究》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模糊修辞学导论》建构了模糊修辞学的学科体系;他还是作家,出版了诗歌集《点滴人生》、《参人生·感时事·悟国学──黎千驹诗词集》和长篇小说《柔情似水》。

黎千驹教授退休后,不时回到湖南老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们时常还联系着,聆听他的教诲,总是如沐春风。相子诗生活特为他开一个专栏:论语《感悟》,不是老生常谈,教授对《论语》有独到的见解,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起来读读吧。

10:礼之用,和为贵

作者:千里马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1.12章,意思是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

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一直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二是人与社会的矛盾,即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集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三是人自身的矛盾,即人自身之身体与心灵如何协调的问题。孔子的礼治思想有助于解决这些矛盾。例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12章)关于“礼之用,和为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把“和”解释为“适中;恰到好处”,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的运用,以适中为可贵。”二是把“和”解释为“和谐;和睦”,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可以兼容。第一种解释是其本义,第二种解释是其语用义,即人们在运用这句话时,往往取其“和谐;和睦”义。这两种理解都已融合于中华文化之中,并且对人们的言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礼的运用,以和谐为可贵。这是有子秉承孔子的思想而倡导“和为贵”,认为这是先王治国之道最为宝贵之处。礼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社会道德规范。礼的本质是使人懂得贵贱有等、亲疏有别、尊卑有序,最终归结为“爱人”和“敬人”。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和谐文化一直是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和”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与核心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不绝,而日益昌盛,是与支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文化”密切相关的。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居家,还是社交,都要尊崇“和为贵”这一原则。居家以和谐为贵,则可“家和万事兴”;社交以和谐为贵,则可“四海之内皆兄弟”。非独个人要尊崇这一原则,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应尊崇这一原则。夫如是,则能互相尊重主权,尊重领土完整,尊重他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则能保持和平友好而不动干戈。夫如是,则各民族与各国皆可赢得和平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遇,此乃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然而,凡事皆有节有度。倡导和谐,并非无原则地“和为贵”。或许有子早就担心人们会走极端,因而谆谆告诫那些善良的人们:“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如果知道和谐为贵而一味地求和谐,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譬如:家庭内部或朋友之间产生了矛盾,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如果一味地为求和谐而和稀泥,却不去正视矛盾并积极地化解矛盾,最终必将使矛盾进一步扩大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又譬如: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产生了矛盾,甚至一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侵害,核心利益、重大关切受到损害,如果一味地求和谐而忍让,却不去理直气壮地应对这种种挑衅,最终必将使事态进一步恶化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见,尊崇“和为贵”的原则,是中华民族重和谐、爱和平的优秀文化传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则反映了中华民族敢于正视矛盾、不惧怕挑衅的胆略与智慧。“和为贵”与“以礼节之”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作者简介:黎千驹,笔名千里马。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石市首届十大文化名家、中国模糊语言研究会会长、湖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刘富道为相子诗生活题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