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马感悟《论语》丨39:孟之反不夸功

 相子诗生活 2020-07-25

上期链接(点击阅读):

25:见贤思齐焉

26:父母在,不远游

27:以约失之者鲜矣

28:事君数,斯辱矣

29:邦有道,不废

30:子使漆雕开仕

31:宰予昼寝

32:无欲则刚

33:不耻下问

34:子谓子产

35:三思而后行

36:不念旧恶

37:好学

38:孔子的苦乐观

【相子荐读】

认识黎千驹教授源于学校举行的一场国学讲座。他是讲座的主角。

他的讲座跟别人不一样。他的讲座前不需要我们去强调会场纪律,他一走上台,大家自然就安静了。眼光都集中了他的身上,好像他身上有磁石,那些思想的碎片都在向他飞奔。他开始讲话,会场就带动了,大家跟着他一起惆怅,一起深思,一起欢笑,“乐而忘忧”,不亦乐乎。

我记得,在湖北师范大学,黎千驹教授的课常常是座无虚席,那些选修他课程的学生,有时得挤在走廊外的窗边听课。

有很多“家”的头衔落在他的头上。

他是国学家,其《论语导读》获湖北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是训诂学家,其《训诂方法与实践》获湖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现代训诂学导论》被纳入“华大博雅语言学系列教材”;他是说文学家,其《说文学专题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两千年的说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专著;他是模糊语言学家,其《模糊语义学导论》获湖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用模糊语言学》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成体系的模糊语言学著作;他是修辞学家,其《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研究》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模糊修辞学导论》建构了模糊修辞学的学科体系;他还是作家,出版了诗歌集《点滴人生》、《参人生·感时事·悟国学──黎千驹诗词集》和长篇小说《柔情似水》。

黎千驹教授退休后,不时回到湖南老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们时常还联系着,聆听他的教诲,总是如沐春风。相子诗生活特为他开一个专栏:论语《感悟》,不是老生常谈,教授对《论语》有独到的见解,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起来读读吧。

39孟之反不夸功

作者:千里马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6.15)意思是孔子说:“孟之反不夸功,打仗败退时他殿后,将进城门时,就一边鞭赶着马一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前进啊。’”

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春,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孟武伯帅右师,孟之反在右师,冉求帅左师。及战于郊外,左师获胜;右师因不满季氏专权而不欲战,惨遭败北。此时孟之反策马殿后,掩护全军撤退。将进城门时,就一边鞭赶着马一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前进啊。”所以孔子称赞孟之反不夸功。

不夸耀功劳,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处世之道。自古以来,立功而不自夸者,往往能够永保其功。居功而自傲者,往往身死功灭。“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22章)意思是“不自我夸功,所以能够建功。不骄傲自大,所以能够长久。”“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2章)意思是“立功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不会失去。”儒、道之始祖孔子和老子,皆倡导立功而“不自伐”,的确是有道理的啊!


作者简介:黎千驹,笔名千里马。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石市首届十大文化名家、中国模糊语言研究会会长、湖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刘富道为相子诗生活题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