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扯呷茶/李钦锋(佟继梅)

 乡愁文学 2020-07-25

剑有剑道,茶有茶道。剑道已随历史渐行渐远,而茶道则几乎进入寻常百姓家。

茶道,品茶问道。道,理也。理,需悟也。与三五好友于茶杯交错间,感悟生活,不也是一种惬意!

我不善品茶,当然亦不善明理;或偶有呷茶,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故而论述茶道,似乎有些捉襟见肘。记忆中,只是依稀记着几个与呷茶有关的浅浅画面,但却不知是否能从中悟出道来?

高山之茶

妙高峰上,佛国寺前。

简陋的茶几上,后山汲来的山泉水于壶中“嗡嗡”作响。

小沙弥从几下取出茶罐,开盖,取勺,从罐中舀出一把蓬松的高山茶叶。

动作有些紧,脸上缀着些许的娇羞,看来是出道不久,在接客处事方面还很腼腆。

油黑细长的茶叶,参差错落于肥大的瓷茶壶中,有些懒散与随意,明显不如铁观音来得瓷实与娇贵。

小沙弥提起开水壶,一条涓细水流冲出壶嘴,于眼帘间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汇入茶壶,搅动壶中茶叶,绕着壶底反复翻卷着,开水倒尽,而壶中激荡着的小旋涡也逐渐停止。袅袅的白汽飘出壶口缓缓弥漫开去。

小沙弥眯起眼,静心抚动着手中的佛珠,小嘴唇微微翕合着,似乎在等待着某种自然的契合。

在我神情恍惚间,小沙弥已为我斟了一大杯高山茶。简单的塑料杯里盛着紫红色的茶水,一切再简单不过。我迟疑着并未动手呷茶。

小沙弥不善言谈,手抚佛珠,双目凝望着远处墨色山峰。我一时也无语,眼睛于小沙弥与廊前游走。无聊时不自觉捧起茶杯,张口微呷。

清新中夹着淡淡的青涩,沿着舌面慢慢地滑至喉咙处,青涩则悄然转化为丝丝的甘甜,并不裹挟任何浓厚的芳香,有的只是佛国寺四围翠绿色的茶园于午后的懒懒中氤氲着的自然气息。

我忍不住又呷了一大口,舌尖缓缓划过齿龈,轻轻抵住双唇,令大自然的青涩于腔间漫洄。

“这茶真有味!”我忍不住赞道。

“远离世俗味,追求自然心!”小沙弥言语中满是禅意,然而又不抽象。

“茶乃由双手点滴搓揉而成,以草木之火反复烘焙,不沾染任何世间俗味,只求将天地日月之精气,山川花草之灵气长贮其中,一切皆顺应自然,酸甜苦涩青各蓄其中!然后以烧开山泉水激之,故而可重拾自然之味。”小沙弥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却令我刮目相看。

我呷着手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山之茶,望着满园春色,心中不住地回味着小沙弥的茶理,似有所悟!

无奶奶茶

去年应网讯办之邀,参加第八届网络文化节,荣幸邂逅黄老和郑老。黄老和郑老可谓是本地文学泰斗,乃我后辈仰慕之人。彩排活动结束,三人闲来无事于周边寻求茶室。绕了一大圈才在马路对面找了间叫“春阳茶趣”的奶茶店。“春阳”给人暖暖的感觉,而“茶趣”,则让人浮想联翩。春阳茶趣是年青人的地方。虽然冠以“茶”字,但我清楚,此“茶”非彼茶,年青人都喜好在“茶”里加入“奶”字,以突显时髦和新潮,然后与我们这群上了年纪的人悄然划清界限。看着斗大的“奶”字,我犹豫了。可两位先生却并不在意,他们慨然地直奔二楼楼顶,在正中央的欧式桌椅上落座。一切倒显得我拘束了。我怕二老不习惯奶味,特意吩咐服务小哥把茶前的奶字去掉,然后稍微多泡会儿,斟上三杯纯青茶来。

如此的茶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东西。我有些惭愧。然而郑老却还是耐心地品着,似乎能从此淡薄并略显苦涩的青茶中咀嚼出芳香来。放下杯子,郑老目光缓缓地落在店门口的招牌处,打趣道:就差点奶味了!说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我赶紧解释道:怕二老吃不惯奶,故而吩咐小二去奶留茶。黄老自我调侃道:年轻人吃得,我老人家就吃不得吗?我们虽老,可我们还有一颗年轻的心!听着二老的侃调,我还真是后悔了。都怪自己想过头了,否则那天的奶茶一定可以进入郑老的茶道。

二老呷着青茶你一言我一语地扯着,扯着生活,扯着工作,扯着家人,扯着一切可以扯的话题,非常的朴实,并未给人高高在上之态,反倒是有了如师亦友之感,就如手中的青茶,淡淡的,但喝起来却也有一种亲切之味。

这是一次令我难忘的呷茶经历,茶真不是什么好茶,但因呷茶人之德,却让我似乎明白了茶道的最关键要素:呷茶人。

人生苦茶

一生虽也呷茶无数,但却不曾留有个别印象。惟独父母为我斟的那一壶苦茶,总会在不经意间时时回味。

父母也不懂茶,他们的茶只有浓浓的苦涩味,涩里带酸,苦中含甘。

记忆中,每年秋后,都会有邻县茶农挑着粗茶叶满村中吆喝,父母总会在精挑细选讨价还价之后买上十来斤粗茶叶,用麻袋装着,悬于屋中房梁之上。于是,平淡的岁月中便有了苦涩味,并伴随着父母从秋到冬,从春到夏,周而复始。

父母在出门打工前,总要抓一把茶叶,浸泡一大壶浓得带苦生涩的茶水,凉了之后灌入自行车把上悬挂的两个大可乐瓶中。苦涩的茶水化作了父母额前盈盈汗水,哺育着儿女点滴成长,推动着生活的车轮步步向前。

前进路上的苦涩味,早已深谙于父母的记忆中,并且成为自然,难于割舍。于是,每日清晨,浸泡一壶苦茶,已成生活的必然。也许,只有在此苦涩中,才能唤醒父母心中丝丝的甘甜;也许,只有在此苦涩中,才能换取年老的父母对在外儿女的焦渴守望!

车子在屋前刚停稳,母亲早已趋近车门。满脸的皱纹如花般绽开。

“早上泡茶,见茶人直立水中,你爸还开心地说道今天必有客人来到!”母亲开心地说着。

客人?我是父母的儿子,我什么时候成为父母的客人了?我看着高兴得像个孩子的母亲,心中满是自责。

母亲从里屋取来大茶壶和我的专用茶杯。茶壶几乎是正常泡茶茶壶的两倍大。

“没茶壶吗?不是有个小茶壶?”我看着母亲手中的大茶壶笑着问道。

“你不懂,大茶壶耐泡!”轮椅上的父亲边说边指导母亲往壶中多塞点茶叶。

我抬头看着父亲脸上狡黠的微笑,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因为我正常回家只坐一壶茶的功夫。

母亲为我斟满一大杯茶水,然后与父亲一起看着我喝茶,闲扯着那些我几乎可以倒背的往事。

茶叶粗糙,茶水酸苦涩并重,还伴有些许的焦味。我一小口一小口呷着,轻轻含着,让各种杂味于舌尖交融,并逐渐暖化成缕缕温情,伴着父母记忆中点滴的往事,一起滑入沉甸甸的心头。

母亲侃侃而言,父亲则在一旁不停地提醒母亲添茶水。我怎会不懂父母的心!

我多次欲起身告别,但又不忍心打破父母为多留儿子一会儿而彼此间形成的默契!

父母就是一壶苦涩的茶,是我这辈子怎么喝都不腻不醉的苦茶。如果有可能,我真的愿意陪着他们从朝阳呷到夕日,从星起呷到月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