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冰糕一分钱 (五)【张清彦原创】

 桃溪微刊 2020-07-25


那年冰糕一分钱

作者:张清彦

图片:网络

我怎么也没想到,队长悻悻对我说:“玩笑也能当真话?看他能给你冰糕钱。”闻之,我惊异别样心寒若霜。

我满腔委屈地诉苦说:我是答应了你这个队长指示的,可不能这样对待我。老三气不过,愤慨斥责队长说:“你是咋搞的,说话不算数,擦嘴巴擦脸用抹布——真的抹(没)脸了?”

老三质问的声音很高昂。队长觉得理不长,像霜打的茄子耷拉的秧,一副蔫了的可怜相,呢喃低言说:“老三别憋我,我真没钱了。再说,冰糕又不是我发的。谁吃冰糕谁还账,谁发冰糕谁付钱,与我何相干?”

“什么”?吃冰糕的社员不悦了,一齐反问说:“队长,你能这样说?”
“你咋能说些没人味儿的话,是个男“官”儿吗?”老三来火了。明看着队长闹摆他,在众人面前下不了台,尤其还当着卖冰糕的孩儿。老三气不择语,说队长“尽说些屁话。我帮你干活还有罪了?”,并要上前去搜身。

智者见状,怕事情闹大。劝说先要付了冰糕的钱,以后由他工钱还。

队长的那副可怜相,老三的忿怨怒发样,更有智者的无奈举,社员的冷观与厌烦气,交织成水和泥浑浊的泥淖滩,像沟壑杂乱的老人脸。那境况,主角大人真难堪。

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一下子,队长和老三众演员,仿佛被大家目光聚成的焦点,锁住了身心和灵魂,动弹脱不了身。就这两角冰糕钱的事儿,队长和老三较起了劲儿。二人都不下台阶,倒霉的只有卖冰糕孩子去想法。
队长说“我身上真的没钱了”。

这教我想起了老人给讲过的一个故往事:.....三伏天,一个彪悍的落魄王子,中午在一个瓜园吃完了脆甜爽口的瓜,身无分文付瓜钱,就说瓜农的价钱贵。瓜农见遇上了麻烦“主”儿,就慷慨施舍说“不要钱”可以赶路了。然而王子说“不行,这不叫人们说我白吃了西瓜不掏钱?

没办法,瓜农只好说“那就给一文钱吧”。

想不到,王子听了眼直了,片刻仰面跌到了。因为,王子身上没有这最小的货币单位一文钱。王子放不下架子说好话,又不愿落下“不给钱,赖账”的坏名声,就出现了这个“奇”场景。冰糕孩咋也没想到,眼下这场景又要出现了。
或许队长说的是真的,一个钱真要逼倒英雄汉。

大家怎么也想不出个好办法,连智者也解决不了的队长与老三的争执,这该怎么做?这下子,卖冰糕的孩子又遇上难,你说这咋办?

买冰糕的孩子无奈何唯有细琢磨,眼看这“方程”无解了,就别再费劲做,做也无解答。就这样,冰糕孩儿面向队长和老三说出了新办法,人们都惊赞他。
冰糕娃儿,似乎成了除难送福的活菩萨。惊奇中,人们展开了美好的想象,把敬佩的目光一齐投向了卖冰糕的孩儿。

冰糕孩儿为解决了问题而自豪,为了能帮助人们而骄傲。如果再有帮人的事儿,他还会义无反顾向前做。只不过,他希望今天的场景别再出,那种不堪永远过,让美好替代它。

社员们咋也没想到,无望之际的难解题,居然叫冰糕孩儿摆平了。因他慷慨施舍的说出了:“才吃的冰糕,我——不要钱。这样可以了吧?”

其实,解决队长和老三的根本问题,就是卖冰糕的孩子免除了他们吃冰糕的钱。那时,就是这“两角钱”的事儿。在那时,一分钱使人说谎,一块冰糕使人喜怒,两角钱使人斗架使队长难堪。

那一年,暑假经历的苦涩与磨练,留下了深深的印鉴,同时也锻炼提高了我自己。感谢生活馈赠了丰富的知识,滋润养育了我。

 现在,4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困窘逃逸了,好日子到来了。133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