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韬晦顾问第41篇:唐朝西藏吐蕃与藏传佛教

 二马仔 2020-07-25

声明:本文仅代表刘博年的学术研究思想,可能某些观点并不代表普世价值观的立场。

“吐蕃”这支藏族部落起源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支流的雅砻河谷,兴盛在中国的“李唐王朝”时代。富有远见的“雅砻”吐蕃部落开始发展生产、招兵备战。并在其首领囊日松赞及其儿子松赞干布的带领下,一举征服了当时青藏高原上象雄、苏毗、羊同、吐谷浑、羌塘、党项、泥婆罗即尼泊尔等十几个外邦割据部落。还建立了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形成了今“西藏”的雏形。而此时“东土大唐”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李唐盛世”时代。

松赞干布原名“弃宗弄赞”,诞生于公元617年在。他在13岁其父逝世后继藏王位,成为吐蕃新“赞普”。藏语“松赞干布”是西藏人民对他的尊称,意为“庄严大法王”。他在完成西藏地区的统一大业后,为了摆脱当地旧贵族势力的搅扰,松赞干布决定从雅砻河谷迁都至其北的拉萨河畔,并邀请尼泊尔等地的工匠在布达拉山上兴建布达拉宫。“布达拉山”是印度梵文和吐蕃藏语的“持轴山”之意,即“观音净土山”。因古代的建筑规制是以4个承重柱为一间房,故当时身为第32代藏王的松赞干布曾在此山修建的宫殿房屋有999个之多。

“法王洞”是布达拉宫红山顶上最高的建筑,也是唯一保留至今的吐蕃时期建筑。其供奉有松赞干布的塑像。布达拉宫竣工后,许多部族首领遣使前来祝贺吐蕃的这座新王宫。而松赞干布也在迁都兴建布达拉宫的同时,建立了一整套政治与法律和军事及经济等的制度:勘定行政区划,设立各级行政官职,并建立“王廷议事会”,且制定了统治者赞普与大臣朝见的“会盟制度”,还仿照“印度梵文”创造了“吐蕃藏语拼音文字系统”,颁布藏历,制定统一的度、量、衡,征收兵役税赋等制度。

李唐贞观八年即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节入唐朝贡以示友好往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派使臣回访考察。但此时的松赞干布却迫不及待地向唐朝求婚娶公主。因此时的大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再加上初唐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太宗的工作重心在经济建设上,而且还须对吐蕃进行更深入的考察,所以大唐并没有重视吐蕃这首次的提亲请求,并予以婉拒。而松赞干布则认为唐朝的拒绝和亲是青海吐谷浑挑拨离间所致。于是他攻打吐谷浑,并发兵20多万进攻唐朝在今四川松潘的松州。还宣称如果李唐不送公主,吐蕃则将与其斗争到底!

面对吐蕃挑衅,太宗决定接受挑战,以示军威。遂派大将侯君集等分路征讨并大败吐蕃。在领教了唐军的威力后,锐气大减的吐蕃也只得向唐议和,并趁机再次提出和亲的要求。为了边疆百姓的安宁生活及大唐文化的对外传播,深谋远虑的一代伟人唐太宗从长计议,决定同意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请求。于是封一李唐宗室之女为“文成公主”后,便远赴吐蕃成婚。

饱读诗书、笃信佛教、精通历算的唐宗李氏于贞观14年被唐太宗册封为“文成公主”。次年,吐蕃使团来到长安迎娶文成公主。大画家阎立本在当时创作的《步辇图》中所描绘的就是此次盛况:正襟危坐于步辇上的唐太宗会见吐蕃使团首领禄东赞宰相。唐太宗派其时任“礼部尚书”的堂弟江夏郡王李道宗为主婚使,亲自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因关于文成公主出身的史料较少,所以相传李道宗即为她的亲生父亲。

西藏吐蕃当局的松赞干布更是日夜兼程地赶往青海玛多的柏海亲迎大唐公主,并以“子婿之礼”参拜了李道宗。文成公主入西藏,不仅将汉人盛唐的农耕、纺织、造纸、酿酒、冶金、制造等自然科技传入吐蕃,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将汉人文化、唐代制度、内陆佛教等人文社科,随行专家与工匠及文史经典和医学论著等图书典籍也一并作为她的“嫁妆”进驻吐蕃。

西藏吐蕃的归附大唐,对中国的统一及疆界勘定的行政区划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自唐蕃以此结为姻亲之好的200多年间,凡新即王位的西藏首领赞普,也必请示唐朝天子的“册封”。这就意味着,吐蕃西藏虽然作为中国版图的一个“自治区”,虽有相对独立的自治权,但其地区领导人的任职却也必须经过大唐中央政府的认可。唐太宗最终的支持联姻政策使西藏在历史上成为了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太宗的先见之明在于:不以当时初唐盛世的姿态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傲视异族,而是以平等互利、对外开放、交流融合的博大胸襟去包容并感染着中国的邻邦。同文成公主入藏的上千汉人队伍一样,李唐帝国不仅为吐蕃西藏当地的生产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其对吐蕃的援助,也促使西藏迅速脱贫。因此,不仅内陆汉人很看重唐蕃之间的友好往来,而且吐蕃藏民更是感恩李唐王朝对西藏的生产援建。并且吐蕃王室也以与唐交好称臣,才能得到人民安定保障、经济发展援助的支持而欣然归唐。

以“灵魂守恒、投胎转世、六道轮回、善恶有报、修成正果、功德圆满…”著称的“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却兴盛于中国的唐代。松赞干布统一吐蕃诸部前,虽然印度佛教曾经尼泊尔传入西藏;但因遭到西藏固有“苯教”顽固势力集团的打压,因此当时的佛教还不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甚至不能算是“宗教信仰”而扎根于吐蕃当地。但自幼深受李唐:“道、儒、佛”三宗教汉文化影响的文成公主,却把佛教从东土大唐带到了西藏吐蕃。并在其丈夫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利用佛教而推翻了苯教。

宗教本来就很讲“门派”。“禅宗”门派的“一祖”达摩法师就曾到嵩山“少林寺”讲法,开创了“少林武僧棒喝”的规矩,并留下一件“木棉袈裟”作为此宗派的传承信物。也是在李唐时期的龙朔元年、即公元661年,袈裟传到“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五祖寺”传法后并选择接班人时,因在该寺庙舂米的杂工慧能所作的那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诗句超过了神秀禅师的悟性境界,并诠释了佛家那“看破红尘人世间,放下执着与贪恋”等“色既是空”的淡泊七情六欲本性出世超脱的“无为”真谛。

因此慧能被确立为“六祖禅宗”,并受到弘忍的秘传。在弘忍圆寂之时,慧能便连夜带走袈裟出寺。但大师兄神秀及其手下则认为是慧能骗走了禅师的袈裟,而派人追杀。慧能只得隐居在以持屠刀杀生为业的猎人家里避难长达五年之久。并最终定居在其岭南老家广东韶关的“六组南华禅寺”。与“禅宗”同为“佛家门派”的入葬藏佛教则称为“藏传佛教”,其大部分是由文成公主带入藏地的“大唐佛教”,及少数传入吐蕃本地固有的“印度佛教”。

“大昭寺”位于布达拉宫东南的拉萨老城区中心,为颂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并接受藏传佛教后所建,也是西藏最早的佛教寺院。当时被当地老百姓神化为“菩萨化身”的文成公主,就在该寺的白橡木柱子上留下了“金手掌印”,以示纪念。该寺为文成公主根据汉人传统《周易》中的“风水五行学”,选择吉地、填湖建寺;且至今还供奉着松赞干布与尼泊尔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及其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佛祖”12岁等身“觉沃佛”塑像,供后人瞻仰。其寺大门外还有之后在唐穆宗长庆元年树立的象征唐蕃世代友好的“唐蕃会盟碑”和“唐柳”。

“苯教”是西藏固有的传统宗教,曾一度成为吐蕃部落的“国教”。因苯教要求用许多藏羚羊和藏牦牛等牲畜的血来祭祀天地,所以这就会严重影响当时西藏农民的农牧业生产,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此时反对“杀生祭祀”的佛教就以其优势被松赞干布所接受。而且那些打着苯教旗号说神话、讲谜语、迷信撞骗的旧贵族势力也是吐蕃新政权的最大威胁。况且吐蕃首任聂赤赞普也被苯教徒残杀。故松赞干布决心以传佛教为武器来对抗苯教。

可惜促成唐蕃睦邻友好关系的唐太宗已在公元649年驾崩;而藏王松赞干布也于次年逝世。因继承松赞干布藏王位的其孙芒松芒赞年幼,吐蕃实权被笃信苯教的宰相噶尔·东赞域松所掌控,他就是之前来到大唐长安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禄东赞”。他与那些苯教旧权贵们相互勾结,使吐蕃顽固的苯教势力又有所抬头。在禄东赞专权的半个世纪里,苯教大臣控制着吐蕃政权,与唐朝连年征战,搞得唐蕃两地的人民生活都不得安宁…

由于当时的大唐中央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西藏地区资源和战略的重要性,而没有派驻武装部队;只是在行政名义上对藏王的地位予以册封承认。这就使野心家禄东赞在掌权后便开始大闹“藏独”,并与唐朝中央政府开战。唐蕃间争夺的两块要地分别是“吐谷浑”即今甘肃和青海“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以及“安西都护府”的“西域四镇”。唐军经3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将吐谷浑赶到了天山以南,收复了被吐蕃占据长达24年之久的失地。专制的“禄东赞大臣家族”也于公元698年,被吐蕃王室的政变所消灭,使“唐蕃战争”得以缓和。

“金城公主”和先前的文成公主一样,都是为李唐祖国贡献青春而远赴吐蕃西藏的和亲使者,还是由大唐皇帝册封的“李唐宗室”公主。她也给西藏带去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资料嫁妆。在藏王赞普平定禄东赞及其苯教的残余势力后,吐蕃王室遂向当时的唐中宗又提出了和亲请求。唐中宗受邀便把自己的侄孙女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公元710年农历正月27日,金城公主一行在参加完唐中宗为他们举行的“践行仪式”后,前往吐蕃。

在金城公主嫁给藏王赤德祖赞后,便开始着手重振藏传佛教,以打压苯教控制吐蕃的旧势力。她把觉沃佛雕像从小昭寺的“藏佛洞”请出,结束了佛像因避免被苯教破坏的60多年藏佛历史,使佛像在小昭寺南面的大昭寺重见天日。金城公主之子赤松德赞即藏王位后,决心清除苯教势力,并与大唐友好往来。笃信佛教的他在佛教大臣势力的支持下,废除了以大、小昭寺作为苯教屠宰场的杀生祭祀场所;且在西藏山南修建了藏传佛教的“桑耶寺”,请大唐及印度佛教法师来弘法;他还颁布《兴佛诏书》,选拔贵族子弟出家为僧,并确立了吐蕃的“三户养僧制”;他又主持了一场佛教与苯教的“辩论会”,最终佛教胜出,从而确立了藏传佛教的正统性地位并一直延续至今。

作者:刘博年,北京朝阳群众庶民,成教本科学历;好电子、医学、金融、法律、英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