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特区40年:数字之城,雄心教育

 科技正能量 2020-07-25
北宋教育家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写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意思是说,治理好天下要靠人才,培养人才要靠教育。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也是每一个高校永恒不变的课题。
 
教育和人才培养,亦是一个城市成长与发展的根基。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是改革开放,让深圳这片热土沸腾了起来,从“一张白纸”到“奇迹之城”,深圳的每一步跨越都堪称奇迹,而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见证和支撑了深圳的奇迹之路。
 
雄心勃勃的深圳
必有雄心勃勃的教育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到今年,深圳特区也即将迎来40周年的“生日”。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最初的深圳市一贫如洗,全年财政收入不过一个亿,却硬生生挤出五千万办大学,这就是今天深圳大学的由来。
 
1983年9月,作为特区的第一所大学的深圳大学正式开学,迎来首届216名学生。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从开始筹办到第一批本科生开学,竟只花了短短八个月,创造了奇迹般的“深圳速度”。这与深圳一直以来,高速发展的形象也是非常吻合的。
 
如今传承“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深圳大学正携手华为在智慧校园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探索科技创新与高校教育结合之路,朝着世界一流高校迈进。
 


从特区成立至今,在深圳被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效率。这座雄心勃勃的年轻城市,始终奉行“效率就是生命。”所以,才有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办学速度和人才培养速度。
 
深圳作为一个有着12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要实现“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口号,就要不断的加快办学的速度,做到让人才留在深圳,并加速培养本地化的人才,有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几乎每隔10天,深圳就会有一所新学校拔地而起。
 
过去40年,深圳凭借自我造血能力,通过赋能教育,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如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就是深圳中学到深圳大学的“深圳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杰出代表。
 
年轻的深圳之所以对教育投注了巨大的热情,这是因为,从深圳特区成立之日起,“创新”这个词就与深圳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而持续的“创新”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和人才培养梯次。
 


拥有“创新”标签的深圳一直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自然也需要借鉴硅谷的成功经验。硅谷有旧金山加州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几所世界名校,除此以外还有圣克拉拉的职业技术学院,从最一流的高校到系统的职业教育学校,形成了完整而全面的教育体系,为硅谷的发展提供知识、人才基础。
 
因此,对于深圳而言,知名高校的不断增加、规模扩大,高教职教体系的同步完善,不仅仅意味着深圳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也做到了让深圳夯实创新地基、提升创新能力、完备创新链条的重要功能。
 
创新之深圳
智慧教育的先行者

创新的深圳,是科技之城,亦是智慧之城。对于科技与教育结合,推行智慧教育的路上,深圳一直是探索者。
 
过去的二十年中,深圳教育信息化从多媒体教育为核心的1.0时代,经历了网络教育2.0时代,到互联网+教育3.0时代,逐渐演化到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过程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4.0新时代。
 
的确,新兴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会深刻改变我们的教育。互联网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随着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VR/AR、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会更广泛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这就是教育信息化4.0的意义。
 
2018年《关于推行教育信息化4.0,打造深圳智慧教育名城提案》中写道:教育信息化4.0是更全面、更深刻和更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是在前几个教育信息化阶段基础上的更大规模、更全领域和更高技术水平的提升。并提出深圳要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4.0,打造深圳智慧教育名城的倡议。
 
在智慧教育方面,深圳过去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尤其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当中,深圳的很多学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思维重构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今年,《深圳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思路》日前发布。其中提到,今年深圳要率先开展智慧教育城市建设,加速完成全市5G无线网络高密覆盖,构建校内校外互联互通、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学校形态。
 


在深圳,华为不仅仅是企业创新的标杆,也是见证和支撑着深圳智慧教育的基石。
 
比如近年来,深圳大学与华为在智慧校园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以先进的互动课堂、平安校园、云数据中心、敏捷网络等方案,在教学、科研、校园管理等方面给全校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智慧体验和服务,让学生和老师可以更轻松地聚焦于自己的工作和业务。
 
华为也不断的将新的技术在深圳智慧教育中落地和实践,比如创立于2001年,具有独特深圳风格的深圳大学城,就是全国最早的首个Wi-Fi 6标准无线校园网的落地单位,让4K全智真无线办公的应用场景和VR/AR 沉浸式互动教学等应用成为可能,华为Wi-Fi 6技术方案赋能深圳大学城的案例也成为其他高校园区学习的榜样。
 


再有在今年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指导纲领下,大学城管理办公室在今年1月底还引入了华为云WeLink协同办公平台,借助WeLink的视频会议,最多时曾有超过100名园区工作人员同时在线,通过屏幕共享、文件互传等功能大幅提高了疫情期间的工作效率。
 
不难发现,深圳的创新思维,决定了深圳总是能用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去走向智慧教育的创新,而华为作为深圳教育的好伙伴,始终与深圳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站在一起,共同去建设深圳智慧教育城市的新样板。
 
赋予数字之城
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之前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时,任正非曾表示,“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在于文化、在于哲学、在于教育,一个国家有硬的基础设施,一定要有软的土壤,没有这层软的土壤任何庄稼不能生长。”
 
对智慧教育不断投入的深圳,显然就是这片培育人才的沃土,而华为则是这片沃土之上,提供技术支撑的“肥料”。
 
华为公司生于深圳,长于深圳,见证了过去40年深圳的腾飞,也见证了深圳智慧教育的飞跃式发展。一大批的华为的优秀人才,来自于深圳的高校。华为对深圳教育的回馈,也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华为的对智慧教育的理解是全面性的,有贯穿各类教育相关的案例。
 
首先,有罗湖幼儿园这样的儿童基础教育智慧防护,华为有平安校园解决方案。将罗湖区139个幼儿园,5000+以上的摄像头数据统一联网至教育局,基于华为沃土数字平台,利用大数据、视频云、AI、GIS等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融合、智能分析及管理,做到360度守护校园安全。
 


其次,在智慧校园方面,华为有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哈工大等这样的典型的落地案例。比如合作办学下诞生,培养创新型国际专业人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在依托华为ICT技术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打造高水平、研究型的国际一流大学;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则携手华为建设智慧校园,用大数据、AI等技术推动教育走向个性化、场景化,创造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除了云数据中心、敏捷网络这些基础解决方案,基于大学对教学创新的需求,华为还通过WiFi-6 产品和华为云welink这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大学创造更好的教育体验。在未来,还可以以WeLink为技术底座,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联接,形成一个跨越空间的,不间断的学习平台。
 
第三,在基础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华为对深圳职业教育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今年4月28日,由华为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依托该校人工智能学院落地的“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正式揭牌启动。此前,从2006年开始,双方就建立了全国高校首家华为合作授权培训中心、华为网络技术学院,该中心则是全国首个授牌落地的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契合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客观地说,华为通过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诠释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华为正携手深圳众多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校,助推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共同建设深圳的人才高地,让人才真正落“鹏”而栖。
 
如果说40周年发展的精彩,是深圳式创新积蓄的力量,那么深圳通过40年对先进教育的追求,和智慧教育的投入,就是深圳式创新走向新高度的支撑。站在下一个40年的起点,深圳教育还将培育大量数字化人才,赋能数字深圳的数字经济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