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 六月初五 编辑: 云上文化 ![]() 打开音乐聆听云上的声音 清末作家刘鹗曾在《老残游记》序文中说道,天下至性至情的文章都是一种“哭泣”: 《离骚》是屈大夫的哭泣,《史记》是太史公之哭泣,《红楼梦》则是曹雪芹的哭泣。 贬谪黄州,是仕途坎坷的苏轼重要的人生节点,也是苏东坡文学高峰的开始。 在那里,苏东坡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将前半生的抱负以诗人的方式还给了黄州的江与月。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于是,苏轼成为了苏东坡,黄州因为诗人的驰骋翰墨成为了纵览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坐标。 对于李一冰而言——苏东坡并不只是横空出世的天才,更是一个狱中狼狈至极、虎口余生出狱后的士子,是一个从苦闷中走向旷达自在、从现实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的东坡。 冥冥中的命运,使他与苏东坡之间发生了血肉相连的关系。 与文人墨客挥洒才情的传记不同,《苏东坡新传》一书可谓是作者李一冰的忧患之作。 他所撰写的《苏东坡新传》并非从东坡出生写到老死,而是从中途写起,先写东坡四十四岁时贬谪黄州,彼时东坡甫经乌台诗案,遭小人陷害,入狱濒死,最后否极泰来,雨过天青之轻松与从容。 而这,也恰恰是李一冰先生蒙冤入狱四年,出狱后的心情。 李一冰先生全家福 摄于杭州 约1942年 李一冰自幼在家受自聘塾师之古文启蒙教育,奠基旧学基础,十五岁接触现代教育,毕业于浙江私立之江大学经济系。 而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陆续于新文学重要刊物发表白话散文。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也是李一冰的出生之地。 虽旅居海外多年,李一冰先生仍自称为杭人。 李一冰为写《苏东坡新传》所做长达四年的准备工作,皆在国民党的冤狱中完成的。 《苏东坡新传》 手稿 个中艰辛,竟是在这本书初次出版三十二年之后,作者已经去世了二十四年后,才由本书序作者张辉诚经过多年寻觅,最终写成《寻找李一冰》一文才使公众得知。 关于《苏东坡新传》的写作经过,作者曾自言道: 我写东坡在常润道中,初赏江南地方骀荡春光的这一段时,适值台北盛夏,挥汗如雨,我则伏案走笔,如从坡公同游罨画溪上,浑忘酷热,直至衣巾尽湿,而不改其乐。 ![]() 李一冰先生 又有一次,狂风过境,窗外风声怒啸,一灯如豆,我则绕室徘徊,一心体味东坡渡海,“子孙恸哭于江边”的那幕惨剧。 曲折且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李一冰在苏东坡的一生中,看到了文人的真性情、率直和乐观,看到一肚子不合时宜,更看到了围绕其间的政治漩涡与小人诬陷。 “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瘴海炎陬,去若清凉之地”,李一冰所写的苏东坡不是豪情壮志的英雄,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李一冰将自己的悲辛穷厄镕铸在《苏东坡新传》之中,借东坡的行止来浇自己的块垒。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或许正是命运的定数,使得天降大任的道路必须如此酷烈。 ![]() ▲ 点击图片 限时优惠,直接购买 商城售价¥136 市场参考价¥168 ![]() 东坡那支天生健笔,似乎随时都在不停地挥洒。 学问既渊博,兴趣又那么广泛,虽经长时期“元祐党禁”的摧毁,但著述之丰。 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常被命运摆布。 在极不自由的境地里,独行于荆天棘地之中,胸臆间积郁着一腔难平之气,如生芒角,非吐不快,他就在这痛苦而又孤独的人生路上,习于写诗。 ![]() 《苏东坡新传》手稿 综自青年时代,自蜀入汴开始,直至客死常州为止,四十余年,苏东坡不断写下的诗篇,传今者二千四百余首。 不论是当哭的长歌,还是欢愉的短唱,全是从他性情深处倾泻出来的真情实感,生命中自然流露的天真,在塑造人物形象这一工作上,此是血肉材料的无上宝库。 因此,尽管我们对苏东坡的诗词十分熟悉,但如果了解苏东坡却需要在在一字一句之间,推敲诗中蕴含的真意,在诗词中触摸苏东坡内心的喜怒哀乐。 诗言志,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苏东坡新传》以东坡诗词为主线,让东坡和他真实的生命处境交融在一起。 ![]() 《苏东坡新传》手稿 李一冰对于苏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诗歌的传统,与西洋不同,抒情与叙事并重。东坡和杜甫一样,皆非纯粹的抒情诗人,而以写实为主。许多作品后面,常有特定的事实背景,或包涵独特的生活经验在内。若不明了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不体察他所遭遇的经验事实,就无法真正懂他的诗意。 而东坡一生的遭遇,却又甚不平凡。达则金马玉堂为帝王的师傅,开府州郡为封疆的大吏;穷则为大庾岭外的南荒逐客,桄榔林中食芋饮水的流人。 他见识过贵族门第里的骄奢淫乐,也体验过闾巷小民们的贫困和无助。 ![]() 明 朱耷? 东坡朝云图 ![]() 明 唐寅 西园雅集图 局部 很少有人的生活经验,像他一样复杂,以一身而贯彻天堂和地狱两个绝对的境界,所以要熟知他的经验,就成为非常不易的功夫。 不能熟知他的经历,就不能充分了解苏诗;不能充分了解苏诗,就无法触摸到东坡内心感情的脉搏。 高文典论,常是披在外面的锦绣袍褂而已,不足尽以为据。 为写好《苏东坡新传》,李一冰先生下足了死功夫,不仅将苏诗熟记于心,更是参考了东坡文集和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考证坚实,笔触细腻,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 如此一来,《苏东坡新传》一书便完全不同于文学家驰骋其文采所写的东坡传记,更不像学者饾饤獭祭堆砌资料出来的传记——这样的情感表现,却又扎扎实实建立在一冰先生坚实的考证功力与文字驾驭能力之上。 一冰先生曾说:“不写一句没有根据的话。”足见其严谨。 这样的写法,很容易就让读者深受感动,因为他把自己的饱满情感灌进东坡形骸,他让东坡形象跃然纸上之外,更让读者深入东坡的内心世界,那个幽微难言的内心世界,他体会得最深刻、最具体、最实证。 ![]() 典雅现代装帧,值得收藏 《苏东坡新传》一经问世,便深受读者的好评。旧版的豆瓣评分高达9.6分。 旧版更是一书难求,曾经在孔夫子网上炒至千元以上。 此次全新增订版的《苏东坡新传》,对旧版进行了重新校勘,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苏东坡新传》书稿的样貌。 在装帧上,采用了典雅与现代并行的装帧风格,封面选用纹理极强的手揉纸。 ![]() 商城售价¥136 市场参考价¥168 手工粘贴纹理温厚的环保幼棉,并烫金印鉴。 ![]() 《苏东坡新传》文前还收入四色彩插,采用100g细腻纯质纸印刷,直观展现苏东坡及其相关的画像、作品。 ![]() ![]()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 ![]() 附录中还包括《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方便苏东坡爱好者对照、索引。 除此之外,特别制作了东坡诗词本,以时间为顺序将苏东坡的诗词辑录在册。 随书赠送给喜爱苏东坡的读者! ![]() 左侧为诗词,右侧留白,方便辑录下读书感受,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翻阅欣赏苏东坡的经典诗词。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商城售价¥136 市场参考价¥168 ![]() ▲ 点击图片 限时优惠,直接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