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一材多用示例(西门豹治邺)

 文言小小 2020-07-25

作文素材之西门豹治邺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个列传叫《滑稽列传》,这里面藏了很多“有趣的灵魂”,今天,我们就通过西门大叔——邺县县令西门豹来挖掘作文的宝藏。

【故事概述】

传曰:“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翻译:西门豹治理邺县,百姓不敢欺骗他)

为什么百姓不敢欺骗他呢?这跟他初到邺县的举措密切相关。

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担任邺县县令。到了邺县,西门豹向当地长老(年龄大的尊者)询问百姓疾苦。长老们说:“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翻译:苦于给河神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变得)贫穷)

西门豹进一步追问,得知,邺县的三老、廷掾(yuàn)(统治阶层的官吏)每年都要向百姓征收赋税,多达几百万,其中的二三十万用来给河神娶媳妇,剩下的就和巫婆瓜分了。

此外,因为民间流传“假如不给河神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所以如果哪家的女儿被巫婆选中,是不能拒绝的。

那些有漂亮女儿的人家,担心巫婆替河神选中自家女儿,大多数逃离邺县。逃跑的人多了,长此以往,城里越来越空荡,严重影响当地的发展,更加贫穷了。

了解详情的西门豹不动声色,等到再次给河神娶媳妇的时候,西门豹邀请三老、官吏、豪绅、巫婆以及当地的百姓都去河边,送别那个被巫婆选中即将要嫁给河神的女孩。

来的巫婆已经七十岁了,带着十几个女弟子。西门豹以“被选中的女孩不够漂亮”为由,对大家说:“请大巫婆替我到河里禀报河神,迟几日挑选一个更漂亮的给他送去。”说完,立即派差役把巫婆抛到河中。

过了一会儿,巫婆没有回来,西门豹又以“派人去催”为由,先后把巫婆的三个女弟子、三老等人抛入河中。西门豹故作恭敬,站着等了很久。不见有人回来,刚想再派人去催,其他长老、廷掾、豪绅等都变得十分惊慌害怕,跪在地上叩头,把头都叩破了。西门豹这这才说:“且留待之须臾。”(翻译“姑且留下你们再等他们一会儿”)。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看样子河神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离开这儿回家去吧。”从此以后,没人敢再提起给河神娶媳妇的事了。

之后,西门豹又带领百姓开凿水渠,灌溉农田,带领当地百姓把邺县治理得非常好。

【角度挖掘(一)】

抓住根本,才能解决问题

不能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

知“故”所在,方能对症下药

【运用示例】

魏文侯时,西门豹担任邺县县令。到了邺县,西门豹向当地长老询问百姓疾苦,得知百姓“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知道了“故”之所在,西门豹特地在再次给河神娶妻的那天,大张旗鼓地把三老、官吏、豪绅、巫婆以及当地的百姓都叫上,以“给河神选的妻子不漂亮、需要有人去禀告河神”为由,先后将巫婆、三老等多人扔进河中。最后,河神也没有现身,一举解决了影响当地发展的大患。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西门豹才得以短期内解决问题,否则,“给河神娶妻”不仅继续害人性命,还将继续危害当地发展。

生活中也应当如此,知“故”之所在,方能对症下药……这里便可以接续自己的话题或者生活中的例子了,也可以论述“不能舍本逐末”等方面的话题。这样由古至今,也能体现结构安排得层次感。

【角度挖掘(二)】

能够辨别真假是非,才能应对各种骗局

【运用示例】

试问,如果有陌生号码给你打电话,冒充国家公检法机关要求你转账到安全账户,你会相信吗?在广大人民与网络诈骗过招了好几年的今天,很多人会选择立即挂掉电话。但是,茫茫人海中,依然有人会信。

究其原因,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太差。这让我想起一个《史记》中记述的故事。西门豹在到邺县之前,那里的百姓一直有给河神娶妻的习俗。说是习俗,其实就是当地的三老、官吏、豪绅、巫婆等联合起来圈钱,然后瓜分。当地百姓一直蒙在鼓里,对巫婆等人的说辞深信不疑,直到西门豹把巫婆等人送去见河神无果,百姓才晃过神来——原来没有河神,都是骗局。

西门豹能够辨别真假是非,这才帮助当地百姓揭穿骗局。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火眼金睛”……这里就可以接续自己的主题了,比如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如何提升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等。同一个素材,我们要学着从不同角度解读,这样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话题,也能够随机应变。

【角度挖掘(三)】

为官一方,当造福一方

【运用示例】

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县令,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帮助当地百姓识破“给河神娶妻”的骗局,并带领带领百姓开凿水渠,灌溉农田,把邺县治理得非常好,受到百姓的爱戴,名闻天下。不只是魏文侯时期的县令造福百姓,我们当代也有很多这样的秉持“为官一方,当造福一方”的理念,积极为当地发展出谋献策的人。

近来,“直播带货”成为潮流,山东济南一位叫王帅的副县长在直播上吃扒鸡、卖山货,“李佳琦”式的风格和频频出圈的金句,让这位县长爆红网络。为官一方,就应当造福一方……这里便可以接续自己的话题,也可以选择自己熟知的其他县长、乡长、区长等。可以从一位县长亲力亲为替百姓卖货入手,由小到大,歌颂在这次疫情中砸不同岗位上奋战的父母官们。高考作文代表着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鉴于今年疫情比较特殊,这样的话题是有可能会在高考题中涉及到的。

【角度挖掘(四)】

欲速则不达

问题要逐步解决,不能妄想一步到位

【运用示例】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诚然如此。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有个步骤,不能妄想一步到位。

魏文侯时,西门豹担任邺县县令。到了邺县,西门豹向当地长老询问百姓疾苦,得知百姓“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西门豹心里明白,根本没有河神,这不过是一个官绅敛财的手段。但是当地的百姓深信不疑,如果贸然取缔这个习俗,可能会引起民愤。

思之再三,西门豹想到一个“以牙还牙”的好办法。第一步,他先假装不知情,特地在再次给河神娶妻的那天,大张旗鼓地把三老、官吏、豪绅、巫婆以及当地的百姓都叫上。而后以“给河神选的妻子不漂亮、需要有人去禀告河神”为由,先后将巫婆、三老等多人扔进河中。最后,河神也没有现身,西门豹又以“河神留客太久”为由,放其他人回家。从此以后,没人敢再提起给河神娶媳妇的事了。

通过这件事,西门豹不仅成功解除了影响当地发生的一个大患,还在百姓中树立了威望,可谓一举两得。就像爬山,总要一步一步往上去,才能最终登顶,览尽美景。我们学习、生活都是这样……这里便可以接续对欲速则不达的论证了。

【角度挖掘(五)】

行动大于空想

【运用示例】

魏文侯时,有个叫邺县的地方,非常贫困。西门豹担任邺县县令。到了以后,他为了找到当地贫困的原因,亲自跑去向当地长老询问百姓疾苦,这才得知当地有个给河神娶妻的习俗。其实根本没有河神一说,只不过是邺县的三老、官绅、巫婆等借机向百姓征收赋税,多达几百万,年年如此,百姓自然日益贫困。也正是访问到了这个真实的情况,西门豹新官上任三把火,才一下子就终止了这个习俗。

试想,如果西门豹到了邺县,高高在上,不去民间查访,或者只是向奉承自己的官绅询问,会那么快就发现事情的真相吗?会那么快就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唯有付出行动,才会有所收获。

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整天思考不去学习,那叫空想;而整天空想不付出行动,也必然是并不能成功的……这里便可以接续行动的重要性。在行文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课内外学过的说理性句子,言简意赅,又能提升文采。但要记住,所引用的句子一定要切合自己的话题。如果所选句子出自学过的古文,最好不要太长,否则有抄课文的嫌疑。

如上,便是我们通过一个西门大叔所挖掘出的五个不同的角度,无论写哪一种,一定要注意学会剪裁自己的材料,比如角度(一),强调西门豹抓住问题的根本,而角度(二)则重点突出当地百姓看不清骗局。同样一个材料,角度可以百变多样,但剪裁是一个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提升的能力,素材的积累很重要,但如何运用、运用得恰到好处,更为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