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差有路 黑白伴我行 步步为赢 天地任遨游 ——说说围棋少年、高考状元施彦锴

 弈道秋声 2020-07-25

  昨晚传来喜讯,连云港市围棋少年施彦锴在2020年高考中,以431分的高分成为全市理科状元。

  这几年,每逢高考放榜,各地总有不少“状元爱下围棋”的报道,似乎围棋的益处需要这样的成绩来证明,其实我个人并不觉得这是如何高明的宣传。不过这一次确实心情激动,因为对施彦锴实在是太熟悉了,十几年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而他对围棋的热爱也确实发自内心,称得上真正的“围棋少年”。

  施彦锴出生于2003年3月,4岁多开始在连云港市连弈棋院跟随曹开老师、王军老师学习围棋。那时我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都会和徐胜才、王小庆等好友到连弈,和孩子们下棋、交流。幼时的锴锴聪明机灵,非常讨人喜欢,但因为年纪小,因为各种原因哭个鼻子也是常事。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有更小的孩子加入才改变——一年多后,我儿子刘弈秋也跑到连弈“散混”,面对比自己还要小的小不点,锴锴找到了当“哥哥”的感觉,顿时显得成熟起来。

  就棋才而论,锴锴绝对出类拔萃,学棋一年后,参加长三角地区少儿围棋比赛就获得幼儿组第一名,这也让他对围棋更加迷恋,也让他确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做一名职业棋手。

  2010年3月,在武汉围棋界前辈冯卫平老师的盛情邀请下,连弈棋院组成连云港少年围棋代表队,赴武汉参加武汉-连云港城市少年围棋邀请赛。在曹开、王军、胜才的带领下,施彦锴和王军的公子王清永、胜才的千金徐歆雯以及罗子翔、孙诚、巨韬儒、苗浩、高鸿渐共同踏上远去的列车,当时只有3级的刘弈秋也当小尾巴随行。这些孩子都早已成为5段,除了刘弈秋即将高三,其他都考入了大学,有北大,有南大,个个前程似锦。

  那次武汉之行是美好的记忆,连弈棋院的小朋友们不仅在三场交流赛中以总比分16比8获胜(刘弈秋不计入对抗成绩,也取得两胜),让武汉棋界朋友大为惊诧,还游览了黄鹤楼、东湖,在首义园小吃街品尝美食,冒雨到江滩观景。冯卫平老师全程接待,安排得非常周到,让孩子和随行的家长们都很感动。一晃十年,今年初冯老师因疫情去世,令我们伤感不已,真是“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连弈的小棋手们在武汉

  施彦锴捧起奖杯

  那次的武汉之行也让施彦锴对武汉留下了美好印象,当年暑假,他在姨妈任艳的陪伴下,到武汉学棋。锴锴自小就由任姐带大,任姐对锴锴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家长的楷模。我介绍锴锴到好友刘帆四段的清风围棋学校接受训练,锴锴对围棋的热爱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在清风的一个月,他开阔了眼界,进步明显。帆哥对锴锴也非常喜欢,倾注了很多心血。

  八月初,施彦锴、刘弈秋跟随清风代表队赴贵州安顺参加首届小百灵杯,两个小家伙组成连云港代表队,在自己的第一次全国比赛中都下出了自己的水平,获得了幼儿组团体第四名。

 

  参加小百灵杯

  第二年暑假,施彦锴继续到清风学棋,刘弈秋也跟来混,我难得地和儿子单独相处个把月。陪着两个小东西一起下棋、打球、出去玩,翻看当时的照片,满心的柔软。

  

  刘帆四段授课

  快乐的小伙伴

  那一年4月,施彦锴在连云港市中小学生围棋赛中全胜获得小学组冠军,争冠的关键战役是对阵屠晓宇——没错,就是现在中国围棋的希望之星、新人王战冠军。此前锴锴赢晓宇不易,但那盘棋锴锴发挥出自己的大局优势,执白取胜。刘帆四段还特意点评了那盘棋,我刊发在了《围棋报》上,棋评标题是《为梦飞翔》,帆哥加了按语“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梦想是我们成长的动力,每一位杰出的人士在幼小时都有梦想,如莱特兄弟在儿时看着天空,梦想有一天能飞翔云端时,他们无数次靠着信念坚持终于为世界造出第一架飞机!有梦就有未来!因为它让你有信念,有坚持!” 哈哈,原文照登,一堆感叹号,典型的帆哥风格~) 

  现在锴锴和晓宇一个在学业上出人头地,一个在棋艺上蒸蒸日上,这是优秀围棋少年两个最好的发展方向,他们都走得非常好,都是港城学棋少年的楷模。

  施彦锴(右)对阵屠晓宇

  锴锴三年级时打上5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围棋的热爱越来越深,但也感受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职业棋手固然诱人,却不该是孩子学围棋的唯一目标。围棋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坚韧性格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这一点在施彦锴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锴锴的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小学毕业那年,恰逢市里最好的新海高中开办首届少年班,锴锴顺利考入,加快吸收各种知识的步伐。两年初中、三年高中,锴锴的成绩稳定并且不断提升,但也并非最突出的那一个。不过锴锴的一大优点是“比赛型选手”,越是大考越放得开手脚,他将之归功于围棋的磨炼。那几年我和锴锴见面不多,有时在学校门口接刘弈秋时遇到,锴锴总是主动跑过来,亲热地喊一声“刘老师”,那微微的笑意一如幼时,尽管他已经是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了,但在我们眼里还是可爱的孩子。

  即使是在高中学业最紧张的阶段,施彦锴也一直想着围棋,把在网上下棋当成一种调节,他在野狐可是打上了9段哟。每逢有个难得的一天假期,他都会问我有没有时间下盘棋。市里有比赛,他恨不得请假参加。锴锴的棋力早已是成人棋手的劲敌,去年春节前,连云港市智运会围棋赛,久疏战阵的锴锴发挥出色,一直杀到最后一关,惜败于潘锦卫老师,屈居亚军。我看了锴锴的对局,虽然因为长时间无法钻研棋艺,确实对一些新变化不太熟悉,但理解力明显增强,功夫在棋外果然不虚,可以说,对于锴锴,围棋与学业相互成就着。

  2016年锴锴参加市棋王赛

  今年高考,因为是特殊时期,很多孩子受到影响,但自律的施彦锴反倒如鱼得水。他以轻松自信的心情踏入考场,每一场考完出来,都是谈谈的“还行”。高考结束后,锴锴迫不及待跑来连弈棋院,那天恰巧我带着刘弈秋在。他看到弈秋,第一句话是“你爸呢?”我从办公桌后抬起头,同样的惊喜,来了个拥抱。两个小伙伴又在棋枰前对坐,重续棋缘。晚上我们和曹开老师一起小聚,我“偷拍”了锴锴和开哥的合影,真的,一个长大了,一个沧桑了~

  施彦锴和启蒙老师开哥

  施彦锴不光成绩优异,为人、性格都非常棒。他从不张扬,高考结束说自己预估分是410(江苏省总分480),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7月24日高考出分,下午任姐发来消息,说锴锴考了431分。我反应了好一会——这是个啥概念?去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是420多分,难道要做状元?直到晚上大约11点,官方消息出炉——施彦锴成为本年度连云港市高考理科状元!

  当时那种兴奋难以言表,就像自己的孩子高中一样的感觉。马上给任姐发消息祝贺,任姐也在激动中,说锴锴等分数出来后才告诉她,其实他预估是420分,但要低调一点。任姐说:“我在这激动,你学生人家自己倒是很平静呢。”果然,这个少年还是当初模样。我也第一时间告诉了帆哥,正在内蒙做“风一样汉子”的帆哥同样激动,连连说:“厉害!厉害!”

  获得状元的施彦锴仍未放松自己,他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向更高处攀登。各种采访纷至沓来,也有人通过我想约访锴锴,而锴锴表示:“我还要闭关学习呢,当然,要我去下棋随时可以。”

  从围棋人的角度去写高考状元,似乎并不丰满。我也不想刻意扩大宣传,去蹭热度,只是对于锴锴的成绩实在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简单记叙了在锴锴成长过程中与他共度的一些片段。怀念孩子们无比可爱的当年,也怀念我们曾经激扬的青春。我们热爱围棋,只因为她值得热爱,而不是有任何目的性,而围棋在潜移默化中带给我们太多,丰富、提高着我们的人生。

  相信锴锴的人生棋局会有越来越多的妙手,相信每一位学围棋的孩子都会不断提升自己。

  热爱,坚持,在挫折中依然自信,在顺境中也不懈怠。这是围棋教给我们的道理,我们同样也要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围棋。棋如人生,妙味无穷;人生如棋,步步为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