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读书原创 成长,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 生活,就是一路做减法的过程。 戒掉以下几个习惯,你会越过越好。 睡前戒掉朋友圈 成年人有两幅面孔,白天若无其事,深夜满腹心事。 白天的心酸,忍忍就咽下去了;到了深夜,情绪的开关就被打开了。 深夜的朋友圈这个回收站,回收着我们太多无处诉说的情绪: 深夜别人发的朋友圈,就像一个小型的人间,各人有各人的皎洁和晦暗,我们才发现其实没有谁比谁过得容易;
释放情绪确实无可厚非,可你有没有发现—— 睡前越刷朋友圈,越难以入睡,情绪越不稳定。晚上发的朋友圈,一早起来,总想掐死那个“矫情”的自己。 睡前短暂的情绪自由,不仅没让我们心情平复,反而带我们进入另一个情绪漩涡。 从今天起,试着睡前戒掉朋友圈,把手机放在手够不到的地方。 闭上眼睛,别透支明天的烦恼,别回忆过去的伤痛,所有的不开心,都会被睡眠治愈。 一觉醒来,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遇到烂人烂事时戒掉抱怨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
这段话,其实对每个人都适用。 工作遇见烂人烂事,感情一团乱麻,家庭婚姻一地鸡毛,我们每天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抱怨。 一遇到这些烂人烂事,第一反应是向别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抱怨就像二手烟一样,伤害我们和周围的一切。 盖·温奇博士曾说:
别做一个二次伤害自己的人: 因为每一次重复自己的遭遇,又何尝不是再一次往自己伤口撒盐; 也别把你的垃圾情绪给身边的人: 因为我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讨厌那些令人厌恶的人或事情。 放大你的格局,别计较,一切都不重要; 放平你的心态,别焦躁,平和的你最可爱。 弱小时戒掉玻璃心 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可,越是弱小的时候,越要戒掉自己的玻璃心。 因为,这是我们生命中避无可避的修行。 管理学上有一个蘑菇定律,描述的就是弱小者那段悠长的灰暗的时光:
当你弱小的时候,只有收起你的玻璃心,才不会让自己彻底被眼前的恶意撕碎。 当你把玻璃心,一点点在复杂的世事,变成钻石心,才能把自己雕琢成一块美玉。 当你忍受过眼前漫长的黑暗,才能走得到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世外桃源。 成长之后,你终会发现,其实真正难熬的时光,真正过不去的时光,都是难么短暂的一瞬。 咬牙坚持,再坚持一下,就坚持过来了。 遇到困难时戒掉依赖 傅首尔曾经说过:
我们有太多掉进汪洋的时刻。 有家要养,有工作要处理,有贷款要背,还要担心渐渐变老的父母,一年大一年的还看不到未来的自己。 我们有太多要扛起来的责任,太多需要解决的麻烦,总想找个人一起面对,总想找个肩膀依靠。 殊不知,我们想要依靠的人,也同样需要我们。 但如果我们把全部的负担,所有的压力,都给对方,只会刺伤彼此。 心理学上“刺猬法则”也讲了同样的道理。
所以啊,困难时,请学会求助,但也不要过分依赖。 没有人是超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累,也都很难。 人最大的靠山,永远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父母会老,伴侣有伴侣的压力,唯有强大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建筑师,才能建好自己的人生。 拖延时戒掉手机 拖延症谁都有,越是拖延的时候,越想逃避。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原本想要现在做的事情,结果拿起手机打开消息,再一抬头,一个小时过去了。 做事情时,总是每个一段时间,看一次手机,每天解锁手机几千次,总是怕漏掉消息。 可是这样,只会让你越来越拖延。 所以,越是拖延的时候,越要戒掉手机。 当你放下手机,你会发现,原来根本就没人来找你。 斯科特·扬曾分享过3个提高自律能力的方法:
把所有分散精力的东西都放在一边。 当你开始专注,你就会发现一切都不难。 专注,做自己,才拥有自己更丰富的世界。 没钱时戒掉空想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不想工作了,建议你先做三件事:
如果这三者都没有: 那就别想太多,先做再说。 好好工作,因为这是你安身立命之本。 练就一技之长,因为这是你抵抗风险的能力。 最后,用网上一句话共勉: 我们为什么努力?为了—— 年轻时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时不拖累你生的人。 人生实苦,唯有拼尽全力,才不会无能为力。 人生很甜,当你兜里有钱,才能买来你想要的糖。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