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意森林,后期用 PS 做出摇拍效果

 南予子 2020-07-26


象这种很梦幻的写意作品,如果想通过前期拍摄获得,那么需要通过摇拍的手法,而且实际拍摄时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得获得一张理想的照片。其实这种效果也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来获得,并且操作并不难,你只需要准备这样含有一片树木的照片就可以了。

现在就以这张照片为具体的案例,来具体分解后期制作的步骤:
先复制原图层,可以使用快捷键 CTRL J或在右侧图层界面右键并选择 “复制图层”。
通常可以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让所有调整都只针对复制出来的图层而不是原图,这样如果需要使用原图时随时可以在背影图层上调用。

然后开始创建树枝的虚幻模糊效果。这时候需要在菜单栏选择 滤镜---动感模糊,如下图所示:

在以下对话框里,有两个重要参数,分别是“角度” 和 “距离”。

”角度”的设置表示动感模糊的方向性。因为树木都是竖直的,所以这里的设置可以是 90 度。


而 “距离” 代表动感模糊的运动长度,通常需要根据在预览窗中所观察到的实际效果来决定。“距离” 设置不能过大或过小,因为太小的话树枝不足够模糊,而数值太大,虚化得太模糊,效果则不理想。

如上图所示,左边的数值偏小,中间的数值较为合适,而右的数值则偏大。

对于具体的数值设定主要看实际的视觉效果,因为每张图像的画面效果都不完全相同,而且数值的设置也与图像质量相关。对于最终效果,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图示效果,设置好这两个参数以后,照片的模糊效果如下图所示:


然后使用蒙版,在当前图层上建一个蒙版。如下图:

然后在工具栏选择画笔工具。这时候需要将画笔工具设置为 “黑色前景/白色背景” ,如下图另边的圆圈处所示

当前景色是黑色时,被涂抹到的部分就会消失,露出下一图层的画面内容。这样多次擦除之后,就成为这样的合成效果。

如下图所示,对图层的蒙版所在位置,点击鼠标左键 alt,工作区就会变成黑白的蒙版视图——黑色部分是被擦除的,露出的下一图层的内容。再重复一次相机的操作,则可以回复到正常视图。这样可方便进行实际效果与涂抹区域范围的对比。

调整画笔的参数,就可以对画面其它部分进行更精细的涂抹。

在PS界面的顶部,可以看到画笔设置的界面,有四个参数可以调整,分别是半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和流量。
半径是指画笔的粗细,连续、大片的区域就用大半径,需要精细涂抹的细节部分就用小半径;
混合模式需要保持在 “正常” 状态;不透明度降低,画笔会变成半透明——具体到本例中,就是动感模糊被 “抹除” 得没那么彻底;流量在画笔刷间距较大的图像时才需要调整,在本例中设置为 100% 就行。
当完成对地面部分的涂抹后,可以把画笔半径调小,涂一下画面左方前景处的树;画面中部用低不透明度的画笔涂抹,保留部分动感模糊特效;画面顶端有一些不自然的直线,把它们用小半径、低不透明度的画笔再修一下。

如果操作失误涂抹过多,可以按一 X 键,会把你的画笔状态由当前的 “前景黑/背景白” 变成 “前景白/背景黑”,这样你就可以把刚才不小心被涂掉的部分重新 “画” 出来。

实际的操作过程比这里的文字描述要复杂一些,此处主要是讲述步骤。经过处理后,最终的成像如下图:

看完这些操作步骤,可以马上动手试试吧。

 摄影|旅行|视频 

— 天天摄影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