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口家乡今昔的变化

 小丽爱分享 2020-07-26

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将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最近一段时间,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以及电话联系家乡亲人等方式,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迁做了调查研究。

研究内容分为两块:一是上网查阅了前几年关于改革开放的当地报纸,图书等资料;二是电话联系了家乡的亲人,听他们讲诉了亲身的体会。

一、用事实说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万宁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3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魅力信阳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探索符合市情的发展道路,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它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以前的海南是一个很落后的小岛,如今的海南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下我将从海南家乡的城市建设、居民收入、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来谈谈海南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如今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口迎来了经济的腾飞。国际旅游岛建设时期的海口,更加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在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旧城改造、园林绿化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脉络愈加清晰,发展方向愈加明确。

旅游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海南具有深远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优势产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海南岛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省比以往更为重视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把海岛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一大批新的景区、景点相继建成,来琼旅游人数显著增加。2003年全省接待旅游人数达123.41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接待人数936.65万人次,比建省前1987年增长11.5倍,年平均增长17.1%;国际旅游收入7956.95万美元,比1987年增长5.9倍,年平均增长12.9%。截止2009年底,海南全省有星级旅游饭店238家、旅行社248家、旅游从业人员16万人、各类旅游景区(点)55家。2009年海南旅游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2250.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1.72亿元。

二、亲身之体会

在我电话采访家乡亲人以及查询网络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几个发展事例。以下是我对采访结果的归纳与整理。

解放以来到1987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前,海南城市建设非常落后。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随着海南经济快速发展,海南的城市发展揭开了新篇章,城市化进程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面貌大大改善。这一时期,城市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由1987年的16.60%上升到2003年的25.9%。城市道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和环境整治迈上新台阶,建成了一批公园和景观带,绿化、美化了城镇环境,全省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3%。海口市已从一个边远小城发展成为一个初步现代化的省会城市,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海口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化、交通枢纽城市和“四宜三养”城市。新型城镇化方面,海口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空间整合和社会融合的问题,打造新型城镇化的“海口模式”;交通枢纽城市方面,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使海口成为服务海南、对接华南经济圈、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油要“票”、鸡蛋要“票”、 禽肉要“票”、买布也要“票”,竟然连火柴、肥皂都要“票”。在那个票证满天飞的年代里,也是我们物质短缺的时代。而现今,丰富的肉、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过去从村子里到市区不足40公里,却要坐车颠簸整整2个小时,终于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由于路况不好,公交车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有了根本改观。近年来,一般乘公交半小时能够到达市区,而且大约二十分钟一趟,非常快捷方便。再加上高铁的建设来回机场以及去海南的各个城市都方便了很多

三、 总结

尽管我是一名十足的90后,没有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的状况,但是看到那些几年前的报刊,听到家乡亲人的细细描述,再加上我自己童年的印记,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心底来说,我还是能深切感受到我的家乡跟其他都市的巨大差距的,可以说,无论哪一方面都是望尘莫及的。我觉得:一方面我们绝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带来的举世瞩目的历史功绩,要深化改革,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大踏步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