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7-26

我国广大农村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开展,农业连年丰收。一九七三年全国粮食产量超过了大丰收的一九七一年,创造了新的水平。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家粮食储备逐步增加,许多地方做到队队有储备,户户有余粮。我国的粮食形势一派大好。

形势越好,我们越要谦虚谨慎,决不能忘乎所以,麻痹松懈。我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但同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距离。继续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努力增加粮食储备,仍然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毛主席教导我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积极增加国家粮食储备,逐步建立生产队集体储备和社员家庭储备,广积粮,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战备物资。备战、备荒,安排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粮食。在当前大好形势下,我们不能忘记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存在着战争的可能性,必须经常保持高度警惕。有了足够的粮食储备,一旦遇到战争,才能保证军需民食,夺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在大力发展生产和厉行节约的基础上,努力增加粮食储备,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广大农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坚持与天斗,与地斗,夺得了农业的好收成,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自然灾害还不能完全避免。二十多年来,大多数年份粮食是丰收的,也有一些年份是歉收的;就是在丰收之年,也有一些地区受灾。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着想,继续努力,做好[作,逐步实现广积粮,为加强备战备荒的力量、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作出更大的贡献。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广大农民丰收不忘支援国家,积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计划;丰收不忘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努力建立集体粮食储备;丰收不忘勤俭持家,节约储粮。城市人民也积极节约用粮,备战备荒。经验证明,搞好厂积粮,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抓好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的斗争。

生产是基础。要逐步实现广积粮,就必须鼓足革命干劲,加速农业发展的步伐。只有生产发展了,粮食增多了,广积粮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应当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地区之间发展是很不平衡的。许多地区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却相差很多。特别是北方的许多地区,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耕地面积比较多,增产的潜力更大一些。冀、鲁、豫三省和苏北、皖北地区,过去洪涝灾害严重,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导引下,这些地区的广大农民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治山治水,改造自然,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做到粮食自给有余,并出现了不少粮食平均亩产超《纲要》的县。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这充分说明,低产面貌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即使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区,只要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也完全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决不能认为“潜力不大,贡献不小”而停步不前。

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用革命统帅生产,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不断总结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加强科学种田,并对于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就一定可以使农业生产有更大的发展。现在粮食有余的地区,就能作出更大的贡献;粮食已经自给的地区,就能做到有余;粮食暂时不足的地区,就能尽快地做到自给,并有结余;大城市和工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就可提高粮食自给水平,为逐步实现广积粮创造更好的条件。

逐步增加粮食储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现在我国粮食生产水平还是不高的,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粮食的需要将日益增多。只有人人注意节约,处处注意节约,才能较快地实现广积粮。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过去,我们在粮食不宽裕的情况下,依靠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节约用粮,积累起了一定的粮食储备。今后,我们要广积粮,必须继续认真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社的方针,树立长期节约粮食的思想,精打细算过日子。不能认为粮食丰收了,吃粮就可以随便点,用粮就可以放宽点。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如果大家都随便点、放宽点,多吃多用的粮食就不是一点的问题,而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斤粮食的问题。相反,大家都注意节约,全国一年就可以节余一大批粮食,用来增加储备。“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如果因为—丰收就不计划用粮,节约用粮,讲排场,摆阔气,不仅会浪费大量昂贵的粮食,更重要的足可能丢掉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我们要认识到,是勤俭节约,还是铺张浪费,这决不是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十分珍惜广大农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丰收成果,都要发扬我国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婚丧喜庆,修房盖屋,都要提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反对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一定要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现在要这样做,将来粮食更多了,也要这样做。在任何时候,都要丰年想到歉年,平时想到战时,高产稳产地区想到因灾歉收的地区,瞻前顾后,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必须从一开始就抓紧。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粮食收获季节如果不从全年着想,统筹兼顾,计划用粮,而是看到一时粮食多了,便大于人脚,多吃多用,等到既成事实,再抓已经晚了,结果就会先吃后空,给后一段的生活安排造成困难,影响粮食的储备,增加国家供应的负担。因此,思想麻痹不得,工作放松不得,节约忘记不得,那种认为新粮刚入仓,放松点关系不大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我们要做到精收细打,丰产丰收。从粮食收下来,就抓紧节约用粮。要加强粮食管理,既保证正常供应,切实安排好城乡人民生活,又堵塞漏洞。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学校、农场都要自觉遵守国家粮食政策,坚决反对浪费。在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农业可能提供商品粮的情况。工业用粮要积极从野生淀粉和其他方面开辟来源。只要各方面都自始至终地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我们就能逐步增加粮食储备。

广积粮,是一件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一项广泛的群众工作,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才能搞好。经验证明,凡是领导重视、宣传工作搞得比较深入、群众发动比较充分的地方,即使条件比较差,粮食储备也增加得比较快,管理也比较好。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宣传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讲明储备粮食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认真执行毛主席关于“必须把粮食抓紧”的指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为实现广积粮而奋斗。

1974年《红旗》杂志:增产节约广积粮 / 原作者洪桥

本文由历史方阵收集整理扫描,内容有删减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