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舟丨老子西去为哪般

 金秋文学 2020-07-26
老子西去为哪般

作者:沙舟

东周春秋时期创立道家思想的一代宗师——老子,本职工作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在尘世久经历练,博览群书,有很大的学问、很深的道行。孔子曾向他执礼问道,其大师风范可见一斑。

老子晚年骑牛出函谷关,一路西行,不知所终。出关时,关令尹喜“强留之索书”,老子一气呵成五千言《道德经》,为后世留下一篇别有洞天的道书。尹喜阅经后,辞官而去,遁迹武当山修道。《道德经》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番传之后世、影响深远的有独特魅力的境界。

老子西去颇耐人寻味。老子说过: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不妨理解为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就有尔虞我诈,名利场、声色场、权力场,到处充满陷阱和圈套。为了从污泥潭中出离,老子选择了避世解脱,去那后世所谓的“桃花源”,颐养天年,自得其乐。

老子为中国人提供了独树一帜的活法。

理发店里的哲学课

达夫去一家个体理发店洗头理发已经有三次了,跟业主慢慢熟络起来,这次去洗了头后,坐在沙发上点燃一只烟,跟业主聊了起来。业主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穿着很得体。达夫问她孩子多大了,她说七八岁了,达夫问是在某某小学读书,她说是,达夫又问她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她说一般,达夫说要督促孩子的学习。

达夫又问:“你老公在哪个好单位上班?”

她说:“一般的单位,找得到一碗饭吃。”又说:“我原来也有单位,在粮站,原来还是好单位,可是这几年单位很不景气,一个月只领得到三四百块钱,怎么够,所以才学了点理发的手艺、开了这个店子。”

达夫说:“你这个理发店收拾得漂亮,地下还铺了地板砖,好看。”

她说:“现在好多人有吃有穿,还是不好过、觉得活得累,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想来县城开个心理咨询门诊,做这个是不是要用药物?”

达夫说:“要。”

她说:“心理疾病跟精神疾病是不是一回事?”

达夫说:“不是,精神疾病还要严重点。”

她说:“在我们这个地方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会不会没有什么人去看,好象大家都不愿意把这种事情公之于众。”

达夫说:“现在好多大医院都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只是我们这种小地方还没有。其实现在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很普遍。象在美国,看心理医生早就成了很普通的事情,只是在中国这一行还没有发展好,社会对心理医疗的认识和观念还没有提高。知识分子得这类病的人还多。”

她说:“就是,一般人一天到晚忙着找吃找穿,还没得工夫胡思乱想。”她又说:“好多名人都有这些问题,张国荣就是得抑郁症跳楼的。”

达夫说:“张国荣可惜了,演《霸王别姬》演得那么好。”

她说:“你文化程度是不是很高?”

达夫说:“还可以。”

她说:“我是初中毕业,还是混毕业的,是有个高中文化都要好点。”

达夫说:“要让下一代文化好点。”

她说:“我也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没有给他施加过大的压力。”

达夫说:“这样很好,我有个亲戚的孩子在县中读高中,每回考试都要争第一名,就是考到了第三名都很想不开,结果造成了长期失眠,吃几颗安眠药都睡不着,神经衰弱,医了一年多,这才回学校读书去了。”

她说:“这不太苦自己了,凡事尽力而为。”

达夫听到她说出这句话,心里颇为感慨,自己的人生曾经过早地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烦恼、焦虑,读高三时就开始吃安定,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和困惑,在大学期间读了不少心理学和哲学的书。心理学读了普通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哲学读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存在主义,以及中国的老庄......什么叔本华的“痛苦和无聊”,尼采的“权力意志”,海德格尔的“烦和畏”,萨特的“极限处境”、“海洋情感”,老庄的“达观”、“无为”......都曾激起过达夫思想的波澜。但今天碰到从一个普通的个体户女子口中吐出的这一句“尽力而为”,却突然触动了达夫的心弦,如同听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夫回家后还想起了自己在高三紧张的备战高考和对付自己内心的创痛的时候,不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是什么就平静地等待。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那考大学还很难、升学压力很大的年代顺利过关。但不幸的是参加工作以后,达夫却好高鹜远、不自量力,犯下很多错误,以至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内心有许多积郁和愤懑,很累很痛苦。今天在这个小小的理发店里却听到了一个如此普通的女子说出了“尽力而为”这个大哲学,达夫心存对上苍的感激,觉得这句话无异于精神的解脱和超越,达夫在想:一切尽力而为。喝杯好茶,品位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

文/沙舟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沙舟,原名胡杨,喜欢写作喜欢旅行,发表过些文字。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