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书的五种方式

 小蓝2266 2020-07-26

关于读书方法的书籍和文章非常多,很多科学的方法都广泛流传,我也受益匪浅。这些天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读书方法,也和各种方法进行印证,不一定很科学和成体系,但也算是读了很久的书之后的一些真实体会。市面上也有很多速成法,类似于一些快速记忆技巧,或者直接提炼后说给人听,可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一个人写出书评或者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时间长就忘了,难以融入元神,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说类似难以提升心智。这些速成的方法不是本文的读书目标。

在介绍之前,我觉得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先说明。第一个是注意力,任何读书方法都依赖注意力,只是注意力在不同的方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关于提升注意力的方式很多,有些近乎玄学。在这里我只简单推荐两种,一种是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可以参考米哈里的《心流》,另一种是中国传统中入门时的正心诚意,我比较推崇后者。此外也可以参考庄子的坐忘、心斋那一套,或者西方学习东方时喜欢的修禅、瑜伽等。

另一个基本问题是东西方书籍的差别,很多读书方法都讨论了不同类型书籍的不同方法,但忽视了东西方这个重要的区别。现在流传的大部分阅读方法都来自西方,实际上针对的西方书籍里很多都带有论说的性质,会对自己的观点反复说明和辩解,给人以思辨的过程。而中国经典通常微言大义,很多时候不解释,需要读者来悟。这个差别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育观,中国讲究“来学”,只教有悟性的或者有缘人,不爱干涉别人。西方喜欢“往教”,在意让每个人懂,爱传播价值观。

下面就来介绍我说的五种方式了,分别是用手读、用口读、用眼读、用脑读、用心读。这五个名词毫无新意,朱子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鲁迅有五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但这些方法是融合的艺术,也是通用的规则,而我想要介绍的是针对不同书籍使用不同感官的具体感悟,并没有提出通用的读书法。很多时候,需要多种方式并用,但我在这篇文章里只是试图介绍不同方式的特点。我使用的词语是“方式”而不是“层次”,说明也没有高下之分,虽然可能某些方式会更困难。

用手读书

鲁迅读书法里有“手到”,很多科学的读书法也讲究主动阅读,要划线和做笔记,这些都是集中注意和辅助记忆的好办法。但我要说的用手读书并不是指这种辅助方式。而是真正的用手来“读”。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一些技术性的书籍,英文里的词 Manual 非常到位,随时翻阅、随时跟着用手操作就行。我把这个概念扩大一些,认为所有逻辑严密、有操作步骤的书籍都是手册类书籍。这样来看,大部分理工类的教科书都是这种类型。

读这一类书的关键就是要动手,工科类的书无论是简单的编程语言还是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废话少说、放码过来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读书也是如此,不管看不看得懂,跟着写一遍代码基本上就懂了。理科类的书籍也一样,很多内容光看不容易懂,但是一步步地多做题、多证明,自然就懂了。这种方式是最不需要悟性和智力的了,需要的只是时间,只要识字就会,所以非常适合大众教育。

不需要悟性并不意味着简单,比如数学就不简单,只不过人的天赋在其中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有天赋的人可能很快就学会了,30岁不到就能成为大数学家。但是再笨的人,也能学会数学,只要认真,就不会学错,要是能学三百年可能人人都当数学家了。手册类的书不可能学不会,但是确实有很多人学不会,关键就是懒,不愿意动手。还有个原因在于知识背景和天赋的差异,学起来很慢,这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分配好学习的内容,书籍选择非常关键。

用口读书

用口读书本意就是大声朗读,我这里也包含了心中默读。很多人在学习阅读技巧时都会遇到一个困难,就是如何改变默读的习惯,因为通常来说,心中默读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也有人不确定自己默读的程度,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判断,就是问一下自己读书时脑子里出现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或者哪些书出现普通话哪些书出现方言。很多地方都说这是坏习惯,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读书也经常默读。

朗读或者默读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要逐字逐句地读(也有半默读的,用略读和省略跳过某些字句,但本质是一样的),没有遗漏,也便于集中注意力,第二是通过声音(或者想象出来的声音)和文字共鸣,加深记忆。缺点当然也很明显,就是极大降低阅读速度,形成习惯后难以摆脱。既然优缺点都很明显,那么肯定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好或者坏,要看读什么书。我这里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看这本书是否值得你背下来。

当然,人的记忆力有差别,有的人轻松背完一本书,一字不漏,也有人要背很久才能背下一篇文章,大多数人是介于两者之间,我以前背过很多东西,全部是诗词和古代经典,这也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主要原因之前提到了,中国文化里讲究立德、立功、立言,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写书的,所以传世的基本上都是经典,如果有能力和时间的话值得都背下来,不然也需要一字不漏地读。但西方和现代的环境下讲究人人有发言权,书籍数目自然暴增。

文化虽有差异,但道理一样,无论中西,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也是讲究大声朗读和背诵的,这样才能深入地体会文字中的美感。区别只是在于中国的经典风格很统一,大多数言简意赅、微言大义,都值得背。所以很多小学生要上早读课,专门训练朗读。现代社会里,书籍浩如烟海,肯定不能都朗读或者默读,这就需要针对不同书籍采用不同方法。此外,当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心中默读,给自己压力,也比随便翻翻、过眼即忘要好。

用眼读书

眼是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器官,任何读书方式基本都是需要眼的,这里只强调纯粹用眼的方法。人的视觉是可以短期记忆的,我个人的经验是扫一眼文字后会储存一副画面,翻几页书后还能调出来。但是这方面不同的人差异非常大,也可能会随着身体状态、专注程度、对内容的熟悉程度而不同,在记忆的保留时间、捕捉的画面范围、画面的清晰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我个人在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可以持续几秒钟,这样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保持连贯。也有很多时候感觉每个字都认识但读不懂,一方面是因为知识背景不足没法和作者形成共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调动视觉记忆,一边看一边忘。

用眼读书对于快速阅读非常重要,关键在于激发用眼记忆和理解的潜能。理解是依赖于记忆的,在记忆的基础上,如果知识储备丰富,可以更易理解。记忆是一项能力,其中一半靠天赋,一半靠正心诚意,心中杂念少的话记忆会更好。熟悉用眼读书后,可以达到一种很好的阅读状态,一目十行也不难。这种方式一定要和理解结合起来(除非过目不忘,一本书翻完即背完,以后再慢慢理解),通常是一眼可以看明白,快速识别其中的关键字句,快速翻页后这些记忆还能保留一段时间,从而加速后文的理解,不断形成一张成体系的网,进入长时记忆中。

用眼读书对能力的要求比用手和用口更高,所以很多人训练阅读能力时通常是从这里入手的。还有一部分障碍在于形成了默读或半默读的习惯后跳不出来。这里我比较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方法,就是一边读一边用手划线,人跟着手指逐字逐句地读可以迅速替换用口默读的状态,而手指移动是可以加速的,慢慢地只需要在空中快速划线即可,由此激发用眼的潜能。当然,这只是小技巧,关键还是要从专注程度和心境的状态入手,要降伏心魔。

用脑读书

这种方法是被研究最多的,大部分科学的阅读方式都可以归入我这里的用脑读书。简单来说就是读书的过程中用大脑来处理信息,一本好书对于作者来说是精巧的构思,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只是一组无序的文字,识字后我们能发现句子中的有序,但是用大脑构建出更加有序的结构后才能说是读明白了。结构化的信息和框架也更容易记忆,长时间都不会忘,随着读书越来越多,还能形成一张网,使得体系越来越牢靠。

这种用脑读书的方法比较类似电脑的处理方式,将外界无序的信息处理成有序,然后进行结构化的存储。存储的结果就固化成了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使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存储的查询。在存储中各种关系的关联是关键,这样才能够更容易查准和查全。我很反对一些所谓的快速记忆法也是这个原因,那些方法相当于对特定数据建立特别的索引,在某些场景查询更快,但引入了大量冗余信息,也难以和其他知识关联,可以理解成建立了很多信息孤岛,对于整体的知识体系没有什么意义。

这种方法学起来也更容易,因为可以基于一套逻辑的规则,并能强化训练。通常还会借助笔记工具或者思维导图之类的索引方法,像解剖麻雀一样读一本书。虽然也需要花大量时间,但是对于书中不同部分可以控制速度,合理分配,增强效率。不像用口阅读那样巨细靡遗、难以提速。习惯了这种方式后,把很多书都纳入到存储系统中,不断关联,还能慢慢形成自己的体系,提炼出一套为人处世的原则。

用心读书

任何读书方法都需要用心,“用心”本来也是个常用词,但在本文里,把这部分含义归入到“注意力”中,在前文已经进行了说明。这里说的用心,类似于辜鸿铭说的中国人用心记忆、外国人用脑记忆。当然,这不是在宣扬伪科学,而是用这种方式来代表一类阅读甚至思维方式。如果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来勉强解释,可能类似直觉、类比、整体论与逻辑、还原论之间的区别吧。这一类问题我时常遇到,也会写其他的文章,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用心读书在文学作品中很容易达到,基本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打开心灵、把自己带入到书里,与书中人物或环境共情,从而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很多人沉迷进去之后即使外面有很大的声响也不为所动。但是这种沉迷很可能类似于玩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如果要抗衡自己的本能,去主动学习,接受挑战,从而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幸福状态,是心流研究的问题,和我这里说的“用心”就很像了。但是《心流》的作者把这种幸福感当作是意义而不是手段,他也提了庄子,但认为中国人只是忘我,西方人还要讲究与外物结合并体验生活的乐趣。

在本文中,“用心”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体现在读书的过程中,无论哪种类型的书籍,一开始也是要打开心灵,战胜自己的惰性,进入到用心的状态。这种状态最好不要被打断,应该一口气读完,不要去想什么逻辑和体系,可以神游八极,和山川草木共情,也可以藏于九地,一个人在书中慎独。读完后可以物我两忘,目无全牛,但之后可能会被一情一景突然勾起,就好像是自己写的。也可以轻松整理出逻辑架构,用结构化的方式向他人讲述。

以上五种方式似乎并没有高下之分,但要强行划分的话可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用手读书和用口读书,可以用来筑基,很多人上学读书期间不用功,后来读书时又喜欢走捷径读快餐书籍,甚至读网文、靠搜索,这样没有自己的根基,很难建立体系。要打基础的话就两个办法最好,科学类的东西要多做题、多操作,人文类的东西要多朗读、多背诵。第二层是用眼读书,重点是训练技巧、养成好习惯。第三层是用脑读书和用心读书,对于不同书籍可能需要二选一,因为用脑读书可能需要时常打断,用心读书要讲究连贯。

我个人比较推崇用心读书,但很难所有书都进入到用心的状态,和书的内容、自己的知识背景、当时的心境甚至外部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一不小心就会心不在焉,时间就浪费了。而用脑读书就要稳定得多,基本上只要认真读,就能有收获。结合个人经历的话,我从小接触的是赋比兴训练,而不是逻辑,最初的体系也是基于中国古代典籍建立的。虽然后来学了理工类专业,但也没觉得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因为逻辑是很好训练的,只要认真学数学,做足够多的题,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再编足够多的程序,就能掌握很多技巧。所以我时常在两种方式之间冲突和纠结,也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就在后面的文章里再讨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