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听《黄晓晴二胡独奏音乐会——宋飞二胡“双语”教学成果汇报》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7-26

引子:又想起2013年那场音乐会,很有意思的是,那票竟是宋飞给我的,具体故事,请您读下博文,便知了!

宋飞主持音乐会

昨天(2013年12月7日),我来到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听了“宋飞二胡‘双语’教学成果汇报——黄晓晴二胡独奏音乐会”。音乐会由宋飞主持、钢琴伴奏曲大卫、扬琴伴奏李玲玲。

黄晓晴

宋飞提出的“双语教学模式”很有新意,它力图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多元文化审美能力的音乐人才,兼顾中国音乐“母语”的特性和多元文化环境中“非母语”的音乐特性的表达。说白了就是传统音乐与现代创作音乐包括移植小提琴音乐都重视发展。有意思的是当天的演奏曲目并没有移植的小提琴曲,只是传统曲目和当今职业作曲家创作的二胡曲。

黄晓晴演奏《江河水》

黄晓晴演奏的曲目有《江河水》、《河南小曲》,还有宋飞和黄一起拉的二重奏:《慢三六》和《二泉映月》,尤其是后者以重奏形式出现还是第一次听到。值得提及的还有著名二胡钢琴伴奏曲大卫先生创作的二胡独奏曲《粤秀清韵》,浓郁的南国风情另人耳耳一新。赵季平作曲的《心香》据电影《心香》主题音乐而创作的二胡协奏曲,表现人与人之间纯洁、向上的真挚感情。高韶青创作的《蒙风》、 台湾作曲家王乙聿的《蓝色星球——地球》、关乃忠作曲的《风雨思秋》、王建民作曲的《第四二胡狂想曲》多首现代高难度的二胡曲,这使得音乐会充满了学术味道。

宋飞演奏二胡

最后加演的是《火——彩衣姑娘》,由宋飞和黄晓晴重奏的,这应该是宋飞有意安排的,为的是怀念前不久离世的二胡作曲大师刘文金的。

宋飞带黄晓晴二重奏《火——彩衣姑娘》

我是在宋飞微博上发现音乐会的消息的,我就在评论栏里说:“宋老师,我想去听这场音乐会,可以吗?”我随意的话竟得到宋飞的回复:“你可以在门口等票。”当天,她果然派了一个女同学送给我票,我喜出望外!音乐会上的黄晓晴还只是一个16岁的附中学生,她9岁就随宋飞学琴,如今她的琴技已经炉火纯青近乎登峰造极,这使我这个拉二胡几十年的人来说不禁惊叹后生可畏自愧不如,我在感叹之余还是要感谢宋飞院长的谦逊平和,对二胡人的关爱之心,也要感谢网络的发达,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跨界”和“混搭”是如此的近在咫尺!

宋飞主持音乐会


黄晓晴《洪湖主题随想曲》香港演艺学院中乐团协奏 


后记

二胡“双语”教学模式是宋飞教授于二十一世纪初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二胡教学理念与体系架构。“双语”教学理念把二胡教学分为两大语系,一种是母语语系;另一种是非母语语系。母语语系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于二胡艺术现有领域以及在二胡艺术传承中不能丢弃的所有基因。非母语范畴包括一切中国母语之外的音乐语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旨在打造一个具有最丰富的信息量、宽阔的兼容量和多维的艺术分辨力的开放式的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系统,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经验、艺术积累归结为一种模式和风格。本次音乐会和研讨会则以母语语系中中国传统二胡作品的演奏与教学为主题。

作者大伟与许讲德老师交谈

在宋飞二胡“双语”教学成果音乐会中,中国音乐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黄晓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导师宋飞教授为其设置的特殊训练模式,学习了阿炳、刘天华、孙文明三位作曲家创作的十七首具有不同气质风骨和人文内涵的传统二胡作品,并在本次演奏会上呈现了其中的十三首作品。来自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和各地区胡琴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及音乐学家、音乐学子观看了音乐会,并在第二天的研讨会中就传统二胡作品的教学思维及模式进行了探讨。

嘉宾与演员合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