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 | 一次看够!八百年和服设计演变史

 浔庐山水 2020-07-26

说起日本,许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和服,日剧不知道有多少樱花树下,和服少年或和服美少女缓缓转身,露出甜甜微笑。在许多人心中,和服就是日式浪漫与甜美的完美代表。

很少人知道和服最开始是穿在里面的底衣,当时名为“小袖”的服饰就是今天和服的雏形,在室町幕府时期,贵族开始将“小袖”作为外袍穿着外出,此时的小袖已经拥有相当华丽的设计,由昂贵的染料、技艺繁复的刺绣,精致的金银装饰制作而成。

此后才渐渐衍生出和服的概念。

 和服 KIMONO 展览-东京国立博物馆 

不是日站君不告诉大家和服是怎样演变至今,而是已经有一个展览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这个展览完整还原了八百年前的“小袖”到如今作为日本设计中绝对不容忽视的灵感来源的和服演变历史。展览将展出现存的保存完整的顶级和服、古代和服绘画元素、印花以及当今艺术家以和服为灵感创作的艺术品。
还有作为展览彩蛋的名人和服,即日本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诸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穿过的和服展出。




仅仅让大家看到和服的美丽可不是此次展览的终极目标,作为日本最大的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希望通过展览鼓励大家去思考作为有着“一生必须穿一次”地位的和服,在当下和未来如何保持活力,如何代表日本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和服的诞生


不过,展览只有从6月30日-8月23日短短2个月,我们目前仍处在不宜乱跑的时期,大家先在这里线上云观展凑合一下,等有机会了,一定要记得去看这么好看的展览呀!
 
展览建议分为5章观看,第一章去看和服的诞生,展览会展出早期的和服样式以及一些描绘了身着和服的人的画作,其中绝对不能看走眼的有4件藏品。

▸缝箔 白练纬地四季草花四替模样


第一件为《缝箔 白练纬地四季草花四替模样》和服,这件薄薄的和服上却画下了四季,设计者以梅花代表春天,紫藤花簇代表夏天,秋叶代表秋天,白雪皑皑的竹树代表冬天。如此别致的四格构图是日本16世纪(安土桃山時代)那会儿最“in”的和服设计理念。

▸缝箔 紫练纬地段花菱圆草花模样

 
同时期的《缝箔 紫练纬地段花菱圆草花模样》也是重点展品之一,它虽不似前者那样鲜艳夺目,却用了极高的制作工艺,融合刺绣,金箔和扎染三种技术。

▸妇女游乐图


如上所说,除了早期和服,第一章中也展出了许多反映和服使用场景的画作,其中有两幅国宝级作品,即《观枫图屏风》,狩野秀赖,与《妇女游乐图》,松浦屏风。这两幅画分别展现了当时女性在户外与户内的穿着打扮、与发型配饰。所以,“和服难穿”不是现在才难穿,以前也是得一套配齐才行哦。

▸观枫图屏风



江户时代的和服

 ▸小袖 黑纶子地波鸳鸯模样

第二章以江户时代的和服为主,此时的和服设计不单技术有所提高,在元素上大胆有趣了许多,《小袖 黑纶子地波鸳鸯模样》已经在构图上使用动态设计,鸳鸯好像是从顶部游去了尾部,更大量使用弧形元素增加立体感。

▸小袖 白纶子地菊模样

《小袖 白纶子地菊模样》中更运用超现实元素,岩间菊花因开得太茂盛,成了瀑布,顺流而下,正好倒在下方的高脚花盆中,又再次开出美丽的花。

▸夏衣裳当世美人

此时的画作对身着和服的女性有了更为细致的描绘,日本浮世绘三大家之一的喜多川歌麿 就曾画过一幅《夏衣裳当世美人》,展现和服女子撩人心弦的美丽。 


男性和服

第三章,绝对是看男性所穿的和服。

▸振袖 树鹰模样

 ▸人物模样

虽然是男生穿,和服的精细程度却丝毫没有减少,甚至更华美。男性所穿和服有时还会加入小牛皮、象牙等装饰与搭配,图纹通常使用带有勇武寓意的事物,比如雄鹰、武将等等。


近代和服

▸着物菊模様銘仙

▸振袖 淡红纶子地宮殿模样

20世纪,日本开始逐渐接触到西方艺术,和服的设计开始出现一些西方元素,以及出现批量生产的可能,令普通民众也有了穿和服的机会。

但受到战乱影响,和服文化一度凋零。迎来和平时期后,和服的设计变得更华丽夺目,以吸引人们重新关注失落的传统文化。



 当下的和服


▸森口邦彦作品

如今,和服很少作为日常服装穿着,但也出现了一些融合当代流行元素设计的和服,以及用和服作为艺术载体的染织艺术家。这一章将介绍当代设计师对和服的设计以及各式各样的和服艺术品。

▸冈本太郎作品

作为古老的传统服饰,和服在当代日本文化中的活力令人艳羡。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一直是各个古老文明的难题之一,不过也许答案很简单,穿的穿起来,吃的吃起来,用的用起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