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城》一本哲学小说?

 tts9905 2020-07-26

对于《围城》,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很久的时候,我已经将他看完了,本来最近打算二刷的时候,书捧手上,却已找不出当时的那般趣味。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但是他后面克服了这种阻力:把《围城》当作一本哲学之书去对待。

《围城》一本哲学小说?

首先,还是从分析一下全文结构,从故事情节中看较大多数书来看,它并不算复杂的,而且钱钟书也完全不像会写长篇大论,或者虚构一个主人公到出神入化境界的这样一种风格的作家。我觉得他喜欢从生活中取材,而这种往往就感觉故事像发生在周边的事情一样。

《围城》全书大致分为五部分,回上海的轮船上;在上海的生活;前往三闾大学路上;在三闾大学的教书生活;结婚的夫妻生活,在整个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相继出现,伴随着人物的是各种琐碎,甚至还有荒诞的事情层出不穷。

《围城》中的人物以知识分子为主,其中大多数都是归国的留学生,如赵辛楣、苏文纨、曹元朗、褚慎明、董斜川、高松年、韩学愈等人;也有没留过学却有老资格的,如李梅亭、顾尔谦、汪处厚等人。当然还有伪造毕业证书的主角方鸿渐。书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其具体的形象,有的也许在你看来才华横溢,重情重义,也有的在你看来道德肮脏,心里邪恶的人,也许这就是社会,他们代表着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充斥在这“围城”的内外。

这其中有的人却是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的家伙,如褚慎明、董斜川等人。以哲学家自居的褚慎明,从小以神童自居,认为没有一个先生配得上教他考他,所以从小学到大学都不肯毕业;他想尽办法与外国哲学家通信,因为得到过罗素的回信,便老是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有多厉害;而当他平生第一次跟苏文纨谈“心”的时候,自己却激动得把夹鼻眼镜掉进牛奶杯里,大概苏文纨是一位美女罢了,至于董斜川,据说是一个善做旧诗的才子。他不仅把“家严”和“老世伯”的诗时常挂在嘴上,自己既使在朋友请他吃饭时也要临时写几首。他把唐以后的大诗人概括为:一原二谷三陵四山。有人提出一个“坡”字,他说:“苏东坡,他差一点。”至于新诗,在他看来更是不屑一顾。同样的自大,但是自身却没有多少料。还有苏州寡妇的佣人互相大骂“猪猡”的李梅亭,显现的是另一种小市民的丑陋。

“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韩学愈,而韩学愈最大的特点就是脸皮厚,他有三大“法宝”:一是忠厚朴实的外貌,二是美国克莱顿大学的假博士文凭以及美国《史学杂志》、《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作品,三便是自称为美国籍的太太。凭借这三大法宝,他在那时的人群当中,十分吃得开。就连书中相对“老狐狸”的高松年。在他和韩学愈见面的时候,第一印象能觉得韩“像个君子”;但是见了其第二个法宝之后眼光变的佩服起来,等到看见了第三个法宝——美国老婆,“简直改容相敬了”,但是最终聘请了韩学愈,做其历史系的主任。然而在那时候,谁又能想的到,韩学愈的博士文凭只不过是向爱尔兰人买的,所谓的作品也只不过是刊登在人事广告栏和通讯栏里的文字,而他第三大法宝,他的太太也不过是在中国娶的白俄人。

同样是买文凭的方鸿渐,虽然说话有点刻薄偏激,但是相对韩学愈,其毕竟还是没有到厚颜无耻的地步。当唐晓芙当面质其问买文凭的事以后,他只要听到或想到“克莱顿”这三个字,自己身上就会感觉“一阵羞愧的微热”。身上还保留着那一股薄脸皮,方鸿渐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入哲学系,最后又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到欧洲留学,四年中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正如高松年对他的评价:顶多算个“游学生”。作者似乎对他还有一点笔下留情,加上他在生活上的挫折和爱情上的失败,作为主角的他,读者们往往对他既有讥讽但又有同情。

《围城》一本哲学小说?

书中还有苏文纨、赵辛楣、曹元朗等人,这些人倒是有真才实学,文凭也是货真价实,但是也闹出过许多笑话。比如苏文纨,读大学时,她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方鸿渐,但是当其做了女博士之后,反而觉得自己看淡了许多,于是“委曲求全”,准备在回国的轮船上,给方鸿渐一个“机会”,但是却没有料到,中途出来了一个鲍小姐,捷足先登。在她回国之后,本以为自己这个时候,方鸿渐肯定会喜欢上他,但不料又被自己的表妹唐晓芙压了过去,让方鸿渐喜欢上了她的表妹,本来到此时,苏文纨应该算比较可怜的,但是正因为她由妒生恨,从一个大家闺秀以及才女的形象中瞬间就变的粗俗不堪了,在后来还对唐晓芙添油加醋地大讲方鸿渐的坏话,读起来不仅觉得可笑,简直可耻但又觉得很真实。再到后面,她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逐渐丑化,自己先是嫁了一个“四喜丸子”曹元朗,然后夹带私货,甚至明知已经结婚,却还恬不廉耻地去勾引赵辛楣。至于其他未提及的人,都有着鲜明的形象,要么令人厌恶,要么令人同情,要么令人钦佩不已。

在苏文执的家中,大家自由言论,也是在这儿第一次提出来“围城"是由婚姻引出的,就像身处一座城堡,城外的人迫不及待想冲进去,但是城里面的人却想逃出来。

而书中关于方鸿渐,他的婚姻的确是座“围城”,从他与孙柔嘉相识到结婚,用现代一点的语言可以称之为闪婚。但就在这闪婚的背后,却是方鸿渐在经过和鲍,苏,唐三位女人的感情纠葛后,似乎对自身的情感世界产生了厌倦和恐惧,只不过自己身处异地他乡,教学生活压力颇大,以及好友赵辛楣的促成下,甚至还有他自身对于这座“围城”的诱惑抵挡不住的情况下,导致他在复杂矛盾的心理中,选择了“进城”,准备一探究竟,体验一番。而妻子孙柔嘉也有同样的心理。但是当他们身陷这座城中后,矛盾、变故、困难都接踵而来,令他们防不胜防,在这其中,他们心底也许都在暗自后悔这当初的抉择,以至于最后弄成不欢而散的结局。

有时候,细细思考,三闾大学何尝不也是座“围城"呢?辛楣,鸿渐一行人在刚开始踏上征途的时候,不都对其怀着无限的向往,千里迢迢,历经坎坷,辗转迁移,最终到达终点,这一切,为的是什么?只有他们本人最清楚。而这之后的他们,不也是心底有一种想逃离的想法吗?

“盲恋”的赵辛楣,“困惑”的方鸿渐,“忠夫"孙柔嘉,一个个都相继离开,书中惟有李梅亭、顾尔谦之流留在了那里,我想这座“围城"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不等他们抛弃,便会先抛弃他们。可以说在小说中还有好几座“围城"一般的情节,无一不是先让人们着迷似的向往,后又无情地后悔地厌倦地将其抛弃,置之不理。在我看来,也许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围城"。而大多数人们也许会将原因归咎于客观的因素,但是到底是“围城”本身的错,还是身处围城里外的人的思想的问题呢?

个人的主观因素,当我们身陷“围城"中进退两难时,常常都是怨天尤人,将原因归纳为了最为客观的因素,方鸿渐和孙柔嘉是书中最典型的两个。但是我们试想,若我们本身就有足够坚定的毅力,能时时刻刻思考,不随意踏入城中或已身在城中却足够的理性来认识自己,约束自己,认识他人,了解他人,学习了解,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在选择之前做好了承受负面效应的准备,那么“围城"还会真的“围”住你吗?

城内的范围本来就十分局促,身在城中的人不应该想着去相互挤兑,相互攻击,想想进城的初心,想想当初自己进城的不易,其实相遇于城中或携手共进城内何尝又不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但是,希望在面临选择是否进入“围城"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其进不易,退更难,凡事应应该想清楚之后才去做,不要落得身陷其中,且不能自拔的时候才去后悔。

书中大篇幅的运用讽刺的手法,然而讽刺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真正意义上的嘲讽,而是将他们最深痛的一面以最喜剧的效果表现出来。让人用喜剧方式来接受悲剧的现实,笑不再是笑,哭也不再是哭了。悲喜的意义开始交融,甚至是颠倒了。《围城》作为一本小说来看,他是不错的,但是真正能够奠定他伟大的,应该是书中蕴含的各种人生哲理。读第一遍的时候,也许你执着于书中的情节剧情,但是当你再次捧起它的时候,故事情节已知晓,这个时候细究书中句读之间的含义,也许才是重复阅读的意义所在。相信这个时候的你,一定能体会到原来没有过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