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所有烦躁皆源于肤浅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7-26

我们平常说的许多口头禅其实都有出处。例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其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是现代人能抱着这个大部头去啃的,除了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外,阅者寡矣。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心却越来越浮躁,为什么?因为诱惑越来越多,人们想得到越来越多,而难度却越来越大。尽管众人都晓得浮躁是人生的大敌,但急于追求事业的成功,迫切获取生活的幸福,便按捺不住烦躁的性情,动起了歪脑筋不择手段去攫取想要之物。

给这种“病灶”把把脉,发现“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它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受浮躁影响,人往往表现为三心二意,浅尝辄止;自寻烦恼,怨天尤人;心生焦虑,得失心重;耐不得寂寞,忍不住诱惑……

所有烦恼、焦虑、耐不住寂寞都会引发焦躁不安,遇事常会气不打一处来,吹胡子瞪眼,扯着嗓门怒怼,却丝毫静不下心来内观自己。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就再也无法安静下来面对各种客观问题。相由心生,情绪外化后面目可憎,伤人也伤己,最后落个得不偿失,于事无补,还成了孤家寡人。

对浮躁这种毛病,有没有“良药”可以医治呢?当然有!办法总比问题多,如果生病之人尚有慧根,还没有良知泯灭,不妨服下“慎独”这剂药,确保药到病除。

因为,慎独是一种真心实意的甘于寂寞,它就像泉水般那样甘醇、甜美、清澈,为私欲太甚的人涤清凡尘俗事,留下韵味悠长。就因为现实中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独,反倒是许多人拼命地撕开寂寞的外衣,投身于浮华的世界之中。长此以往,这病落下了根子,成了慢性病,最后导致癌变,病入膏肓再也无可救药。

还是回到开头提到的那句口头禅,深入了解一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据说,三国时期,吴国的吕蒙自小很聪慧,后来跟随孙权,慢慢地得到了吴国重用,最后掌握着军事大权。可是吕蒙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太爱看书学习,有一天,孙权就找了个机会对吕蒙进行教诲。说周瑜之所以能够和诸葛亮相比肩,就是因为热爱学习的缘故。你现在掌握了军事大权,职位也很重要,必须加强学习。

偏偏吕蒙很懒,还会给自己不爱看书找借口,说自己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哪里还有时间看书。

孙权没有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他最起码粗略翻阅一些重要书籍。孙权还大声呵斥吕蒙的借口太烂,因为孙权作为东吴的最高统领,事无巨细忙得不可开交。尽管这样,孙权每天再忙都要抽时间看书。

吕蒙摄于孙权之威,只能认怂开始看书。没想到,读着读着,吕蒙从书本里面得到了许多知识。有一回,大将鲁肃和吕蒙一起喝酒聊天,两个人的聊天内容自然会围绕带兵打仗这方面的话题进行。在交谈中鲁肃发现几个月没见面的吕蒙,在看待某些问题时,那种独到的见解和之前的吕蒙完全不一样,现在变得很是有谋略了。

正是因为吕蒙被孙权劝说读书,知识层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打仗的谋略也越来越高明。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便是吕蒙之策。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一次相见聊天的内容,竟然流传了出去,后来被当作是一个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千古佳话。

可见,人一旦在认知层面肤浅,就会心浮气躁,浮躁的结果导致烦躁,烦躁致使情绪失控,结果可想而知。如若用心修炼慎独之境,心灵保持平静和安宁,可避免再在熙熙攘攘的浮华世界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宁拙不取巧,砥石以砺金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长线投资人生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好的用嗓习惯延长歌唱寿命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耕耘心田是向生活要质量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闲言碎语聊情商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对生命的些许思辨......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让精神世界沐浴一米阳光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欣赏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歌曲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


谢谢您的关注,我们不做信息搬运工,我们是原创新工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