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宏伟工程之直道是人类公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秦的疆域非常辽阔,史载其时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帝国的建立经历了连年的残酷征战,秦军的铁骑也因此踏遍东西南北。为了快速攻防,秦人的另一项震惊世界的大工程是直道。 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为快速反击和抵御北方匈奴侵扰,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师督军,役使10万名军工,一面镇守边关,一面修筑军事要道。这条在陕北被俗称为“皇上路”、“圣人条”的道路,南起秦都咸阳军事要地林光宫(今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自海拔1600米的子午岭东侧,由南向北,途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安塞、志丹、子长、靖边等14个县,逢山劈山,遇谷填谷,纵穿黄土高原直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孟家湾)。从秦直地道图上看,这条大路几乎是一条直线,纵贯南北,战事紧张时,自咸阳出发,骑兵部队48小时就能到达边境。 欧洲有句流传甚广的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大道让欧洲人自豪了千余年。而早在罗马帝国兴盛之前200年,中国的秦始皇就修建了一条宽20~60米、全长700多公里的古代“高速公路”。如果将长城比作盾牌,那么直道就是一把利剑,对维护帝国的安全、促进民族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车粼粼,马萧萧,20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秦直道路面依然清晰可见,平坦如初,并且不生树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公路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秦朝的科技是非常发达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令后世感慨于当时科技的先进,铜车马的焊接是不同金属的焊接,这种工艺在当今依然是焊接领域的难题,而秦朝铸剑中已经采用了记忆合金的技术,只是更加高超和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