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半路出家”却活成别人眼中的达人

 晨晓光 2020-07-26

总有美好能为生活添彩,总有“达人”能让世人惊艳。

7月起,乐椿轩进入“文化艺术月模式”,摄影展、书画展、剪纸展、拉歌大赛……精彩纷呈的展览一场接一场,小镇上的银发达人纷纷亮相。仔细一打听就会发现,这些“70后”“80后”甚至“90后”的长者无一不是“半路出家”,有人甚至入住小镇之后才触发新的兴趣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人生就是一段追梦的历程,乐椿轩为长者们打造了一方宽广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座长者小镇上达人扎堆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一旦被唤醒,人生将无所不能。在乐椿轩,这绝不是一句“心灵鸡汤”,而是长者们的深切体会。

“没来乐椿轩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有一天能蹬上高跟鞋、穿上旗袍,走起猫步。”高阿姨的心声代表了她身边的大多数。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引领,乐椿轩奉献给长者的,不仅仅是银发一族专属的生活乐园,更是一隅快乐自主的精神家园。

进入7月,乐椿轩·长者小镇也迎来文化艺术生活的“嘉年华”,长者们平时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明德学院课程的收获和成果集中展示,“艺术达人”纷纷出现。



乐椿轩的“艺术达人”


你看,穿着芭蕾舞裙翩翩起舞的阿姨们,美的很!

你看,拉丁舞步灵活节奏带劲的叔叔,分明就是年轻小伙!

你看,门球场上的拉歌比赛,欢声笑语!

你看那些认真切磋、交流分享的长者们,分明就像校园里的大学生。

小镇诗人李维镜曾以藏名诗为本届乐椿轩文化艺术月“素描”:

“任由治义,俯仰时光”说的是入住小镇后拿起相机,记录乐椿轩大事记的摄影“达人”由治义叔叔;

“妙手丹青,淡雅炳新”中提到的刘炳新叔叔,年近九旬仍画笔不停,神韵丹青描绘生活的美好;

“斧凿刀刻,先锋雕装”,贺先锋叔叔用一把刻刀进行根雕创作,雕琢的是生活的百般况味;

“心灵手巧,纸剪葵香”中提到的王葵香阿姨,痴迷剪纸的千变万化,“百版剔透,千变沧桑”。  

在乐椿轩,达人的故事俯仰皆是。

1

摄影大师

照片就像乐椿轩档案馆

一笔一本、一台相机,这些是由治义叔叔的“标准配置”。用它们记录下乐椿轩·长者小镇的所见所闻所感,取名为“乐椿轩大事记”。本届乐椿轩文化艺术展的“首场秀”,就是由叔叔的摄影展。

在展出现场,由叔叔还分享了自己拍照的心路历程,他拍照靠的就是用心观察。从明德学院丰富热闹的课堂,到乐出行银发背包客的张张笑脸,从一场接一场的走秀、演出,到疫情之下小镇密不透风的防疫措施……由治义叔叔的镜头“定格”下长者们在全新养老体系中怡然自得的生活。

此前,入住乐椿轩仅4个月后,由治义叔叔就曾开办了一场小型的个人摄影展,记录的就是他在乐椿轩里的生活,也记录下乐椿轩一点一滴的成长。

“大事记”俨然是一个小小的“乐椿轩档案馆”,数千幅照片,一篇篇“大事”,从一位在住长者的视角,立体地呈现出乐椿轩这座新型养老社区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精神“王国”。也生动讲述了小镇居民乐活无忧的晚年生活。由治义叔叔的晚年生活也在入住小镇之后华丽转身。  

2

剪纸大师

突破自己找到乐趣所在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阿甘正传》里这句经典台词用来形容王葵香阿姨再合适不过了。

这位高校工科教授,退休放下教鞭之后,她开始养花、画油画,路子越走越文艺。

三年前,入住乐椿轩之后,正赶上明德学院开课,在众多兴趣班当中,王葵香阿姨选择了从来没接触过的剪纸——她想要突破一下自己。于是从磨剪子开始学起,模仿、上色、点色,逐步进阶到能自创剪纸作品了。

本届文化艺术展上,王葵香阿姨精选出37幅剪纸作品,很多作品是她结合自己的绘画功底自创出来的。她新近完成的得意之作八仙过海,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神情活灵活现。从明德学院剪纸课的学员到老师,王葵香阿姨凭着一股子“痴”劲儿,一路“通关升级”,努力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在艺术展上,她还现场收到新的学生了呢。

“这一切都要感恩乐椿轩。”王葵香阿姨说,如果不来乐椿轩,剪纸的乐趣她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

3

根雕大师

过90岁仍痴迷雕刻艺术

贺先锋叔叔是本届乐椿轩文化艺术月参展者中年龄较大的一位了,虽然他过九旬,但他手中的刻刀仍然不停歇。他曾是一名军医,退休后,脱下白大褂拿起刻刀玩儿根雕,越刻越上瘾,也越来越难舍对“根的情谊”。

在根雕展的现场,贺先锋叔叔仍是一顶小礼帽的“绅士风”装扮,有人在作品前驻足,他就在一边笑咪咪地陪着。贺叔叔此次展示的根雕作品既有经典的老子、屈原等古人形象作品,也有抽象的后现代风格摆件,还有生动俏皮的猫咪、企鹅等可爱的小动物,更有实用性极强的衣架。不少作品是入住乐椿轩之后创作的。

对于贺先锋叔叔而言,乐椿轩就是他在旅顺的一个“家”,这个“家”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在这里,他不仅仅是受人尊重的“根雕艺术家”,还曾当过《长者月报》的撰稿人,这些爱好的最大化发展,让贺先锋叔叔每天都过得充实而且快乐。

4

国画大师

64岁拿画笔88岁画如诗

本届乐椿轩文化艺术展现场,刘炳新叔叔现场作画的场面,引发了“强势”围观。“刘老师现场作画了,有才有才。”不少粉丝拍下照片转发朋友圈。

刘炳新叔叔退休后,从64岁才开始拿起画笔画国画,至今已有20多年。“只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刘炳新叔叔用自己的经历为这句话写下生动的注脚。画着画着,就画出了名堂。在老家山东济南,他的国画,在老年画界颇有名气,也屡次获奖。

入住乐椿轩,刘炳新叔叔又执掌明德学院国画班教鞭。远离柴米油盐、排队交取暖费卫生费的生活琐事,乐椿轩的广阔空间让他如鱼得水,也有时间静下心来,潜心作画,因此收获了众多粉丝。

作者:袁 元,编辑:刘 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