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孩子厌学原因不是玩手机,更不是青春期叛逆,你的有毒管教行为才是根源

 壹心大哥 2020-07-26

有一位妈妈线上来询问我,向我倾诉她14岁念初二的孩子整日玩手机,马上下学期就要进入初三面临中考了,厌学了不想去读书,怎么讲他都是油盐不进,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我个人多年来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显示,孩子若是沉迷于玩手机游戏,其实传达的就是家庭中几乎没有良好的沟通对话。

在过往年代的家中,即使没有对话,孩子的叛逆也比较少。除了家长权威势力较大,孩子也可以逃避到大自然,逃避到各种课外书之中,逃避到朋友伙伴群体里。

而今天世界面貌大变,各种3C产品抓住人性,人们很容易遁逃进入3C里面的游戏、娱乐虚拟世界,而不是利用或控制3C产品。

缺乏对话导致沉迷玩手机

我常常看见几个画面:父母带着幼儿外出,父母也许在谈话,也许在做其他的事,孩子觉得无聊了,在一旁哭闹着,家长不堪其扰,拿出手机或平板给孩子玩耍,孩子便乖乖的安静了。

孩子生来就是需要陪伴,这是父母应有的认知,当孩子无人陪伴或无人对话连接,就会吵吵闹闹。大人不想陪伴孩子,不想与孩子对话,多半会以手机、平板代劳陪伴孩子。

日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是愈来愈欠缺家长的对话,他们到青少年时期,往往将重心放在手机游戏中一去不复返,从此沉迷下去了。

还有的父母挺无奈,他们从未让手机陪伴孩子。甚至他们也做出榜样,在家里很少使用手机。

其实事出同因,由于家庭欠缺对话,家长往往只要孩子听话、顺从,最后孩子选择玩手机玩游戏,成为他们惯性解闷的“良伴”,在烦躁无聊时常相左右的“伙伴”,而不是从手机中学会运用各项软件功能,也同时运用他们自己的时间。

父母的日常对话,若经常使用命令语句,孩子自然不想聆听,遁入手机与网络对话,才不会有人指责、命令他,慢慢地手机与网络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游戏只是他们获得掌控感、价值感的安全地带。

当然这个结果绝对不是家长乐见的,所以这位14岁男孩的妈妈很无奈的说:“自己对儿子说道理,但是儿子都不想听啊。”

说道理其实也不是对话,说道理也是让孩子听话,听从大人认定的道理不是吗?所以说大人通常会对孩子说:“我在认真说,你都没在仔细听啊。”

想象自己遇见一个人,每天指责你,你想要和那个人连接吗?

想象自己遇见一个人,每天命令你,你想要和那个人连接吗?

想象自己遇见一个人,每天说道理,你想要和那个人连接吗?

孩子自然就跑去找电脑、手机对话,或者到外面头交朋友,或者沉浸在追网红、明星的潮流,又怎么想和父母连接呢?

同样的例子,不少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是如此。这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从小表现听话、懂事、乖巧。在家人的期待中成长,认真读书获得好名次,倍受大家期待,在兢兢业业的学习中,有些尖子生从成绩中得到肯定的价值,暂时没有问题。

一旦他们有了挫败感,生命急于寻找能量的出口,经常会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世界,沉迷上瘾无法自拔。

如果探索背后的原因,那是尖子生过去为了功课,很少跟家人日常分享话题都锁定在成绩,并没有建立有效支持型的对话。他们学业的优势在受挫后,内在无法忍受挫败的能力,外在也没有与家人建立健康对话,状况就令人担忧。

偏偏建立健康对话的基础,首先要先抛开成绩话题,也要先抛开沉迷于游戏的话题,从分享与互动开始,家长欠缺这些谈话的认知,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无从处理孩子的问题。

难道孩子不懂道理,不能告诉他们吗?告诉他们沉迷于游戏会影响视力与健康,告诉他们成绩跌落不要在意,再接再厉,这些道理孩子都懂。

实际上我们都懂抽烟伤肺、酗酒伤肝以及投资风险有赚有赔的道理,如果父母不先梳理孩子的感受,而是以明讲或暗示方式灌输道理,让孩子听话,问题终究解决不了。

道理的传输途径类似于智慧开导,除了传统填鸭模式,就是我说你听的模式之外,还有透过体验性的理解,透过好奇打开视野,或者从日常对话中到阅读,都有如此的认知。尤其以体验性的理解,最好的方式是透过亲子对话深刻体验自己的内在,这种成效非常不错。

与沉迷手机游戏的孩子对话

这位14岁男孩妈妈提出一个请求,能否让我亲自指导孩子,用我的方式与孩子“讲道理”,因为这位妈妈是我们亲子对话学习圈成员,我答应了并要求孩子必须愿意先加我为好友。

但是我同时告诉这位妈妈,你眼中孩子的叛逆、玩手机、沉迷游戏、厌学、学习动力不足之类的标签就不要再给孩子贴上了,可以有意识的暂停这种负面评价。

因为作为母亲如此固执地否定自己的孩子,不仅让自己深陷自责焦虑,也让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面对母亲的否定无能为力,孩子转而就会对自己愤怒,愤怒自己的无能为力。

不多久,这个叛逆的孩子加我验证通过后,给我发了个很无奈的表情。下文对话内容中为了隐私考虑,孩子名字用军军替代。

我主动问军军:“你怎么想到主动加我为好友的啊?”

军军:“妈妈命令我必须加的。”

我:“妈妈命令你时,你会生气吗?”

军军:“不会生气啊,反正加好友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我:“军军,谢谢你如此坦诚,同时我也看到你面对陌生的大人其实是有一份勇敢的。”

军军回了个不好意思的表情给我。

我:“你妈妈跟我说这次期末考试你没有考好,都是因为你整天玩手机导致的,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可以吗?”

军军:“这次考试的确没有发挥好……”

我:“那么你认同妈妈说的,因为玩手机导致没考好这个说法吗?”

军军:“不认同!”

我:“军军,发生什么事了?让你并不认同妈妈的这种说法呢?”

军军:“这次考试题目有点难,再加上今年我们真正上课时间也短……”

我:“你的意思是这次考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好,再加上考试题目比较难,你就会有压力,考试的时候就会感觉紧张,是吗?”

军军:“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那么你班上其他同学考试发挥的如何啊,有没有类似你这样的紧张啊?”

军军:“我不知道,我很少跟他们来往。”

我:“你在学校很少跟班上同学来往吗?”

军军:“嗯,基本上我一放学就回家了。”

我:“那么,你在学校好朋友多吗?”

军军:“好像就1、2个吧。”

我:“军军,那你在学校时常会感到孤单吗?”

军军:“有时候会觉得孤单。”

我:“那你有没有跟妈妈说在学校感到孤单的事情啊?”

军军:“不想跟她说,她就知道关注学习,这些事情她才懒得听呢。”

我:“军军,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你怎么了?”

军军:“我妈妈当我考差时就知道数落我的不是,如果考好了,又会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还把成绩单发到朋友圈,以为我傻不知道啊。”

我:“那你是怎么看待妈妈这种做法的啊。”

军军:“我觉得我都是在帮她读书似的……”

我:“这个想法,你有没有跟妈妈聊过啊。”

军军:“说过没用,她直接一句怼过来,我辛辛苦苦给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就是让你认真读书,结果你还反咬我一口,说是为我读书,你不读书以后你就是个废物!”

我:“妈妈当时这么说你,你当时应该很生气吧?”

军军:“嗯,生气又能怎样?她毕竟是我妈妈,也是为了我好。”

我:“那么说,你当时是不敢对妈妈生气,也不允许自己对妈妈生气,是吗?”

军军:“是的。”

我:“那你有对自己生气吗?”

军军:“有点,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我:“于是跟妈妈争吵过后,你就会躲在房间生自己的气,不愿跟妈妈再说话,是吗?

军军:“是啊,基本当妈妈的都这个德行,烦死她啦。”

我:“躲在房间里,你一般会做什么呢?”

军军:“以前是上网玩电脑游戏啊,自从电脑被爸爸砸了后,现在就玩手机上的游戏啊。”

我:“那你觉得这样好吗?能够让你的生气少点吗?”

军军愣住了,过了许久才回复我:“好像也没什么多大的帮助,不过玩游戏的时候,就忘了这些了。”

我:“军军,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跟我第一次就坦诚开放地说了这么多,听得出你内心是很照顾你妈妈感受的,我能看到你有一份善良在这里,下次我们再聊,好吗?”

有毒行为才是根源

与孩子对话结束后,我又跟军军妈妈聊了很久,了解她原生家庭中的一些经历,才知道她小时候姊妹较多,她是其中不太被重视与关怀的孩子,只有当她考试成绩好的时候,父母才会偶尔表扬一下。

通过我与她对话,我才知道军军妈妈一直有个未被满足期待在心里: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肯定。她现在的丈夫也是她自己选择的,父母一直不满意,认为是农村的、家庭条件不好,虽然现在丈夫事业小有成就,到现在父母言语间对此都颇有微词。

当我把与孩子的聊天记录发给军军妈妈看,军军妈妈回应我:“你好像也没把道理给孩子说通啊?我还以为你能让孩子马上不玩手机了啊。“

我哑然失笑:“我与孩子对话的目的不是通过我的道理来说服他,我仅仅是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与行为有清晰的觉察,孩子天生有向上走的渴望,如果没有各种情绪的干扰,孩子自己会对问题负责任。”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有毒行为可循环数代,虽然每一代上演的家庭戏中,演员有所改变,戏码看似不同,但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痛苦和折磨。”,这里的有毒行为就是指不恰当的家庭教育行为。

军军妈妈现在管教孩子的行为其实就是她原生家庭的有毒行为的延续,她的童年中父母很少关注与肯定,她自然就会感觉很孤单、很委屈,内心渴望家中成员能够互相关怀、相亲相爱。

于是当她自己成家当了母亲后,她其实也怀着隐秘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愿望:这一次,我要把残缺的部分修好——然后屡屡失败。

可是一个人幼年生活中的心理创伤会驱使她不自觉地、强迫性地在心理层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发育阶段,在现实中重复童年期痛苦的情结和关系。

在心理学还有一种说法,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也就是说你如果没有想办法解决你自己童年对父母的愤怒,害怕,委屈,自然成年后就会把这些情绪转移到配偶和下一代身上,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家族关系中的有毒行为会不断重演。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