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世田曾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早期教育也不例外。”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孩子什么时候上幼儿园最好成了家长最关心的话题。3岁是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孩子未掌握这4个技能,入园也会吃苦头。 1、沟通、求助的能力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想要孩子在幼儿园体会到开心,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比如,身体不舒服知道要找老师寻求帮助,中午没有吃饱知道要向盛饭的阿姨说等等。 如果孩子不会沟通,不会求助,就会凡事憋在心里,交不到朋友,不会保护自己,体会不到人多的乐趣,慢慢地就会排斥去幼儿园。 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敢说话,引导孩子会说话,教孩子懂礼貌,千万不要让孩子天天“宅”在家里,要在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 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引导孩子勇敢表达、完整表达,到幼儿园中也就不容易因为不敢说话或者说不清楚而受委屈了。 2、独立如厕的技能俗话说,“人有三急。”因此,父母一定要教会如何孩子独立如厕,还要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厕所不能乱去。 与家里不同,幼儿园孩子比较多,老师不会像父母一样随时看着每一个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帮忙就不会上厕所,就会导致孩子总“尿裤子”。 可能还会引发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心理脆弱一点的孩子可能会为了不被别人笑话一直憋着,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照顾的太细致,不要怕孩子学不会,也不要怕孩子嫌脏,什么都替孩子做,要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所必需的技能,要让孩子多动手操作,培养孩子没有父母在也能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独立吃饭的技能身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很多孩子在家里一直都是是衣来招手,饭来张口。家长总以为孩子还小,不让孩子自己吃饭,再不就是害怕孩子弄得到处都是,这样一来,到了幼儿园孩子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不会用餐具,吃饭太慢,总是吃不饱等等。这样不仅会耽误孩子长身体,还容易让孩子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吃饭,即使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饭会弄得满桌都是饭粒也要鼓励孩子,“宝宝,你真棒,要不要尝一尝这个呢?”等等。 同时,还要指导孩子用各种餐具,有了父母的耐心教导和贴心鼓励,孩子才会越做越好,才能越用越熟练,到幼儿园才不会因吃饭而着急。 4、交朋友的技能很多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就是因为怕生,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感到不自在。孩子不会交朋友,就不会很轻易地融入集体,在幼儿园就会感到很孤独,慢慢的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因此,家长一定要提前培养孩子交朋友的能力,鼓励孩子广交朋友。比如,教孩子如何加入其他小朋友的圈子,想要和别人交朋友该怎么做怎么说等等。千万不要为孩子选择朋友,让孩子远离某个小朋友。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每天才会开开心心的。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想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并不是一件难事,重要的是,父母要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静静给大家推荐一套《从此爱上幼儿园》系列绘本。 这套绘本共8册,36个有声故事,包括人身安全、好好吃饭、礼貌待人、和老师同学好好相处等8个方面。 通过风趣幽默的文字和温馨的绘画风格帮助孩子消除入园恐惧,产生对幼儿园的向往,同时帮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和情商。 另一套《我爱幼儿园》系列绘本,是法国童书作家精心打造的入园准备绘本,绘本中以小男孩米勒为主角,讲述了米勒从不适应幼儿园到爱上幼儿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故事。 这套绘本对幼儿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代入感十足,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正确看待输赢、适应陌生环境、及时表达需求、融入集体生活,引导孩子与米勒共同成长,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