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土保持(六十三):防护林与防护林体系

 gymrlwu78v8b0h 2020-07-27

秉着“为水保,做贡献”的想法,和大家说说水土保持的故事,欢迎交流,欢迎讨论!

今天说一说:防护林与防护林体系

01

防护林

防护林(protection forest)  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等功能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由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组成的森林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中枢。森林植物群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转换和能量循环,它除了建造自身的生物量以外(为人类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等林副产品),与环境因素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并对环境产生多种有益的影响,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善河川水文状况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平衡等。

概述  中国南宋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是一部阐述保持水土及改善生产条件的著作。清末,梅曾亮所著《书棚民事》中曾描述了山地毁林开荒之害,较详尽地阐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这些记载都表明人们在生产斗争中对于森林的防护功能以及保护森林同生产之间的关系有着明确的认识。

19世纪中叶,B.B.道库恰耶夫,Π.A.科斯特切夫等人针对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干旱风、土壤侵蚀等,在沙皇俄国欧洲部分的卡明草原于1843年营建了草原农田防护试验林,成立了世界上第1个防护林试验站,积累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此以后的150多年里,全球营建具有国家规模的防护林工程的有美国大平原各州林业计划,也称作“罗斯福工程”(1935年~1942年);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1949年~1965年);中国以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防护林建设为代表的防护林工程(1950年~1978年);日本的治山治水防护林工程(1954年~1963年,1964年~1973年,1974年~1983年);北非“绿色坝”跨国防护林工程(1970年~1986年)等。这些工程基本按计划建成,为保障工程庇护区域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累了防护林工程建设经验及其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对构建和丰富现代防护林学作出了贡献。

从1950年起,中国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开展防护林建设,同时,在河北西部一些河流的两岸,河南东部的黄河故道,陕西北部榆林沙荒地和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沙地以及新疆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已建成的防护林对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起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兴建具有国家规模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护林林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即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特用经济林、薪炭林。其中将防护林界定为“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等二级林种。在实际工作中其下又区分了三级林种,如水土保持林中又划分了固坡林、沟道防护林等。防护林林种的划分可根据其防护对象、防治主要灾害及其经营目的来进行。

02

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体系(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在某一区域或流域范围内,由不同结构的多级防护林林种所组成的防护林有机整体。防护林体系对当地特定的自然灾害发挥着生态防护效益与功能。

防护林工程的兴建有其明确的防灾、治灾针对性,因而必须对区域性的主要灾害种类、发生发展、危害性质、规模程度等进行考察、分析、确定,以便因害设防。全球防护林工程所针对的主要灾害种类有:黑风暴、沙尘暴、强风、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及与其相关的旱灾、洪水、滑塌、泥石流、土壤盐渍化及水域的边岸侵蚀等。防护林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土地利用方向、传统的生产基础、灾害性质与程度,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因而,在防护林这一大林种的前提下,产生次级防护林种的区划。如中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将中国防护林林种组成区分为三个次级防护林体系,即干旱风沙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和环境保护林体系。在各个次级防护林体系之下,再区分为22个三级林种。70年代~80年代,日本学者将其治山治水山地防护林体系区分为17个次级林种。显然,这样的防护林体系的特点强调防护林体系拥有的防护功能和生态效益,它所涉及的理论依据、技术措施、经营方向包括与防止灾害的关系、林种配置、树种选择、林分结构、林分更新效益评价和经营管理等。

1992年,中国学者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内涵界定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有机组成部分,在该生态系统总体生态经济目标下,以优化土地利用为基础,以发挥当地水土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生产潜力为依据,以防护林为主,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科学布局,实行各林种、树种的合理配置与有机组合,充分发挥多林种、多树种生物群体的多种功能与效益,是一种功能完善、生物学稳定、生态经济高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

这一科学界定,准确地阐述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概念,在体系的组成上涵盖了几类不同经营目的的林种,各林种的起源有天然形成的和人工营造的。防护林虽是第一位的,却不是唯一的。在区域或流域范围内,通过体系的科学配置,使拥有多种功能和效益的林木群体(林种)有机结合,形成区域的整体生态屏障。体系内各林种配置上突破单一模式,农、林、牧相结合,形成拥有巨大生态经济潜力的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采用多种育林营林方式,实行多种营林植物材料(乔、灌、草)相结合。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兴建了著名的“'三北'(东北西部、西北、华北北部)防护林体系工程”,它涉及到国土总面积的42.4%。经20年的工程实施,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级生态工程。

(~~~结束啦~~~)

来源:《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