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是比较清净的,我的朋友圈,终于没有人秀收益。 终于没有人,再问你这个股票,那个基金怎样了。 一、周五大跌的真正原因 上周五的大跌,说白了,短期涨幅太大了。 周五网上传的什么发布会,被证实为谣言。 从上面这张图看,剔除金融服务后,A股整体PE达到40倍,这已经是2015年牛市顶峰的水平了。 科技、消费、医药的主要品种,估值早超过了2015年,应该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了。 中美关系,只是一个诱因,根本原因还是部分板块估值过高了。特别是医药板块,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配置医药行业持仓比例达到23%,创下历史新高。 这也是我一直减仓医药股的原因,板块过热了,医药的景气度很难提升了,过热的东西,风险总会大一点。 科创板的减持,也被认为是一个诱因,但要提醒的是,科创板在上市一年后的减持,本来就是公开消息,并不是新消息。 只是因为股市下跌,就作为下跌的理由,如此而已。 这就好比,如果上周五大盘上涨5%,那么一堆媒体和机构会列举,大涨的10几个理由;如果下跌5%,他们又会列举下跌的10几个理由。 如此而已。 科创板的估值,大部份是偏高,但里面的投资机会,显然是有的。 这和美国股市一样,其实大部分公司是毁灭价值的。 唯有1%的优质公司,创造了市场的多数收益。 二、散户应该做什么 这一段市场波动大,有不少读者在后台咨询股市的问题,统一做个解答: 1、作为散户,在股市赚钱是很难的。如果你都需要提问,来解答投资一个公司的困惑,那么建议你去买公募基金。 2、公募和私募对比,我认为公募基金明显好的多,信息公开、随时赎回,而且只有1.5%的管理费。 公募基金的唯一问题,在于选择难度大,同一个基金公司,有业绩很好的门面基金,也有业绩稀烂的基金。 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买头部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的招牌基金,管理时间在五年以上的,不曾换过基金经理的。 我想,一个基金公司,再怎么样也不会把招牌基金做烂。 3、散户投资要注意的一个大问题是,倒金字塔式投资。 什么是“倒金字塔”式投资,初期底部买的少,上涨后,不断追加资金,但由于初期持仓不大,所以获得收益并不高。 当市场景气度达到顶点后,投入重资,甚至卖房买股。 每当有人问我,是否该卖房炒股的时候,我一般回答,不要。 此时市场往往开始回落,你发现已经满仓或重仓,导致亏损巨大,把前面盈利都吞噬了;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投资者不断降低基金仓位,等到了底部的时候,基本也就空仓了。 如果想要避免这类失败,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正金字塔投资 按一定比例从底部向上,逐步减少买入仓位,比如第一次开仓时买入40%,再出现买入机会时分别按30%、20%、10%的比例加仓买入。 这样由下向上逐渐减少比例的加仓方法使底部的持仓比例较高,避免由于在头部加重仓导致稍有回调就陷入亏损的局面。 第二个:定投 选择每月固定投资一定比例,回避短期过度集中的投资,拉长成本区间。 投资的要诀就是“低买高卖”,但却很少有人在投资时掌握到最佳的买卖点获利,为避免这种人为的主观判断失误,投资者可通过“定投计划”来投资市场,不必在乎进场时点,不必在意市场价格,无需为其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 定投解决的是择时的问题,其实如何择时,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不如通过定投,选准优质公司或优质基金,长期看,效果一般远好于择时。 三、重仓股曝光 周末研究了一下公募基金的二季度报告,分析了一些数据,发这里分享。 公募前20大增仓,可以看到,长春高新、中国中免、药明康德、亿纬锂能、恒生电子,出现了超过100%的增持。 在持股家数上,立讯精密成为最多公募选择的重仓股品种,1096只基金将其买为前10大重仓股,其后是五粮液、恒瑞等,而传统的招行、平安、伊利等不见踪影。 这说明,公募走向了明显的成长风格,减持了价值风格。 下面再列一下几个代表性的明星基金经理的持股。 上面是管理规模排名前10的基金经理,其中,也有部分是指数基金经理,这里不分析指数类持股。 广发基金刘格崧持股,是高度集中的风格,集中在科技、医药,特别是康泰生物的持股,市值达到87亿。 我个人觉得,刘格崧盈亏同源,对部分公司持股过于集中,上涨固然凌厉,那么一旦市场变化、或者风格转换,这么集中的持股,会有一定的风险。 汇添富胡昕炜的持股,集中在消费股,他的三个重点品种,茅台、五粮液、中国中免,今年涨幅都是比较高的。 鹏华基金王宗合,他的重仓股,和上季度没有变化。可以看到,他比较偏好的一个公司,贝达药业。 睿远的傅鹏博,这也是一个网红基金,二季度规模176亿元,刚宣布暂停申购。 傅鹏博持股比较均衡,科技、周期、医药,偏成长路线,前10大没有消费股。 南方基金茅炜,持股偏科技,但是搞不懂的是,前10大有三个公司,中国广核、京沪高铁、邮储银行,这三个公司和他的科技股选股路线,看上去是偏离的,而且有两家属于次新大盘股,选股的逻辑在哪里? 易方达张坤,选股集中在消费、医药,简称茅五泸,这只风格在过去业绩是很好,但一个问题是,一旦风格转换,业绩将会怎样? 兴证全球董承非,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明星基金经理,兴全趋势成立15年21倍收益。 董承非的持股,看上去中规中矩,对永辉超市比较看好,持股额最大,但是根据我的个人感觉,永辉超市,线下不如沃尔玛,线上不如天猫京东,优势在哪里? 最后是富国朱少醒,15年如一日,只管理一只基金,15年17倍,也是不错的业绩。 朱少醒的行业比较均衡,金融、科技、消费、医药、物流,偏成长风格。 文章最后说一下券商研报,7月26日,多数机构对A股走势表示乐观。 中信证券认为,任何突发冲击都是新的入场时机; 海通策略指出,牛市3浪上涨的中期趋势没变。 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维持市场处震荡格局判断,国泰君安认为当前处于震荡下沿,积极亮剑。行业层面,各机构存在一定分歧. 海通策略认为科技+券商的主线继续。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建议关注消费、医药等结构性行情。 招商策略提出关注大宗商品及国内大循环受益领域。 我个人的感觉是,券商策略报告的可读性,有下降的嫌疑。 这里面有几位过去一直比较看好的分析师,但是一个报告,如果你先有立场,再堆砌观点,那么可信度大打折扣了。 我偏好那种不预设立场的报告,一切尽量唯实。 无论牛市还是熊市,你能赚到钱,就是好市场。 而散户,在所谓的牛市,往往亏损是最大的。 所以,还是带着一种怜悯的心理,来投资和分析比较好。 不轻言牛市,才是温柔的慈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