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干與地支(一)

 秦之过也 2020-07-27

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文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五行大義》說:「干支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堯之所制也」。干支同五行一起,是反映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全息盤。它把易學、陰陽、五行同古天文學融於一體,形成了歷、律、候三位一體的六十甲子數,從而動態地表現出歲運的盈虛、氣令的早晚、萬物的生死榮枯。可見,干支既表示時間性,又有物質性,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特殊反映,也是宇宙統一場的表現。干支實際上是宇宙天象的代名詞。「干支」之中蘊含有極其重要的科學禸涵和哲學意義。

一、天干:

1、天干簡稱「十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由五陰干和五陽干組成。


2、「十干」的五行屬性、方位、季節


3、「十干」與河圖的關係


4、「十干」之合化
《黃帝內經》中提到「五運六氣」中的「五運」即是十天干兩兩合化的結果。

例如:今年己亥年(公元2019年),如上圖所示:甲己化土,則己亥年中運為土運;因己是陰干,故為己亥年土運不及之年。

5、「十干」與人體的匹配
(1)、「十干」對應於人體臟腑

甲膽乙肝丙小腸,
丁心戊胃已脾臟,
庚是大腸辛是肺,
壬是膀胱癸腎贜。
(2)、「十干」與人體經絡的關係
甲乙,主春(肝經春季氣血最旺),五行屬木。
甲:“陽木”在人體對應于足少陽膽經,膽經甲日氣血最旺;
乙:“陰木”在人體對應于足厥陰肝經,肝經乙日氣血最旺。
丙丁,主夏(心經夏季氣血最旺),五行屬火。
丙:“陽火”在人體對應于手太陽小腸經,小腸經丙日氣血最旺;
丁:“陰火”在人體對應于手少陰心經,心經丁日氣血最旺。
戊己,主長夏,五行屬土。
戊:“陽土”在人體對應于足陽明胃經,胃經戊日氣血最旺;
己:“陰土”在人體對應于足太陰脾經,脾經己日氣血最旺。
庚辛,主秋(肺經秋季氣血最旺),五行屬金。
庚:“陽金”在人體對應于手陽明大腸經,大腸經庚日氣血最旺;
辛:“陰金”在人體對應于手太陰肺經,肺經辛日氣血最旺。
壬癸,主冬(腎經冬季氣血最旺),五行屬水。
壬:“陽水”在人體對應于足太陽膀肮經,膀胱經壬日氣血最旺;
癸:“陰水”在人體對應于足少陰腎經,腎經癸日氣血最旺。
以上規律表明了中醫在臟腑疾病的治療及愈期的判定方面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素問·臓氣法時論》曰:「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病在心,愈在長夏;……
病在脾,愈在秋;……
病在肺,愈在冬;……
病在腎,愈在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