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等到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肝癌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而且肝癌对放化疗并不敏感,因此,靶向药治疗就成了晚期肝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手段。 索拉非尼是全球第一个用于治疗肝癌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线用药。 不过,索拉非尼效果并不理性,耐药时间较短且副作用较大,平均只能延长肝癌患者2.8个月左右的生存时间。 ●目前批准适应症 1.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 2.治疗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的肝细胞癌。 ●推荐剂量 索拉非尼的剂量为每次400mg(2×200mg)、每日2次,空腹或伴低脂、中脂饮食服用。 ●常见不良反应 手足皮肤反应(8%-16%),腹泻(8%-9%)、体重减轻、疲劳等。 ●是否医保 该药于2006年9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已经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 二、乐伐替尼 乐伐替尼也是治疗肝癌的一线靶向药,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靶点包括有VEGFR1/2/3、PDGFR-α、FGFR1/2/3/4、KIT、RET。 在药物设计上,乐伐替尼与索拉非尼都能抗血管生成,但乐伐替尼作用的靶点更集中、抑制作用更强,副作用也更少。 而且,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HBV)感染引起的肝癌占总病例的90%以上。而乐伐替尼对HBV相关肝癌的有效性明显优于索拉非尼,更适合中国的肝癌患者。 ●目前批准适应症 1. 甲状腺癌。 2. 晚期肾细胞。 ●推荐剂量 患者体重>60Kg,12mg,口服,每日一次;患者体重<60Kg,8mg,口服,每日一次。 ●常见不良反应 高血压(76%)、掌足红肿综合征(65%)、食欲减退(61%)及蛋白尿(61%)。 ●是否医保 乐伐替尼由日本卫材公司独立研发,2018年9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还未纳入医保。 三、瑞戈非尼(拜万戈) 瑞戈非尼是治疗肝癌的二线靶向药,也就是说,肝癌患者在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以服用这个药物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该药的靶点包括VEGFR1/2/3、PDGFR-α/β、B/C-Raf、KIT、RET、FGFR1/2。 ●目前批准适应症 1. 不能通过手术切除以及使用其它已上市药物治疗无效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 2.于既往曾用基于氟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化疗等治疗的转移结肠直肠癌(CRC)。 3. 目前肝癌的适应症正在做申请。 ●推荐剂量 60mg(4x40mg),口服,一日一次,28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第1-21天服药。 ●常见不良反应 高血压(15.2%),手足皮肤反应(12.6%),乏力(9.1%),腹泻(3.2%)。 ●是否医保 该药由拜耳制药公司研制,2017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已经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 四、纳武单抗 纳武单抗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二线药物,其作用机制简单来说就是:阻断PD-L1蛋白与癌细胞结合,撕掉肿瘤细胞的伪装,让其被我们自身的免疫细胞识别出,然后清除掉。因此,与其它靶向药相比,纳武单抗起效慢一些,但不容易出现耐药。 2017年9月,美国FDA批准纳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肝癌患者,有效率20%,疾病控制率达到64%。 ●目前批准适应症 黑色素瘤、 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鳞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细胞癌)。 ●推荐剂量 每2周历时60分钟静脉输注给予3 mg/kg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毒性。 ●不良反应 20%常见不良反应:皮疹、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疲倦、咳嗽、食欲不振、便秘、腹泻。 少见不良反应(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免疫介导性肺炎 <3%: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 免疫介导性结肠炎 <2.2%: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严重腹痛或压痛等; 免疫介导性肝炎 <1.1%:黄疸,小便赤黄,AST/ALT升高,腹部疼痛等; 免疫介导性内分泌病 <2%:头痛、眩晕,视力改变,心跳加速,体重减轻/增加,脱发等; 免疫介导性肾炎<0.7% :小便量或颜色发生改变等; ●是否医保 该药于2018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还没有纳入医保。 五、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也是治疗晚期肝癌的二线药物,经索拉非尼治疗后出现耐药的肺癌患者,可使用卡博替尼来延长生存时间。靶点包括有VEGFR1/2/3、TYRO3、ROS、UFO、TIE2、c-Met、HGFR、KIT、NTRK2、RET。服用卡博替尼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在10.7个月左右。 接受卡博替尼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死亡风险下降了37%。客观有效率大约为5%。 ●目前批准适应症 (1)适用于曾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肾癌; (2)适用于无法采用手术摘除的髓样甲状腺癌; (3)适用于使用多吉美耐药后的肝癌患者; (4)适用于发生骨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推荐剂量 推荐剂量为每日140mg(1粒80mg胶囊和3粒20mg胶囊); ●常见不良反应 腹泻、恶心、呕吐、便秘、口腔溃疡、鼻出血、食欲下降等。 ●是否医保 该药于2012年在美国首批,目前还未在中国上市,但价格十分昂贵,每月1.6万美元左右,不过国内有仿制药在研。 近年来,肿瘤免疫检查点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传统化疗药物直接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活性,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因此其更符合人体本身的功能,不良反应更小。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开始在晚期肝细胞癌(HCC)中显示出治疗价值。 信迪利单抗是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已上市的药物比较,两者都针对相同的靶点,但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临床前研究显示,信迪利单抗结构明确、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药物活性、动物药代动力学特性、药效学特征和安全性。 目前正在开展一项“信迪利单抗联合 IBI305 对比索拉非尼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研究(ORIENT-32)”。 这项研究已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计划全国招募 566 例一线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研究药物介绍: 1.信迪利单抗(研发代号:IBI308)是重组全人源抗 PD-1 单克隆抗体; 2.IBI305 是重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3.对照药物甲苯磺酸索拉菲尼(已上市,商品名:多吉美) 主要参加条件: 1、经组织学/细胞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或肝硬化者符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2、年龄≥18周岁。 3、ECOG体力状态评分0或1分。 4、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ClinicLiverCancer,BCLC)分期为C期。不适合根治性手术和/或局部治疗的B期。 5、首次给药前未接受过针对肝细胞癌的全身系统性抗肿瘤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以上允许入组)。 6、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V1、1),至少有1个可测量病灶,或经过局部治疗后明确进展(基于RECISTV1、1标准)的可测量病灶。 注:以上为主要研究标准,具体标准根据研究者依照项目判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