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解证 | 《黄帝内经》“经水”概念解析

 为什么73 2020-07-27
原创 张维波 腔调中医 


         对《黄帝内经》的解析与实证。

张维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导,学科带头人。



王燕平  张维波  叶丰瑶

摘 要:目的:对《黄帝内经》中的经水概念进行解析。方法:参考《管子》《水经注》等相关古文献,对《灵枢·经水》等篇中的经水、经脉、气血等概念的条文进行分析,并与人体的循环体液知识进行比对,找到它们之间符合逻辑关系的概念内涵。结果:《黄帝内经》中的十二经水有时指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水系,可称自然经水,有时指人体十二经脉中的气通道,称为人体经水,后者位于经脉中的血脉之外,与血脉和五脏六腑相互影响。经脉之气相应于人体组织液,与水的性质相似,故古人把经脉之气比喻为经水。结论: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体体液的多种形态,并精准地使用不同的概念对其进行论述。

关键词:黄帝内经;经水;经脉;气血;五脏六腑

“经水”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一个概念,《灵枢》设专篇《经水》对其进行论述,主要涉及了十二条经水,称为“十二经水”,在该篇前面的两篇分别是《经脉》和《经别》,后面两篇是《经筋》和《骨度》,由这个排序来看,经水应该讲的是与经脉、经别和经筋、骨度类似的、并列层次的人体结构。但通常的观点是:《内经》作者用自然界十二条河流的大小、深浅、远近来说明人体十二经的气血多少和循行内外、营灌全身的作用,经水指自然界的河流[1]。细读《经水》篇及相关内容后发现,经水似又指人身体中的结构,那么,经水到底是指自然界的河流,还是人体的固有结构?经水与经脉又是什么关系?

1.十二经水的两层含义

1.1 经水与十二经水

经水概念最早见于《管子·度地》:

桓公曰,“愿闻水害。”管仲对曰:“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毋水者,命曰谷水;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

该篇指出自然界中的水根据大小、远近不同可分为五种,其中“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称为经水,其余四种为枝水、谷水、川水和渊水,经水是五种水中惟一直接连通于海的水[2],这与《灵枢·海论》中,“经水者,皆注于海。”的描述完全相同,说明《内经》编纂者引用了《管子·度地》对经水的定义。

《内经》作者将地理上的经水概念引入中医,华夏地理上的十二个水系与人体的十二经脉像类比,借以说明经脉的特性,明代张介宾对其注释为:“人有经脉十二,手足之三阴三阳也。天地有经水十二,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也。经脉有高下小大不同,经水有广狭远近不同,故人与天地比相应也。”[3]

《管子·水地》指出:“水者地之血气,筋脉之通流者也”,把地上的水与人体的血气相比拟,由此可见,行血气的经脉对应经水是当时已经普及的看法,源远流长。但《管子》和《水经注》等著作中并无“十二经水”的说法,它应该是《内经》作者为了对应十二经脉而特设的一个概念。

1.2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

《经水》开篇为“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府。”,并在后面具体介绍了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的外合以及与脏腑的内属情况: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考察上述文字的结构,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足太阳外合于清水........,“足太阳”为十二经脉中的一个具体经脉名,“清水”为一个具体的水系名,前后对仗,故这里的“十二经水”应为“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十二个水系的总称,上述十二个水系的名称,除海水与湖水外,其它10条都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

如与足太阳外合的清水:“清水原是黄河北岸的一条支流”;手阳明、手太阴外合的江水与河水:“河流的通名早期称水,黄河称为河水,长江称为江水”;其它如渭水、汝水、渑水、漳水、淮水、漯水、济水和漳水在《水经注》中都有记载,这些河流正好分布在华夏中原的版图上,并且是诸多河流中较大、较长的入海河流,与人体的经脉类似,都属于窄而长的通道性结构。

海水与湖水对应胃经和脾经。海与湖也是自然界中水聚积、流通的地方,其特殊性在于海与湖都是河流汇入之所,其水量更大。《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足太阴为三阴,足阳明为三阳,分别为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中血气最盛之脉,与湖和海的水量特征相似。

《灵枢·经水》进一步描述了足阳明的特点:“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指出足阳明经有海的特点,多血又多气。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说足阳明是十二经之海,但同时为“五脏六腑之海”的还有冲脉,即“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灵枢·逆顺肥瘦》),而在《灵枢·海论》中,冲脉又是十二经之海;另外,与足阳明经相联系的胃也具有海的特征,即“胃者,水谷之海”,也有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的,即“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灵枢·动输》),总之,足阳明经及相连属的胃具有禀承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血气的海的特性,足阳明胃经外合于海水,十分恰当。

在足六经当中,足三阳经都是从头至足的经脉,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可到达体表的额巅部;足少阴肾经“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也上到了躯干即脊的部位,只有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入腹后最远到达舌下,未到躯体表面:“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这里的“咽”指食管,《灵枢·肠胃》有“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如此长度并一直到胃的只有食管。

脾经从股内前廉(腹股沟附近)就进入腹腔,在腹腔内行走,而随食管(咽)穿过膈膜到达舌根部的一段仍然在体内,没有回到体表。因此足太阴脾经在体表循行的路线只有从足到腹股沟的一小段,其余均在体腔内行走,类似一条河水注入湖中,没有出口的情况,故足太阴脾经外合于湖水也比较恰当。

海湖之下,无非长江、黄河为最大,它们分别合于手阳明和和手太阴。《灵枢·经脉》中,肺手太阴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实证表现为寸口脉大三倍于人迎脉,而大肠手阳明之脉和胃足阳明之脉之实证表现为人迎脉大三倍于寸口,说明手阳明和手太阴与足阳明和足太阴一样,也分别是手经中脉气最盛之阳经与阴经,对应于长江与黄河是比较恰当的。其它8条经脉与经水的对应或有各种原因,由于几千年来河流多次改道,著述资料不全,暂无法分析[4]。

总之,这里的十二经水为华夏地理上的十二个河流水系,它们与十二经脉的外合关系各有其缘由,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经水》篇总结为“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

1.3人体经水与自然经水

《经水》篇首先阐述了十二经脉与自然界十二经水的外合关系以及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内属关系,随后指出:“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

原来是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的“内属”关系,现在变成了十二经水与五脏六腑的“相应”关系,如果十二经水为十二条河流,与人体的十二经脉在形态上还有些类似,而五脏六腑的结构特征与地上的河流相距甚远,又如何相应呢?因此,这里的十二经水是否仍指自然界的河流,值得怀疑。

《经水》篇随后又讲:“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这里《内经》的作者要将经水、五脏、六腑、和经脉四者“合而以治”,如果经水是河流,它如何与人体中的经脉和五脏六腑合治呢?

而“刺之深浅,灸之壮数”显然与十二经水的深浅和大小相对应,但刺法和灸法怎么能作用到自然界的河流呢?”由此我们初步判断,《经水》篇中的经水在某些地方指人体中的一种结构,该结构与自然界中称为经水的河流有类似的性质,可借助经水加以说明,故也被命名为经水,一词两意。我们在后面使用“人体经水”和“自然经水”来区别经水的两种含义。

2.人体经水为接近水特性的气通道

2.1 经脉的两层含义

《经水》篇先说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有“内属”的关系,这在《经脉》等篇中也常有体现,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随后又说十二经水与五脏六腑有“相应”的关系,两者同为十二,说明十二经水与十二经脉有着某种不一般的联系,理解经水当从经脉概念入手。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夫脉者,血之府也”,说明这里的脉为血脉,血脉在早期的医学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在记载战国扁鹊的《史记·扁鹊传》中,血脉一词出现了3次,却未提及经脉,经脉概念在记录西汉名医淳于意的《史记·仓公传》中才出现。由血脉到经脉,医学概念产生了复杂的演变,黄龙祥指出,经脉是体表脉搏与病患部位的特定联系[5]。

的确,十二经脉上都存在着动脉搏动,此处的动脉在《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被称为“经之动脉”,当然也可叫做“经之血脉”。在《内经》中,“经之动脉”有时直接用了经脉的名称,即以“手/足 +三阴三阳”来命名,给人们理解经脉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如《灵枢·动输》有: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这里的手太阴、足少阴、阳明,明明是经之动脉,却使用了经脉名。

为了区分经之动脉与纵贯全身的十二经脉,黄龙祥将其称为“经脉穴”[5]。血脉是相互连通的网状管道系统,与经脉路线有部分重合,那么,经脉中除了血脉和血液,是否还有其它的东西?

《灵枢·经脉》指出:“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提到了脉和道,对应的动态物质是血和气,如果血在“脉”中运行,则气就应该在“道”中流动,因此,在血脉之外,还应该有一种称为“气道”的东西,这个概念在《内经》中的确存在,如《灵枢·营卫生会》中有“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荣卫都是气,因此这里的气道就是运行营卫之气的。

但在更多的时候,气道是跟经脉合在一起使用的,如《灵枢·本脏》中有:“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里的经脉不仅行血,还行气,是行血气的复合通道,故经脉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指经脉线上的动脉(经之动脉/经脉穴),为行血的通道,二指行血气的复合通道 [6]。

古人发现除了血脉之外,人体中还存在着另一套流动系统,它与自然界的水系更为相似。《管子·度地》记载:“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当时的城市皆沿“经水”而设,城市中和四周又造“落渠”与“经水”相连贯通以蓄水排水,古医家借用当时的水利工程构建了另一人体通道系统-经络(落)[7]。

《汉书·艺文志》序

《汉书·艺文志》大大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度地》,故这里的“经落”有可能是“经水”和“落渠”的合称,为经络的原始概念,它已跟血脉相并列,为独立于血脉的另一系统。

2.2 人体十二经水反映了经气的规律

如何区分经脉的两层含义,要看前后文中对血和气的描述以及是否存在描述动脉搏动的词汇,如涩、盛、数等。在《经水》篇中,当谈到经水、五脏、六腑、和经脉四者“合而以治”的时候,对经脉的描述是“经脉者,受血而营之”,未提气,故这里的经脉是指循经的血脉,而后面讲到“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时,已不用十二经脉,而称十二经。显然,十二经中有血和气,为了区别于“受血而营之”的经脉,特地使用十二经来代替十二经脉。

那么,十二经中所行的气到底是什么?《灵枢·营卫生会》讲:“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这里讲到,水谷进入胃后再传到肺,才化成气,进而传遍五脏六腑,这个气又分成两种,一种称为营气,另一种称为卫气,那么“营在脉中”的“脉”指的是血脉吗?

这段话一直在讲气,未提及血,说明这里的营和卫都是气,故这里的脉为营气之道,不是血脉,再根据它“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的特征,说明此脉与十二经脉路线相同,是经脉中行营气的通道,《内经》对此通道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概念——经隧,《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经隧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灵枢·玉版》指出:“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而十二经水与五脏六腑也具有“相应”的关系,经隧是经脉行血气中行气的部分,而经脉中的动脉皆与心脏相连,与五脏六腑没有专属的特定联系,由此推论,与五脏六腑相应的人体经水主要指经隧和其中运行的营气,卫气也有运行于经脉中的部分,可统一视为经气,是经脉之中、血脉之外的气成分。

2.3 经水与营气

气与水的性质非常接近,在《经水》篇里,这两个概念常交叉出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

前面讲经水应经脉,后面马上接水血之多少,显然,水即经水中的水,血为经脉中的血,两者可以“合而以刺之”,说明这里的经水是人体经水。人体经水仍然在体内,故经水与经脉的关系用“应”来表示,而不用“外合”,体现出内外有别。“水血”的说法不太常见,更多的是“气血”。在此问之后有:“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

”前面问“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后面马上回答“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显然“血多”是指经脉中的血液充足,而“气盛热壮”就是描述经水中水的状态,证明经水中的水,名为水,实为气,是“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中的气,如此才可以被“合而以刺之”以及“合而以治”。

水和气的关系在《灵枢·决气》篇中有明确地阐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津和液都是人体中的水,而它们与气是同一类物质,具有相同的属性,这个属性用现代的概念讲就是流体。但是又辨为六名,说明它们之间也有区别。

在《灵枢·决气》篇里,黄帝问岐伯,“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气虽然也是能灌溉身体组织的水,但这种水的形态是雾露状的,即分离存在的水颗粒,这正是现代生理学中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组织间液的形态[9],它与自然界连续流动的河水有一定差别,用“气”来描述较为准确,但营气和卫气又有差别。

“上焦出气如雾”,是充皮肤,肥腠理的卫气,中焦出气如露,是宣五谷味的营气,露比雾的颗粒要大得多,已经是可见的水,故狭义的、不可见的气主要指卫气。

连续流动的水和分散颗粒状的水(气)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素问·评热病论篇》曾使用“水气”一词,代表水与气的一种过渡状态:“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这里的水气特指水液颗粒较为聚积、呈轻微水肿的一种病理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间隙中的水是更为细小的分散水颗粒,类似水蒸气的形式,其中还蕴含着气体和热能,故用气来描述比水更为合适。梁龙华等对气、水、津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气生于水,水化于气,津即为水”[10],与本文的观点类似。

2.4 营气与卫气

营气和卫气都是气,都运行于十二经之中,但为什么十二经水中的水主要指营气,而不是卫气呢?这要从“营”字的本意来理解。“营”,《说文解字》为“市居也,市居谓围绕而居”,说明它是一种限定的空间,其中的物质可行可停,就象军棋中的行营,皇帝外出巡游的行宫,营气就是运行于该空间的物质,这个空间就是经隧,营气在其中营周不休,为一种循环运动,《灵枢·营气》篇专门讲了营气在十二经脉中循环流注的次序。

卫气也可在经脉中运行,但它的分布较广。《灵枢·邪客》对卫气的分布与运行有明确的说明:“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素问·痹论篇》又补充了卫气还行于胸腹内“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肓膜,王冰注:“谓五脏之间鬲中膜也。”,即连接脏腑之间的网膜结构。卫气的运行部位,四末、分肉和皮肤之间,其中的分肉即后面提到的分间,都是分肉之间的简称,卫气行于经脉上的结构就是后面所说的足少阴之分间,类似的结构,《内经》中还有“手少阳之分、诸阳之分”,笔者将这些位于经脉路线上的间隙统一命名为经分[11]。卫气行于胸腹时,则位于五脏之间称为“盲膜”的筋膜间隙之中。

相对于营气,卫气的流动性强,既行于经脉中,又充斥于皮肤、腠理,(充皮肤、肥腠理),抵抗病邪,并可到达胸腹之中、脏腑之间。而营气则“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卫气》)、“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灵枢·营气》),“营气行脉”(《素问·胀论篇》),即营气行于经脉的气道之中,处于营运的状态,这与河水位于河道内,常流不息的情况非常相似,又因为营气处于深层的组织间隙,其空间较大,组织液在此聚集成接近水的连续状态,而卫气则分散于组织的微小孔隙中,就像地下水位于岩石土壤的缝隙之中

故《灵枢·邪客》将这两种气分别比喻:“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即将分散的卫气比喻为泉水,将经脉中的气比喻为经水。经水、营气、卫气、经隧、经分、经脉诸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经水与人体经脉血气等概念的关系示意图

3.十二经水与五脏六腑

《经水》篇一开始就讲了人体十二经水与五脏六腑相应的问题,其中经水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的差异,对应五脏六腑的是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其中大小和广狭代表体积,与脏腑的小大和受谷的体积相对应,而经水的远近是距离概念,那么它指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远近呢?

《经水》进一步讲:“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远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我们知道,上肢比下肢短,故上肢到脏腑的距离近,因此这里的“受气之道近”指手三阳三阴经与脏腑的距离近,它与五脏六腑的“高下”是对应的,故经水的远近是指十二经水与五脏六腑的距离有远有近,由于手经距脏腑较近,故气的速度较快,留针时间不能太长。

由此我们获得两个信息,第一,人体十二经水与脏腑之间通过气沟通;第二,气是从脏腑向经水方向运动的,其速度随着距离的增加由快变慢,就像河水上游的流速较快,到下游则变慢一样,经水与脏腑的关系符合“脏腑为根本、经脉为枝叶”的中医理论。当然,由脏腑流向经脉的气与经水自身的营气运行可能有所不同。

《经水》篇中还有一段论述十二经水方位的内容:“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如果认为这里十二经水就是自然经水,则难以理解此段之意,但如果把自然经水所代表的十二经脉带入本文,再领会三阴三阳所构成的空间坐标系,则可明白本段是在讲十二经脉在人体上的位置,而人就是天地的一个缩影[12]。

4.《经水》以外其它篇对经水的论述

《内经》作者进一步将包含了经气和血的经脉与自然界的河流进行了比喻,用河水的变化帮助人们理解气血运动的规律,比如在《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有:“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

这里的经水指自然界的河水,在风和日丽时,河水也平静,天寒时,河水封冻难流,天热时,河水蒸腾满溢,突然起风时,河水则变得波涛汹涌;对应于人体的经脉,当邪气进入时,如果是寒邪,则经脉中的血受寒而变粘稠不易流动,如果是暑邪,则经脉里的气变得湿润易流动,在受到虚邪时,经之动脉就像河水受到风一样地时而变强,经脉中的血气状态可通过经之动脉的脉象表现出来。

《灵枢·海论》与《经水》的关系密切,因为海也是由水组成的,并与河水贯通。在《灵枢·海论》篇中有两次提及经水,即“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首先,这里明确说十二经水是人所有的,因此第一个经水指人体经水,第二个经水则是自然经水,因为它所注的四海是有东西南北的自然之海,人与自然界四海对应的是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

《灵枢·海论》还引入了冲脉的概念:“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而在《灵枢·逆顺肥瘦》中却讲“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禀”有承受的意思,五脏六腑皆承受冲脉来的气,而冲脉又像海一样地接受十二经来的气血,故冲脉将十二经与五脏六腑联系起来。

在自然界,所有的河流最后都归入大海,而河流中的水则是从大海的水蒸发后下雨积累形成的,两者的关系正是《经水》所说的“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

这里的五脏六腑十二经水仍指人体的结构和物质,它与自然界的河水与大海都是(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的形式,亦可用“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论述经水的还有《灵枢·阴阳清浊》篇:“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

这里的十二经水与人的血气相对应,因此为自然经水。河水有清有浊,著名的“泾渭分明”成语说的就是河水清浊的差异。另外,河水还可因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以及反衬天空或周围的景物,产生“五色”的不同颜色。

黄帝开始认为,人的血气若一,怎么能呈现自然经水五色和清浊的不同呢,岐伯批评了这一观点,并用天下有作乱之人来比喻血气的复杂性,指出经脉之气因受谷和受气的不同,会产生清浊的差异,即“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在清浊之气相互交织的时候,还会形成更为复杂的“乱气”,即“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5.讨论

人体含有约70%的水,与自然界水与陆地的比例接近,水在人体中的分布与形态是《内经》重点阐述的内容。人体的气血可对应西医的细胞外液,这部分水占人体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是可流动的水,其它三分之二在细胞内,是不可流动的水。

细胞外液中血占四分之一,其它四分之三称为组织液,正是《内经》所说的营卫之气[9]。但组织液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其形态又有千差万别,其中称为卫气的组织液多呈分散的小水颗粒,《内经》描述为“雾”,它可在组织间隙中四处扩散,最终被毛细淋巴管吸收。但如果因相关通道堵塞,组织液不运动了,就会聚积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水团,并引起组织的肿胀,《灵枢·五癃津液别》描述这一过程为:“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

营气因位于较大的经脉组织间隙中,其形态与卫气不同,接近于连续的水,却又在血脉之外,与血液有所区别,《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说明营气是血的前体。淋巴液也属于营气,人体最大的淋巴管-胸导管是组织液集合回流到血管的最后通道,它从肺脏上方的肺静脉进入血液,而它的位置与冲脉吻合,冲脉则被称为“十二经之海”,这一精准的关系无法用巧合来解释。

《内经》作者为了区分经脉中气和血的不同,特设《经水》专篇,用自然界的河流作比喻,论述了经脉之气的运行规律,也是对《经脉》篇以循行和病候内容为主的一个补充。

西方早期的生理学认为,细胞外的水是与透明质酸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不流动的凝胶态物质,称为细胞外基质。直到1993年,挪威的Aukland教授才提出了组织液有凝胶态和液态的两相说,而直到2018年,美国一研究团队使用最新的激光共聚焦内窥镜,才在活的人体上观察到液态的组织液。

随后,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使用与美国人相同的技术对经脉进行了观察,发现组织液在经脉中确为连续富集的水状态,而在非经脉组织则稀少且分散[13],证明了《内经》对人体体液的论述。

《内经》作者在两千年前没有任何仪器的情况下,就已经认识到人体体液的多种形态,并精准地使用不同的概念对其进行论述,指导临床应用,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来源 |《中医学报》

……完……

参考文献:

[1]河北中医学院校释. 《灵枢经校释》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 1982:289

[2]赵京生主编.《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 2014:512

[3]张景岳.《类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23

[4]高也陶.秦太医署编纂《黄帝内经》[M]. 澳门:世界和平与健康研究会,第一版. 2018:79

[5]黄龙祥.经络学说的由来[J]. 中国针灸,1993,13(5):47-50

[6]张维波 《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J]. 中国针灸,2013, 33(8):708-716

[7]何裕民,刘文龙. 新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09

[8]张维波,高也陶,李宏彦.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解析[J].中华医史杂志,2017, 47(3):162-166.

[9]ZHANG Wei-bo, JIA De-xian, LI Hong-yan, et al. Understanding Qi Running in the Meridians as Interstitial Fluid Flowing Via Interstitial Space of Low Hydraulic Resistance. Chin J Integr Med, DOI: 10.1007/s11655-017, 2017

[10]梁龙华,郑明常.六经气津互化论[J].河南中医,2006,26(1):10-13

[11]张维波. 经分──一个重要的经络概念[J]. 中国针灸,2000,20(4):219-222

[12]张维波,李宏彦,刘兵.《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概念的空间解析[J].中医杂志,2019, 60(6):455-460

[13]宋晓晶,张维波,贾术永,等. 应用小动物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对大鼠腹壁循经组织组织液分布的初步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 45(03):227-2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