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古寺竟为弥勒菩萨道场 佛塔屹立千年不倒被誉沪上宝塔之冠!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07-27

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五年的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距今已有1700多年。这座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是释迦牟尼佛继任者弥勒佛的道场,又被称为“人间兜率”,寺名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

与其它寺庙不同的是,龙华寺天王殿内供奉着在兜率天修行的弥勒菩萨本相,头戴五佛冠,佩璎珞,面相庄严慈祥,具有五智圆满之德,人称天冠弥勒。每年农历三月三龙华寺还会举办水陆道场纪念弥勒。

第三殿为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殿。殿中供奉金身“华严三圣”。正中是毗卢遮那佛,又称报身佛。左边是文殊菩萨,身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右边是普贤菩萨,身骑白象以示尊贵。

第四殿是三圣宝殿,殿内供奉金身“西方三圣”,中间是接引佛“阿弥陀佛”,左边一尊为观音菩萨像,右边为大势至菩萨像。

在龙华寺外还建有一座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的龙华塔,这座上海唯一的佛塔,被誉沪城“宝塔之冠”。千年前的上海卢湾黄浦杨浦以及浦东地区都在东海海面之下,而龙华地区是海边港滩,当初建塔也是为了积德行善,方便渔民行船作航标灯使用。

龙华塔高40.6米,为七层砖木结构,外部八边形,塔内壁却呈方型,其方向每层调换45度,因而各层塔面之位置亦随之变换,这样参差错落的设计使塔壁与重量平均分布,能避免海边滩涂土质不均产生的沉陷,从而使龙华塔屹立千余年不倒。

多年前在塔边开辟了一条打通龙华西路和宛平路的马路,路上车辆行驶的震动对宝塔影响非常大,使得宝塔向马路相反一侧倾斜。1984年后有关部门取消了这条马路,并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控制了塔的倾斜,进行了有效的修整。

礼佛后,吃素斋是必修科目,龙华寺的素食在上海滩很有名气,尤其素面是上海人人皆知的好味道,浇头里面有香菇、花生、素鸡、杏鲍菇块、百果、笋块等,吃完记得将自己的碗筷放到回收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