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这座山孔子曾三次登临 藏世界最大古代石象 比莫高窟早200年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07-27

江苏连云港,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的城市,凭借着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坐落于海州区海州古城东的孔望山,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距今已有18亿年的历史。景区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堪称一座规模宏大的汉文化博物馆。

孔望山的海拔虽仅有123米,却是连云港地区名气最大的一座山。春秋时期,连云港是鲁国的属国郯国的领地,孔子曾三次到此登山望海,并在山顶向郯国的国君郯子请教官职制度方面的学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子问官于郯”,而孔望山也由此得名。

孔望山自古以丰富的人文景观著称,南麓断崖上依山就势镌刻着100多个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东汉时期石刻人像,经考证,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200多年,它挑战了佛教自西向东传播的传统理论,被史学家称为“九州崖佛第一尊”。

在摩崖造像群东侧约30米处,有一尊体型雄健浑厚的汉代石象。该石象由一块椭圆形巨石通体雕琢而成,长5米、高2.4米、象牙长0.7米,重达200多吨,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考证,石象雕塑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7年—75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象。

石象四足均踏着莲花,体现了佛祖释迦牟尼化身六牙白象,步步生莲的佛教传说,这也表明了其佛教石刻的性质。石象的左腹部刻有隶书“象石”字样,在隶书与象前腿之间,还凿刻了一个高0.92米、头梳“丁”字形发髻、手持长钩、脚带脚铃的驯象奴。

在我国汉代,驯养家象很常见,而这些大象一般被用于佛事活动。实际上,早在尧舜禹时代,中国黄河流域就有大象的生存记录,据《孝经》记载:“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相传舜帝出生在山东诸城,距离连云港可以说是非常的近。

孔望山的龙洞广场,因一座深3.3米的“龙洞”而得名,据说龙洞原为海蚀洞,经海潮千万年冲刷后,稍加雕凿而成。洞内外的石壁上镌刻着宋代以来的石刻24幅,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明朝林廷玉所书的“抹字碑”。这些石刻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关于孔望山,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当年孔子来到郯国,打算向当地人传播关于礼貌的学问。在他准备登山时,看见海边许多螃蟹挥舞着钳子,孔子以为螃蟹是向他打招呼,于是对弟子说:这里的螃蟹都这么有礼貌,我们还是回去吧。如今随着海平面的下降,在孔子像前已看不到大海的踪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