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天下第一门” 为纪念“华夏国祖”而建 创多项世界之最!

 乱码的旅行故事 2020-07-27

山西临汾,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约公元前2168年,尧帝定都于平阳(临汾),开启了上古社会文明之门,临汾也因此被誉为“华夏第一都”。2002年,当地为昭示帝尧创始文明之功,在尧庙广场西面创建了高达50米的大型纪念建筑——华门。

华门,又被称为“华夏文明之门”,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门建筑历时3年建成,比法国凯旋门还要高0.4米,堪称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门”。华门前的56级台阶代表56个民族,中间依次排列的21个石球,代表历史上的21个朝代,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寓意中华文明由各民族历经5000年共同创造。

在临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看凯旋门等于没去法国,来临汾不登临华门也是一大遗憾。”登上华门台阶,正前方一道长达25米的瀑布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它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如滚滚的黄河水高悬而下,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华门的主体建筑高达50米,分为地下二层、地上7层。整个大厅由八根顶天立地的青铜龙柱支撑,八条龙对称排列,高度达到14米,龙首相望,气势雄浑,是目前全国最高的龙柱。值得一提的是,龙柱上的盘龙造型,是根据4700多年前临汾陶制龙盘上的中国最早的龙图设计而成。

八根龙柱支撑的圆顶,显示了各个朝代的中华疆域图。而在大厅顶部的天穹正中,一轮由九道蓝色光环围绕的巨型水晶太阳,与8颗火焰星球相互映衬,构成了“九日同辉”的壮美画卷。在这里,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科技,巧妙地营造出尧舜时期“羿射九日”的宇宙景象。

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就有“舜铸九鼎”的传说,数千年来,鼎一直被尊为国之重器,成为权位的象征。高2.9米、宽2.4米的“连环九鼎”,由一尊主鼎和八尊副鼎相互衔接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尊九鼎合一的国之重器,被誉为华门的“镇门之宝”。

大厅两侧的四座殿堂内,分别陈列着中华民族的四大信仰铜雕。其中的伏羲、女娲、炎帝、燧人、黄帝、帝尧、帝舜等“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祖和文化之根。而对“三皇五帝”的尊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崇祖先的优秀传统和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

华门顶部的“门祖阁”,展示了中国的“门祖”和“门神”文化,阁楼内供奉着中华“门祖”——有巢氏的铜像。有巢氏是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部落首领,相传他“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使人类结束了穴居和树居,开创了居住建筑的历史,被誉为人类文明的领航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