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考证《红楼梦》的成书年代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文/雪月溪

怎样考证《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其实它所涉及到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关乎传统文化世代继承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要看《红楼梦》摹仿了哪些作品,同时又有哪些作品摹仿了《红楼梦》。这势必又存在一种相互交接,或者说,是彼此的相互摹仿。事必有模有样,然后,别个才会摹仿有据。

不是《红楼梦》的读者,摹仿《红楼梦》?这不是天方夜潭?不是天大的笑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叫相互影响。比方说,曹雪芹证引了罗贯中的话,罗贯中证引了曹雪芹的话,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啊?

当然,事实归事实,猜测归猜测。但若猜测合乎于事实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实际上,《红楼梦》作者在现实生活并不孤立,他也有仇人和朋友,他当然会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别人的话”有所反应,同样的,跟他一起的文人,也会对他的言论有所反应,这样得来的事实依据怎么还会有错?说来我们还是对此了解不够。

所以说,想要考证《红楼梦》的确切成书年代,着重就是要核查这项内容,即《红楼梦》与别人之作的互关。

当然,这些人都很鬼,不会轻易教人发现其中奥奇玄幻。这无非也就是一个连环套,即张三的事,李四有所反应,李四的事,王五有所反应,王五的事,赵六有所反应...然后就这么绕了一个大圈,这时你才发现,这些人都是同学。

若比之于众人的作品,无非它也是这样。比方说你在《水浒传》里面发现了《西游记》的影子,然后在《三国演义》中又看到了《水浒传》里的内容,之后又在《红楼梦》里看到了《三国演义》,你会怎么理解?

无疑的,只有处在同一时期的人,彼此间才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对不对?你在《红楼梦》里看到《西游记》里的内容,若是在《西游记》里面也发现了《红楼梦》作者的话,曹雪芹和吴承恩,他们是什么关系?

既然只有同一时代的文人,彼此间会有相互的影响,毫无疑问,这样的思路是绝对的不会错的。

那查罢!可这些人很猾,他们才不会轻易就叫众人看破其中内幕。该怎么说呢!你说曹雪芹《红楼梦》对罗贯中《三国演义》情节有所反应但是《三国演义》对《红楼梦》无甚反应,那我们再看罗还有没有别的作品。

这要还不成,再看有没有这连锁反应。总之也就是雨村所言,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必不能知也。

《红楼梦》作者在现实生活并不孤立,他也有仇人和朋友,他当然会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别人的话”有所反应,同样的,跟他一起的文人,也会对他的言论有所反应,这样得来的事实依据怎么还会有错?说来我们还是对此了解不够。

《红楼梦》作者对别人的作品有所反应,与此同时。别人的作品同时也对《红楼梦》有所反应,这样去查,《红楼梦》的成书年代,不也就出来了吗!

作者所处年代,作品所处时代,非文人们大家彼此这种相互影响,实不足以体现作品和作者所处时代。打个比方说,我跟我家里人的关系咋样?我跟我周遭的朋友关系如何?——亲疏远近,自有分寸拿捏。觉着关系很不一般,实防不是这样——即看到的未必就真,听到的不一定都假。事实完全在于我们如何去审视看待这一段历史。

敦诚敦敏明义袁枚永忠墨香这些人,跟今之众人比起来是没错,可他们真正是否曹友,待考究。

考证与《红楼梦》作者同时代的文人资料,就是这样的一种辨证关系。

实际上,文人们的关系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并没有什么两样。有些事,不清楚,无非也就是,明里去,暗又回,知明不知暗罢了。生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想来复杂,其实简单,其错纵复杂性,根本就在这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