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到哪都带本书的人有多可怕?

 碧读好书 2020-07-27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快来点击查看:必读好书目录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出差多,一周的时间飞了三个来回。可说每天都在飞机上。

也正是这么短时间观察各地机场和外面,我才更深刻明白了那句话。飞机上成了国人为数不多的没有干扰的阅读时间。不能玩手机,于是大家都在看书。

我亲眼看见一位职业女性,一下飞机就把手头的一本刚买的书丢进了垃圾桶。后面听见她跟同伴说,反正以后也不会有空看了。从这一点来说她是果断的,一点不拖泥带水。

我不禁自问:真的没有时间看书吗?

 01 

我想到了前不久看到的媒体拍到的杨幂的照片。在我的认知中,一直以为娱乐圈的明星们都是靠脸吃饭的,只要保养好自己就好了。

然而事实上,很多照片里都能看到,杨幂总是随手携带一本书。工作这么忙都没忘了利用空暇时间阅读,每想及此,心里都是一惊。

还有一位爱书人胡歌。胡歌爱书在娱乐圈是众所周知的,他送朋友礼物都是送购书卡。

我还发现胡歌爱书,绝不止于此。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一本书,无论是咖啡厅、机场、拍摄现场等总是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哪怕已经这么成功,都没忘记继续提高自己。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很忙,没时间读书。我想没几个人比杨幂、胡歌还忙吧。

作家彭小六也说过,他出门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如果遇到等人、排队或是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拿出书来读。也不会有焦虑,着急,反正没有浪费时间。

 02 

如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发展之快,前所未有。信息、知识大爆炸。这些都要求我们有更高的学习能力、更多时间提高自己。

可是哪有时间呢?

鲁迅写过一篇文章《随便翻翻》,就透露了他的这种阅读习惯。随便翻翻就是指在工作生活之余,随手拿起书翻翻看看。这种方式更轻松,更有趣。还能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值得每个人拥有。

这是一个变化很快的时代,同时这又是一个很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看书的人不多了。

换句话说,很多人低估了读书能带给我们的价值。如同好公司的股票一样,越是低估,持有它所获得预期回报就越高。

这时如果能随身带一本书,在闲暇的时候翻一翻、看一看,或抽出些时间阅读下,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益处。

凯勒曾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书读完之后,很快就忘了。可是如果拿在手边,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配合不同的场景既能开拓思维,加强记忆还能减少焦虑。

 03 

在日本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些上班族在地铁车厢内利用片刻时间阅读。其实人人都该养成这种充分利用时间阅读的好习惯。随身带本书,只要有机会就拿出来翻阅。

有人会觉得这种行为很装。其实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在地铁、公交上随手拿着一本书或者电子阅读器在看的。你会觉得很装吗?我不会,不但没有觉得装反而内心有一点钦佩,还有想认识一下的冲动。

生活中更多的应该是那种拍照发朋友圈的人。

一位学者曾亲眼看到:一位大学生到了图书馆,找个座位坐下,先去书架上拿一本红楼梦。翻开书页,咖啡放到旁边,拍照,发朋友圈一气呵成。随即把书放回书架,拿出自己包里的厚厚的试题开始做题。

在我看来。这反映了一种社会认同。我们都渴望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爱书人,也从心底里承认一个爱读书的人是有独特魅力的。

如苏轼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04 

前不久看到一个视频:一位甘肃的外卖大叔。他经常随身带书,有空就会打开书本阅读。

他自己说,他从小喜欢读书,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胸襟,自己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好在女儿也爱读书,考上了上海一所高校的研究生。

读书的魅力就在于此,不会让人一夜暴富,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的人。

这方面我觉得做的最好的还是欧洲人。他们出去玩,一定不会忘了带本书,哪怕是电子阅读器。

在荷兰人的聚会上。你会看到孩子们玩到一半,那些不想再玩的,随手就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本书,席地而坐看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即使在一些购物中心,妈妈们挑选衣服,孩子们坐在一个角落里捧着书自己读自己的。

在游泳池边,在沙滩上,在公园里,在广场上,上下班的路上,等车的空挡,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掏出一本书翻翻看看。

而这些都是因为孩子的父母们每天就是这样的,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的就是看似很小的事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那些随手拿本书的人,不管再忙总有时间阅读;有随时在近旁的顾问;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还能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人。

可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