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周好书 | 陈果:爱情和友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碧读好书 2020-07-27

本周解读好书:陈果《好的孤独》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完整解读音频

关于生活:爱情和友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是群居动物,社会属性要求我们必须进行社交。亲人是天生的,只有爱人和友人,是后天的。也因此,人生路上,除了亲情的庇护,爱情和友情,同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01

爱情使人永葆青春

《好的孤独》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每一个大人灵魂里都有一个“小孩”,而爱情能唤醒那个“小孩”,使我们返老还童,使我们的心灵活力无穷,让我们变得单纯与虔诚。

作者的这个观点,如果用音乐来诠释的话,应该是王菲和陈奕迅演唱的那首《因为爱情》:“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们还是当初的模样……”

爱情,使我们远离灾难,忘却苦痛,不计生死;爱情,使我们永葆青春,永不衰老,永远眷恋,难以割舍。

爱情,还能唤醒我们沉睡的灵感,激发生命蕴藏的潜力,赐予我们创造传奇和未来的力量;爱情,还能改写和丰富我们的人生,铸造和提升生命的质量。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放眼古今中外,政客权要、科学巨匠、文学巨擘、娱乐明星,等等,凡是有口皆碑的,能在青史留名的,哪个没有谱写下几段爱情恋曲、书写下几段爱情传奇呢?

事业点燃了爱情的火焰,爱情助推着事业的腾飞,相得益彰,相互辉映。

相反,无爱不欢,那些不喜欢或者不愿体验爱情的人,就等于死了没有掩埋;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像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鞭毛虫一样简单;他的人生,一定碌碌无为,平庸无奇。

02

朋友是“无用”的

在我们的认知里,朋友的定义是相互帮忙、相互支持的,其实,这是把朋友功利化了。

《好的孤独》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朋友是“无用”的。我们之所以交朋友、需要朋友、爱我们的朋友,不是因为他们“有用”。朋友不是为了“利用”,不是为了找一个安全的情绪宣泄渠道,不是为了索取安慰,不是为了陪衬自己的优越,不是为了多一个“帮手”或“同谋”,而是为了奉献我们的爱与关怀,为了与之分享心灵的丰富和生活的美好,为了那种相互理解所带来的默契。

作者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朋友的意义,不在于世俗层面的功利性,而在于精神上的滋养。    

所以,我们交朋友不是为了被爱,而是为了去爱别人。

为什么要去爱?

因为这个人让你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从未有过的默契感。

他不是你的亲人,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你跟他在同一个问题上碰撞出精神上的默契。

朋友如空气,朋友亦如水,并不时常想起,但却无处不在。这就是朋友带给我们的一种同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人有时候很奇妙,当你真的在实际生活当中出现危机的时候,很多时候你不会找朋友帮忙,你反而会找一些跟你利益关系比较清晰的人帮忙。

正如我们很少会向朋友借钱,我们很少会让朋友帮我们找工作,我们很少会让朋友出面解决很困难很困难的困境,为什么?

因为友情跟爱情一样,它清明通透,纯洁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