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花时间去“微出轨”

 碧读好书 2020-07-27

01

到了一定年纪,生活仿佛进入一种套路化的程式里:

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遇到的也都是相同的一群人。特别是在工作稳定后,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没有一点新鲜劲,并且每天都如此,这一生也好像就是把相同的一天重复了2万多次。

很多时候,人都会有这种对于生活的倦怠感,自我感觉被禁锢在一个小世界里,永远逃不脱。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倦怠感,或许你可以尝试花点时间去“微出轨”了。

02

“微出轨”并不是婚姻里的出轨,而是说脱离自己生活的原有轨迹,换个生活方式,换一种思维去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楚门曾问过好友马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好像一生都身不由己。”

楚门从一出生到30岁,一直生活在叫桃花岛的地方,他有爱他的父亲,美丽的妻子,友好的邻居等生活中的一切,看起来过得美满幸福,但是实际上他所处的世界只不过是导演编织出来的,包括他身边的人都是演员,蓝色的天空和大海都是假的。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好像被大家合伙骗了时,他开始了逃离。

最后,他历经磨难,打开了海边的那扇门时,所有人都为他欢呼!

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如楚门一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楚门的世界里,大部分人都听从父母爱人和身边人的劝告,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不自知;只有少部分人,敢于对生活现状进行思考和怀疑,所以他们勇敢地踏了出去寻找人生的真相。

电影的结尾,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真相: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但需要你去打开另一扇门!

03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不断寻找一扇扇门的旅程,我们每推开一扇门,就是走向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同时,离真相也就更近。

每个人都独特而与众不同,但是,每个人又都按照相同的人生节奏活着:考试、上学、毕业、结婚,生小孩,周而复始地过着一生。

年轻时总是漂泊不定,羡慕着人到中年的安稳,经历一番打拼以后,获得了一点成就、有了一些资源,有了一个圈子之后,就慢慢形成了固定的习惯,习惯的舒适区,熟悉的圈层、熟识的环境,固定的思维模式,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想看到的,得到的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在享受习以为常所带来的安全感的同时,也被这些习以为常所绑架和束缚。

正如哲学家尼采说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打造的监狱里,这个监狱的围墙就是我们视线的尽头。

你所构建的生活堡垒,最终也将成为囚禁你的监狱,当被困住时,我们该如何去打破呢?

04

你需要去尝试人生中“未选择的路”。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一首著名的诗《未选择的路》,展现了现实生话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歌向我们描写出:人生总有一些事不曾经历,也还有不曾走过的路,不曾遇到的人,不曾看到的风景。

①“微出轨”就是摆脱生活的绑架,尝试人生的“未选择”

你需要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生活和行为方式,体验可能八竿子和自己打不着的生活。当原来的生活闭环被打破时,生命又将被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其实准确地说,微出轨并不是让人改变成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模样,而是发掘一些与生俱来的、却尘封已久的品质,尝试一些渴望着的但一直画地为牢不敢尝试的方式,这也是这股活力的来源所在。

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只能够看到其中一部分,或许你一直都带着变色眼镜看待着周围的世界,却不知道看到的世界是经过歪曲、经过过滤的。

久而久之,生活变得套路而约定俗成,每个人都倾向于去找和自己情投意合,语言相通,易于理解的人沟通。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认知的牢狱之中,都有着自己都不知道的盲点。而真实的世界却是丰富多姿,你自己却一直在单色的世界里习以为常。

所以,不妨尝试走一下那些未选择的路,转换一下自己的立场,或许你也就会发现一个更加新颖的世界。

05

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吴伯凡老师,在一次演讲分享时说:年轻人应该多尝试一些“微出轨”。

②“微出轨”就是适当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摆脱平庸

教育学里有个「舒适圈理论」说:

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筋;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成熟。

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偏爱怎么舒服怎么来,殊不知,一个人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只会让你越来越平庸。

人都是按照自己的选择过着一生,这个选择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偶然的,而且一旦做出选择,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越来越“正规化”。我们会渐渐地适应这种“正规化”的生活秩序,进而在不知不觉之间,被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秩序所“绑架”。

一些有可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别开生面、别有洞天的机会,在无意识之中,就被我们自己屏蔽掉了。

年轻的时候,不要过早屏蔽掉一些“另类”的观点和看法,那可能就是你的人生机遇所在,只是当时的你,一直固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06

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有惯性的,会加速度地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僵化和狭隘。

③让“微出轨”去帮你打破自我闭环的世界,提升认知水平

著名的TED演说家丹尼尔·平克在他的一本书里也提到过这种“微出轨”。在他看来,“微出轨”对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非常有必要。

因为我们特别容易生活在一个自圆其说、自我闭环的世界之中。如果我们要摆脱这种意识不到的困境,我们就必须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一点“意外”。

“微出轨”就是让你和你的生活相互碰撞,转变单环学习为双环学习,这或许可以激活你的认知。

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打开格局,让自己的思想和视野更加开阔。

07

朋友圈有种很流行的说法:你八小时以外的努力,决定了你的未来。

也就是八小时以内求生存,八小时以外求发展。

④“微出轨”去发展新的兴趣爱好,为生活保鲜

白天你在单位努力工作,那么,晚上可以花时间去学习工作技能,学习茶道香道,学习整理术,学习亲子教育,学习时间管理等等,或者有的人,利用下班时间,摆地摊,做手工,做烘焙……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你今天端稳了铁饭碗,可能明天就会失业,所以,你要去学习一些备用技能。

同时,不断的学习能够给你带来生活的乐趣,当每一天变得充实,生活也不再乏味。

08

国内某投资大佬,要求员工定期的去找圈子外的人聊天,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听听他们的生活诉求,并且通讯录里要有几个“异类”的电话号码,方便随时联系。

大佬的说法是,只有从现有的生活轨道里偏离出来,你才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我们也应该至少抽出15%的时间,去做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经常去改换视野,走出自己建立的“玻璃屏障”,打开自己的思维,换位思考,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人生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当你不再画地为牢,并主动接触一些我们平时不屑于接触,甚至是很排斥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它们作为某些元素,会跟你现有的一些元素进行化合,产生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那时,你也会发现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