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树林——广西最靓的海洋生物岸线

 古稀老人赵 2020-07-27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广西防城港东湾红树林,是全国市区内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片区,是防城港市著名的城市名片之一

广西拥有独特的海洋生物岸线,主要类型为红树林岸线和珊瑚礁岸线。其中,红树林岸线构成了广西的大陆海洋生物岸线,珊瑚礁岸线则构成了广西的海岛生物岸线。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海洋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只要红树林生长好的地方,就有庞大的生物大家庭。

红树林生物岸线对海洋生态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防风固淤、护堤护岸、保护农田村庄、减少灾害,避免沿海地区的居民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也被称为“海岸卫士”。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大风暴潮,大量海堤被冲垮,但是在堤外有红树林分布的地方,就像是有一道绿色的长城守护着海堤,减小了风暴的破坏力。当地人切身感受到红树林的守护,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

▲生长在滩涂浅滩的红树林有着独特的根系

20世纪70年代末,广西尚拥有9000多公顷的红树林,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和沿海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围海、填海不断增多,红树林不断遭到破坏,至90年代广西红树林面积跌至7400多公顷,2007年只剩下6700多公顷。

面对红树林面积锐减的情况,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对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在沿海建立了大大小小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其中建于1991年的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的特征,保护区内集中分布有盐沼草和海草床生态系统,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是我国沿海具有较高的海洋高等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丰富的海洋动物多样性的区域。

▲红树林上白鹭飞

2000年,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位于广西防城港市的西南沿海地带,具有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控制江河海潮侵蚀、固岸护堤、促使主航道复原的重要价值,同时在科学研究、改善生态环境、护岸保滩、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2005年,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为主的南亚热带河口、港湾和海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为主。该保护区拥有独特的岩生红树林和七十二泾的“龙泾还珠”岛群红树林景观。

2018年,广西正式公布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对规范红树林资源管理,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至2018年,广西人工种植红树林保存面积逾1000公顷,红树林生态系统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

▲红树林在浅滩上形成一道藩篱,促进了淤泥的沉积 图/全景

▲红树林招潮蟹是生态海滩的标志

目前,广西红树林面积达7300 多公顷,主要分布于大陆海岸带上的港湾及河口,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局部分布相对集中。其中钦州湾及附近的茅尾海、珍珠湾、防城港、廉州湾及铁山港集中分布了大量的红树林,其他港湾红树林分布相对较少。

与大陆海岸线的变化不同,广西红树林岸线在1973 年至2013 年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1973 年广西红树林岸线长度为90.18 千米,至1990 年时仅有69.20 千米,1990 年至2013 年红树林岸线增加,且增速较快,至2013 年广西红树林岸线长度达243.55 千米。

▲红树林岸线对海洋生态保护有着特殊的意义

▲2000、2002、2013 年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岸线格局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