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普照?阳光照不到

 抽屉电影 2020-07-27

阳光普照,雨露均沾,这是我们一般情况下大家共同的心愿,身处黑暗的人们,觉得被阳光照耀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对于阳光下无处躲藏的人来说,给予广泛的阳光并不见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好与坏总是相对而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依旧是应该勿施于人。2020年的开年并不是一个美好的事情,但是在这个不是很美好的时间段,我们依旧是能通过很多电影感受人间的美好。

其中就包括这样一部台湾电影《阳光普照》。

说到对于现实主义的灵魂书写,台湾电影不声不响的走在了内陆电影的前列。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同样是用现实主义来刻画一件事情,台湾电影的拍摄手法向着日本电影无限靠拢,总体上突出的是一家一户的细腻情感。

而内陆电影则是不同,我们见惯了大开大合的场面,对于现实主义的塑造依旧是不能逃开这个牢笼。

当然,这里说是牢笼似乎不合适,因为内陆社会环境中,彰显的依旧是集体的力量,团结一致才能解决问题,因此,要用一家一户的细腻情感,就会有一种剥离感。

即使是有的影视作品中,彰显的是一家一户的细腻情感,但最终以就是归纳于以一个家庭为单位的大环境中。这是内陆电影统一的情感基调。

现实中,当我们看惯了这种情感基调之后,就会对于台湾这样的小清新电影有了感觉,但这并非是孰优孰劣的问题,社会环境不同而已。

说了这么多,引入一下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阳光普照》,不说别的,我们仅仅来说一说这部电影。

一户普普通通的台湾家庭,父亲是驾校教练,母亲是一个美容师,大儿子温文尔雅,从小就是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小儿子却从小就是一个刺头儿。小儿子因为中学时候跟人打架,被关进少管所一年半。

之后出来的他迎来了自己的新的家庭,少管所期间,哥哥因为抑郁跳楼自杀,自己的小女朋友也有了身孕生了孩子。等到他出来的时候,终于迷途知返。

但是父亲却不愿意和自己的小儿子和解,直到有一天,父亲看到小儿子被人威胁,最终他出于一个父亲的身份开始在暗中帮助自己的孩子,让阳光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暴力开始,温情结束,或者是温情平淡开始,最终回归到暴力中去,这些年台湾电影在打造小情感方面给予了我们太多经典的电影案例。

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将现实主义的本质让我们一览无余。

前文提到,阳光普照,雨露均沾其实是每一个人最好的祈愿,但是这个真的是因人而异的。

并不一定照耀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阳光就是最好的答案,也不一定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就不值得我们去期待。本片为我们展现的是很多人的不一样的生活。

这些生活都有答案,但是最终都是无解的。

首先说好的一面,好的人诸如片中的大哥,他是大家普遍意义上的好人,但是他就没有忧愁吗?不是的,他的烦恼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预料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不快乐的权力,但是当我们剥夺了一个人的不快乐权力的时候,无异于已经将这个人杀死了。

片中的哥哥似乎是在被弟弟无端发脾气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他想找一个安静的阴暗的角落结束自己的一生,因此,在剩下的日子里,他尽量的做好自己的所有,而不去麻烦人。

普遍意义上的坏人,几乎在片中的所有主要演员都是坏人,他们年少无知的去伤害亲近的人,然后犯下不可饶恕的过错;他们只知道一味的去溺爱自己的孩子,而不去教会自己的孩子与社会相融;

他们只知道供养却从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他们爱的笨拙,如果不是亲人在身边,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牢笼;他们为了与自己的孩子和解,最终让自己成为罪人等等。

好的人好的是那么的卑微,甚至于小心翼翼,而坏的人坏的是那么的彻底,一点都不犹豫。就像是本片的主题一样,永远充满了焦急与矛盾。

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一个想要逃离生活本身的人,最终都找到了最坏的答案,但是每一个从来没有想过要反抗的人,却一直都活的很好,处处享受着生活的馈赠。

我们的生活会好吗?这似乎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一切美好的,一切不美好的都有着自己存在的道理,每一件美好的,糟糕的事情都会随时随地发生。

如果你觉得生活美好了,那可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如果你和自己和解了,阳光也不一定会来临。

2020年开始了,坏的会过去,好的也会过去,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不应该担心他们如何过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当这一切过去了,我们自己有没有过去?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