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不孝”是什么?

 古稀老人赵 2020-07-27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是非常重视婚丧嫁娶的,这些事情都被认为是人生中的几件大事。如果到了年龄还没有完成这些事情的话,那就会被认为是非常失败的人生;不仅会受到家里人的责备,还会遭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不仅是这样,这些人生大事,作为儿女来说是没有权利自己做决定的。不像我们现在,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工作,选择自己爱的人。但是在古代父母的命令和旨意就是最大的,没有可反抗的余地,从这点上来看不得不说古人还是很可怜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找出最重要的一项来,我想恐怕非“孝道”莫属。孝字最开始的写法,非常形象,就像是一个年轻人,背着老人,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指子女应该要照顾、奉养父母,这就是孝顺。

古人觉得,做人的根本,就是孝顺,所以在数千年的传统教育里面,他不是先教你怎样去学习知识,而是先教我们怎样做人,第一件事,就是要懂得孝顺。如果一个人很有才华,但是不懂得孝顺,那这个人就没有办法在社会立足,大家都会否定他,可见孝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至高重要的。

由于古代的医学水平极其的不发达,导致在古代新生儿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在古代又讲究要“多生”,每个家庭几乎都有好几个孩子,虽然经济很拮据,但是只要有孩子就被认为是一个家族的希望。

因为孩子多了,总有一个会有出息,这样整个家族就会改换门庭了。这样说来,如果在古代一个家庭迟迟没有新生儿诞生的话,是非常不正常的。

所以,古代有句俗语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想大家都对这句俗语非常熟悉,绝大部分的朋友都会这样理解:不孝顺的行为有三种,但是,没有子嗣、没有传宗接代,是最不孝顺的。那,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那就应该还存在、另外两种不孝顺的行为,对吧,其次,无后为大,真的是说没有生育子嗣,就是最大的不孝吗?

不孝有三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比如说东汉时期有个非常著名的学者,叫赵岐,他就认为孟子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不孝有三种,没有后代最不孝。赵岐在他的《孟子注疏》里面,把不孝分成了三种:

第一种是曲意顺从父母,任由父母去犯错误也不管,陷亲人于不义,这是不孝;第二种,家里困难,你还不思进取,不用功读书去考取功名、不努力去发家致富,这也是不孝;第三种,那就是不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断了香火,这是最不孝。

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三种不孝,不过呀,很多学者认为赵岐,是在断章取义,因为孟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后面还有一段,就是: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舜,就是三皇五帝尧舜的那个舜,孟子说,不孝的表现有很多,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才是最不孝的。

他说,舜娶老婆的时候,没有告诉父母,结婚这么大的事情,不禀告父母,就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君子遇到这种事,还是应该要告诉一下爸爸妈妈才好!

也有解释说,君子认为,舜结婚,虽然不禀告父母,但他的情况特殊,所以在君子看来,他相当于告诉了父母,也算是孝顺。那在这里,舜结婚为什么不禀告父母的故事,我们就不多说,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典故,不知道您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又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