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3年村民挖到陶瓶,专家发现是国宝后,赶紧拿塑料脸盆换走

 疯癫史鉴 2020-07-27

我国历史悠久,拥有的文物数不胜数。上个世纪有很多农民,意外地从土里挖到文物。有些人因为不识货,随意地将文物低价卖掉,给国家的考古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此,专家每次听说农民找到稀罕东西后,都会急急忙忙赶过去,查看一下是不是文物。

陶罐

1973年,有一个叫张德禄的村民,他在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无意中挖到了一个陶瓶。不久之后,一直关注相关动态的专家,就找到了他。专家说明来意后,拿着张德禄的陶瓶仔细地看了看。这个陶瓶如今被称为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它高约31.8厘米,口径约有4.5厘米,底径约有6.8厘米。从整体来看,它是一个两头略尖的长圆柱体。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村民张德禄挖到陶瓶的时候,它已经出现了一些破损,不过影响不是很大。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的古代文物,可以被称为国宝。专家发现这个陶瓶是国宝后,赶紧跟村民张德禄商议,最后拿了一个塑料脸盆,从张德禄的手中换走了这个宝贝。

洗脸盆

后来,有一个知情人透露说,当初专家换国宝的塑料脸盆,价值仅仅只有一块二毛钱,根本无法跟文物相提并论。有人认为,当年的那个专家是在欺负村民,用了一个非常廉价的东西,从他的手中骗走了宝贝。不过,也有人认为,交换的时候,村民张德禄也同意了,算不上欺骗。

于家沟村

事实上,那时候除了张德禄之外,还有很多村民不知道文物的价值和重要性。该地百姓对陶瓶都有些忌讳,捡到陶罐子或陶瓶后,如果看着顺眼就拿回家里放杂物,如果看着不好看就当场拍碎。还有一些人会把陶罐子拿回家里,将底部磨掉,然后糊上泥巴当烟囱使用。

碎陶片2

从这个角度来看,把文物留在村民的手里,确实有些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破坏。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些事情,文物专家确实有理由收回这些宝贝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应该用相对合理的价格,从老百姓手中买走文物,或是拿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给捡到宝物的村民一些帮助。专家拿廉价货换走村民的宝贝,确实有点欺负人的感觉。对此,你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