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好型人格「自救」指南

 jiezhukuaile 2020-07-27

在课程中,经常听到一些人诉说他们的苦恼:

“自己性格内向不擅长表达,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显得很被动,朋友的数量少得可怜,所以很珍惜和自己说话的人。但因为害怕失去,总是在讨好对方。有时也知道自己并不喜欢这样做,为了为数不多的朋友,还是选择委屈自己。”

很多人都有这种“讨好型人格”,以下场景生活中经常出现:

  • 和别人聊天时,不管自己是否感兴趣,只要对方有兴致,都会配合着一起聊;

  • 和同事相处时,从来不发脾气,避免和别人产生矛盾。会帮别人改个文件,看看方案,尽可能满足对方的请求,尽管有时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

  • 微信聊天,没有秒回就心存愧疚,每次都仔细斟酌自己的用词和表情,对话框的文字写了又删,总怕说错话。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能敏锐地察觉别人的需求,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请求是过分的、无礼的。

被别人真诚地赞美时,却会觉得无比不自在,甚至会下意识反驳对方。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虽然活得很累,却无法做出改变。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往往被这四个逻辑困扰:


、只要我顺从他人,他人就会喜欢我。

、如果我不顺从他人,他人就会讨厌我,不理我。

、他人的喜欢是暂时的,讨厌却是永久的。

、我的付出再大,也有可能不够。我的错误再小,也有可能致命。


这些信念就像一条条坚韧的绳索一样,将“讨好型人格”的人牢牢地固定在原地。

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性格大部分都是从小形成的,两种典型家庭氛围,最容易让小孩形成讨好型人格。

朋友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的父母控制欲很重,一旦她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会被指责、甚至打骂。

后来养成了胆怯懦弱的性格,她习惯不去表达自己,觉得自己必须讨好父母才能不受指责。理所当然她长大后,也会把讨好心态带入社会。

还有一些父母在爱孩子时,会附加一些条件,“你要做到xx,我才会爱你。”很多孩子都被父母的爱“绑架”过,如果表现得不够优秀,就不配得到父母的宠爱。

或许这是父母鞭策孩子的手段,但这种方式会让小孩陷入矛盾,一旦觉得自己表现不好,不讨人喜欢,世界就会崩塌。

讨好型人格对安全感、别人的认可,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讨好了对方,却委屈了自己,当我们试图去修补自己的心理缺陷,就越会陷进各种情绪中。

当你试图修补的时候,说明你坚定地相信自己性格出了“问题”,而其他人不会这样想,更不会关注这些。

改变这种讨好型性格,要明白被人喜欢不是必须的。越是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就越愿意付出,愿意忍受,这背后的原因是无法接纳完整的自己,必须通过外界来获得肯定。

你无须去刻意追求别人的喜欢和接纳。假设从现在开始,全世界都不爱你了,你会崩溃吗?

《战胜抑郁》书中讲到,吸引力法则是一种自然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你想要什么,吸引什么就会最终过什么样的生活。

你要找出身上有哪些值得自己肯定的地方,不需要靠别人的喜欢,不需要讨好别人,就能实现的自我价值。你首先要学着自己爱自己,然后你会发现,全世界也都自然的接纳和爱你了。

因为同频共振,同质相吸,所以你的情绪,你释放的爱会把同样频率的事物吸引而来。

当你只做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你的样子就是最美的,最可爱的。要相信,活着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