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综合试验站提出水稻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昵称37581541 2020-07-28
今年是经历疫情考验,面临多重挑战的特殊之年,切实抓好水稻中期管理,对稳粮保供、确保粮食安全十分重要。目前,江苏水稻即将进入孕穗期,是水稻强根、壮杆、争足穗、攻大穗的关键时期。今年江苏水稻移栽开始早,移栽期气候条件适宜,栽后植伤轻,缓苗期短,返青活棵快。但今年梅雨期超长,雨水偏多,尤其是6月末到7月中下旬,连续阴雨交替,局部地区还出现大暴雨。超长梅雨期的多雨低温寡照影响了水稻的生育进程和分蘖生长,生产形势复杂严峻。
根据天气预报,8月份我省仍将以阴雨天气为主,除了810日前后晴天较多以外,8月中下旬均以雨天为主,温度普遍低于常年,最高温度在32℃左右。因此各地要因苗制宜,分类指导,围绕稳长促壮攻大穗,切实加强水稻中期田间管理,为全年水稻丰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针对当前水稻苗情和未来气候预测,南京综合试验站对水稻中期田间管理提出如下管理意见。
第一,强化水浆管理。一是适期栽插,发苗正常、未受淹或淹水时间短且恢复良好的田块,需及时进行脱水搁田。今年阴雨天气较多,烤田效果较差,必须要开挖好丰产沟,做到雨后及时排水,才能达到搁田控苗效果。二是受淹时间长、发苗差的田块要酌情补肥,带肥轻搁田。三是重栽(播)田要夯实播栽基础,切实做好一种就管工作。为了促进根系发育,阴雨天田间不需要建立水层。晴天除孕穗期到抽穗扬花期需建立水层外,其余阶段均可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
第二,科学施好穗肥。穗肥是水稻一生中最重要的肥料,施好穗肥是促进幼穗分化、攻大穗、增加粒数和提高千粒重的重要技术措施。一是掌握穗肥施用的原则。群体叶色褪淡落黄、叶姿挺举及田间不陷脚是施用穗肥的前提。叶色早褪淡早施,迟褪淡迟施,不褪淡不施;群体小的早施、多施,群体大的迟施、少施;氮磷钾硅肥搭配使用。二是把握穗肥施用时间。穗肥施用时期和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都有较大影响。应以生育进程(叶龄余数)为基础,依据水稻苗情及叶色褪淡状况,适时适量施好穗肥。促花肥一般在叶龄余数3.53.0、保花肥一般在叶龄余数2.0左右时亩施用,江苏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上旬施用。三是控制穗肥用量。促花肥每亩用氮钾复合肥或稻硅宝15公斤加尿素510公斤,保花肥每亩用尿素5.07.5公斤。对秸秆还田、前期氮肥用量较多的田块,后期穗肥用量要适当减少。对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苏香粳100等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保证稻米品质,穗肥应掌握早施少施、以促为主的策略,稳施氮肥,增施钾肥,补施硅、锌肥。尤其在今年阴雨天气多、植株生长瘦弱的情况下,增施硅、钾肥更加重要。
第三,加强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切实抓好水稻前期病虫害防治,有效压低基数。根据省植保站预测,2020年我省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感病品种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加上今年前期雨水多,苗体弱,近期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适宜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防治。一是防治好纹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25毫升;5%己唑醇悬浮剂或5%微乳剂80~100毫升,或10%乳油30~50毫升;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让药液淋到稻株基部,并根据发病程度和天气情况,连续防治2~3次。二是防治好稻纵卷叶螟。今年我省稻纵卷叶螟发生比往年早10~15天,有的农户按照往年时间用药防治,错过了防治适期,已经出现叶片危害发白症状。近期要抓紧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茚虫威或甲氧·茚虫威等药剂防治。三是重视稻瘟病防治。今年的天气十分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在秧苗期和分蘖期,不少地方已经出现苗稻瘟和叶稻瘟,目前生产上以南粳系列为代表的优良食味品种应用面积较大,其品质和丰产性均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但这些品种大多稻瘟病抗性较弱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治对已经发病的田块,可选用稻瘟灵、稻瘟酰胺、吡唑醚菌酯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没有发病的,可在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的同时,用三环唑、氟环·三环唑、三环·嘧菌酯、稻瘟·三环唑等进行预防

第四,抓好防灾减灾。目前我省仍处于防汛关键时期,8月份降雨仍然较多,又是台风、高温等灾害频发季节,各地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田间沟系排查,因田因苗落实好排水保苗、深水护苗、增施恢复肥等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