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里木河生态保卫战 引洪渠给胡杨林“解渴”焕发生机

 昵称QAb6ICvc 2020-07-28

天山网讯8月初后,塔里木河流域深处的胡杨林将酣畅淋漓地“喝”上水,在洪水汇聚而成的“湖畔”,胡杨林将傲然挺立、枝繁叶茂。

这几天,在国家公益林轮台县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护林工人正在加紧施工,争取在塔里木河汛期来临之前挖一条长约13公里的引洪渠,将汛期洪水引入到胡杨林深处,为胡杨林“解渴”。

7月24日,记者从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2019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修建引洪渠、简易拦洪坝等进行引洪灌溉,使塔里木河流域退化胡杨林得到有效恢复,区域生态系统进一步修复。

在今年的塔里木河流域轮台段胡杨林拯救行动中,共计引洪灌溉面积20万亩,修建疏通渠道8条,新建和清淤引洪渠17公里,修建17处拦水坝,预计8月初全部完工。

据悉,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在流域中下游河道两侧分布着大片原始胡杨林,林区总面积逾1500万亩,是绿洲重要的生态屏障。

2001年,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先后投入100多亿元,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与环境。经过近20年的建设,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以前从这里离开的野生动物,都从四面八方回来了,植被也越来越茂盛了,作为护林员我感到十分欣慰。”国家级公益林轮台县老草湖管护站护林员拜哈提亚·吾买尔说。

塔里木河中游地区分布着长100公里、总面积147万亩的天然胡杨林和灌木林带。为保护日渐萎缩的胡杨林生态屏障,地处塔里木河中游的轮台县,自2002年开始,启动实施塔里木河治理移民搬迁工程,先后有400多户农牧民整体搬迁至距县城14公里的新草湖,退出的1万多亩耕地全部种植生态林。

轮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樊卫民说:“老草湖地区整体移民搬迁以后,我们采取几个措施恢复生态环境 ,一是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草,使林草资源面积进一步扩大,林草植被恢复率进一步提高;二是通过开展封沙育林,严禁放牧 、严禁人为破坏活动,加大对封育区的管理,使原有森林植被逐步得到有效恢复;三是积极利用夏季塔里木河来洪水的优势,通过引洪灌溉、引洪播种等方式,促进植被的恢复;四是通过种植防风固沙林,进一步扩大林草资源面积,提高防风固沙效益,为轮台县人民生产生活提供生态保障。”

如今的老草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处处湖泊、湿地、河沟交织,有“大漠英雄树”之称的胡杨与生性坚韧的红柳遍布塔里木河两岸,白鹭、黄鸭、黑鹳、黄羊等野生动物在树林、湖泊间出没。目前,天然植被恢复面积达105万亩,下游河道300多公里绿色长廊重现生机。

“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态环保的理念在轮台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沙漠边缘基本探索出了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樊卫民说,现在这里有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景观原始的胡杨林区,生态移民工程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生态承载能力。

【来源:新疆新闻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